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我的网银-谨防“钓鱼式”诈骗

在互联网时代,网银在线支付变得越来越流行,那么我们要怎么来保护我们的网银呢?

保卫我的网银-谨防“钓鱼式”诈骗

网上银行客户被欺诈主要原因包括使用弱密码、将网银密码设为与其他网站密码相同的密码、登录假网站上当受骗、被木马病毒盗取密码等,而克隆的假网站则是客户最不易防范的陷阱。 据了解,不法分子通过假网站、假电子商务(B2C客户-商户)支付页面等“网络钓鱼”形式,利用部分客户安全意识薄弱骗取客户网银密码。

例如,一客户在一家非法的游戏装备交易网站购物时,轻易地在该网站输入了网银的卡号、密码,几天后客户发现账户资金被盗。当犯罪分子发送欺诈短信,以银行网银系统升级或动态口令牌过期更换为由,诱骗客户登录假冒银行网站和网银,随即盗取客户网银用户登录信息,并迅速窃取客户资金。同时,还有一种属于电信欺诈,即不法分子冒充国家执法人员,通过电信渠道编造各种理由欺骗客户开通网上银行,然后诱骗客户泄漏其合法的网上银行用户名、登录密码等个人身份认证信息,进而盗划客户账户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国家机关部门、银行都无权向公众索要账号和密码,而且银行绝对不会以“涉嫌洗钱冻结账户”、“对被盗用账号进行保护”、“对存款进行监控”等任何理由,让用户把自己的钱转到 某个“特殊”账户里,无论是通过网银、ATM还是直接到营业厅,用户可以由此辨别真伪。 事实上,针对钓鱼网站诈骗,客户只要在登录网银时直接输入银行网址或者对网址进行确认,很容易就能识别假冒网站。目前,犯罪分子使用的“钓鱼网站”多是在正规官方网站的基础上,添加字母或修改后缀变成的,客户在每次登录银行网银都可在网银首页看见这一信息,真假网站一辨即明。

保卫我的网银-谨防“钓鱼式”诈骗

警方提示:

①不要在公共场所(如网吧、图书馆、工作单位等)使用网银,妥善保管好个人网银密