歷史上有哪些投降了敵方卻在日後貢獻超群的人物?該如何評價?

西安歷史圈圈主


沿著歷史脈絡,歷史上有這幾個人做到了這一點。春秋的管仲,三國的姜維,唐朝的尉遲恭和魏徵。

管仲原輔佐公子糾,在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國君中被俘,後鮑叔牙舉賢,公子小白(齊恆公)不計前嫌,拜管仲為相,後管仲強齊圖霸,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輔佐恆公成為春秋霸主。

尉遲恭原在劉武周軍閥麾下,後與李世民軍隊作戰中被圍困,接受勸降。自歸附李世民後,不僅為李世民四處征戰,而且多次憑藉高超的武藝救李世民於危機之中,史傳玄武門事變中其不僅殺死了李元吉,救了李世民,而且請高祖李淵下令,令諸軍歸李世民指揮,穩定了局面。

魏徵原任李建成的太子洗馬(輔助太子的官員)。玄武門事變後,魏徵也被捕。後李世民赦免了魏徵,魏徵後來也不負期望,終成史上最富盛名的諫臣。

姜維原是天水郡中郎將,在蜀漢北伐被諸葛亮設計擒下,姜維無奈歸降。後受諸葛亮重用,在諸葛亮死後主持北伐,為蜀漢鞠躬盡瘁。

管仲,姜維,尉遲恭,魏徵是難得的人才,同時也是十分幸運的,能遇到開明,惜才愛才的上司。他們都投降了敵方,但是他們並不是用自己的才能去對付曾經自己所在的組織,而是舊的組織已崩壞,此時順勢而為做出明智選擇,不負新主的知遇之恩。






塗鴉小精靈


唐朝期間有一個很有名的人,很多人都認識,魏徵,其實他就是投降了敵方,但在日後卻為大唐天下的治理做出了超群的貢獻。

在玄武門之變以前,魏徵是太子李建成的人,官居太子洗馬,禮遇甚厚,而在李建成與李世民的權力鬥爭中,魏徵也經常為李建成出謀劃策,多次建議太子找個機會把李世民排擠到遠離京城的地方去。

後來,玄武門之變發生了,李世民殺掉了太子李建成,成為新太子,這時候李世民找到了魏徵,假模假樣的質問魏徵為何總是離間他們兩兄弟?

魏徵說,如果當時太子聽從了自己的話,就不會有今日之禍了。

李世民覺得他非常坦蕩靠譜,沒有治他的罪,反而重用於他。

隨後,在李世民當皇帝的前十幾年,魏徵屢屢犯顏直諫,對於國家治理、政策法令、如何治國為人等等方面都有精彩論述,很多都記載在了《貞觀政要》裡。

而李世民也對魏徵可謂是又愛又恨,視為股肱之臣,貞觀十七年魏徵病死,李世民非常傷心,併為此廢朝五天。追贈魏徵為司空、相州都督,諡“文貞”,可謂人臣之際了。

可以說貞觀之治的一部分功勞,要屬於魏徵。魏徵死後,李世民也逐漸失去了明君的風範,沉迷於丹藥,最終50歲就死了。


歷史有趣兒


那就說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吧,就是三國時期的姜維,不可思議吧?但姜維此人早期確實是從事於魏國但是在諸葛亮北伐中原的時候投降蜀國,最終名垂千古。

早年經歷

姜維也可以說得上是一個可憐的孩子,在幼年的時候他的父親姜冏鎮守邊關,不幸遇到羌族叛亂,最終不幸戰死在戰場上,所以早年的姜維都是跟著母親生活,青年之後因為父親的功績,姜維也順勢當上了天水郡的參軍,相當於一個郡的參謀,生活也還算不錯,但是因為諸葛亮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

投敵叛國

諸葛亮出祁山的時候需要經過天水郡,當地的百姓在得知蜀軍要進行北伐的時候紛紛響應,馬遵是天水郡的太守,在知道這個消息後因為害怕諸葛亮的威名連夜離開了天水郡,並且因為懷疑姜維有異心,就沒有告訴姜維,於是最終就留下姜維一人,並且因為當時他們是在外地縣城巡查,晚上回縣城的時候發現所有縣城都不給姜維開門,姜維因為念及家中老母,無奈投降諸葛亮,或許姜維自己都不會知道,正是因為這一次的選擇,從而讓自己可以名垂千古。

主持北伐

十年後,蜀國丞相費禕遇刺身亡,姜維掌權北伐軍,開始北伐,同年夏天,姜維率領人馬進攻魏國的南安,魏國的雍州刺史及時趕來支援,誰知姜維早已因為糧草斷絕而退軍離開。

次年,姜維繼續率軍出征,隴西守將李簡率將投降,姜維勢如破竹,一舉攻下魏國的河間、河關等地。

包括這兩次,姜維總計北伐十一次,其中勝利三次,失敗三次,其他則是打平。

以身殉國

後期由於劉禪重用宦官黃皓,而姜維跟黃皓之間素有瓜葛,姜維最終因畏懼黃皓而不回成都,造成鄧艾偷渡陰平直攻成都,而此時的蜀國內部已經沒有多少將領,劉禪只好投降,並且給姜維寫信,讓姜維也投降,身在前線的軍士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大怒但卻又無可奈何。

因時局所致,姜維只能投降,在投降之後姜維並沒有死心,在得知魏將鍾會有造反之心後就聯合鍾會,試圖造反,但是最終事情敗露,姜維和鍾會都被殺害。

結語:歷史上跟姜維一樣屬於降將的將領數不勝數,在投降之後做出功績的也不在少數,但是實在難有幾人能如姜維這般,能做出這般歷史成就的。

感謝閱讀,如果覺得不錯,關注文青,文青每天都給您分享歷史新知識。


文青聊史


施琅,前明鄭集團將領,曾兩次降清,後成為康熙時期重要的將領之一,官至福建水師提督、太子少保、封靖海候。清政府統一臺灣的重要功臣。

施琅出生於明末清初的福建晉江,早年曾在鄭成功之父鄭芝龍部下任職。順治年間,清平定福建,施琅隨鄭芝歸順清政府,並任總兵一職,出征兩廣。後因鄭成功拒降清朝,且屢破清軍,便於清順治十八年,將鄭芝龍及其一家十幾口人斬於菜市口。施琅受此牽連,遭上司迫害,只能倉皇出逃。

正在福建沿海和臺灣抗擊清軍的鄭成功得知此事後,通過其父舊部聯繫施琅,多次以禮相邀,施琅便加入了鄭成功的抗清隊伍。二人前期相處十分融洽,都視對方為知己。施琅的軍事才華也在這時候體現了出來,屢立戰功,多次擊敗清軍,佔領了廈門,壯大了鄭成功在福建沿海一帶的勢力。

然而,施琅“持才自傲”不知進退,另一方面鄭成功也剛腹自用,濫用權威,兩人性格上的不合,導致日久嫌隙自生,最後演變成了衝破底線的流血衝突。先是施琅找藉口斬殺了鄭成功的親信,到鄭成功設計擒拿了施琅的弟弟,還有施琅的所有家屬,施琅則單獨逃出了臺灣。積怨已久的鄭成功在得知施琅逃走的消息後,便下令將其家屬全部誅殺。心存悲憤的施琅又再次轉投清政府。

由於施琅的軍事能力突出,又熟悉福建沿海情況和臺灣的情況,康熙任命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讓其解決臺灣問題。最終,施琅在康熙二十二年,取的澎湖之戰的勝利後,全面的收復了臺灣。

長期以來,人們對施琅的評價一直異議,有人認為他氣節有虧,多次叛鄭降清。但也不能因為這個就否認了他在統一臺灣時做出的貢獻。





硬核故事


三國時期有個張遼,原本是呂布部將,呂布在徐州兵敗被殺後,張遼跟了曹操,成為當世名將!

張遼一生最出彩的地方在鎮守合肥期間,合肥之戰先是親率800軍事衝擊孫權十萬大軍,表現出過人的膽識;接著又差點活捉孫權,威震江東,嚇得江東小兒不敢夜啼,為曹操集團做出了傑出貢獻!

很多人看不起投降的,對於那些沒有骨氣的走狗我們自然要唾棄,但還有一句話叫識時務者為俊傑,張遼雖然背叛了呂布,然而老呂本身也不是什麼好鳥,相較於呂布,曹操才是明主,跟了曹操才有了以後威震天下的張遼!






石說大史話


東晉將領朱序在鎮守襄陽時被前秦符堅俘虜,符堅傾佩他的氣節並封他為度支尚書,淝水之戰符堅率軍南下攻打東晉,大戰之際符堅派朱序前往東晉陣營,勸說謝玄,謝石,顯示前秦軍威。朱序私下將符堅陣營情況,駐軍情況等都詳細告訴謝玄他們,並告訴他們秦軍大部隊尚未到達,如果匯合後將有百萬之眾,到時不好對付,必須抓緊攻破。於是謝玄與符堅對話,要求付堅摔部眾後退一點,自負的符堅和弟弟符榮商議認為可行,就在符堅宣佈大軍後退時,衝在前方的戰士後退,後面前進的大部隊往前衝,這時在符堅營中的朱序摔自己的心腹高喊:秦軍失敗了!東晉打過來了!一時軍心渙散,各自逃命,踩踏無數,秦軍慘敗落荒而逃。朱序也因這場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而載入史冊。


喜歡中國歷史的磚jia


張遼,文聘,三國時,就像戰國時一樣,都是中華兒女,都想以自己為中心的團隊。統一中國,所以都想找一個雄才大略的主公,投降,不如說再擇團隊!張遼,使東吳小兒不敢夜哭,留有成語,張遼止啼!文聘,數次擊敗蜀國大將,包括關羽!青史留名!


小樓聽雨71514


好人!一生不可能不甩倒!壞人!不可能永遠不作益事!好壞相對論!沒有絕對論!


斑馬香秋


古人一直都沒什麼忠誠可言。

都是不斷在做選擇,別被歷史劇給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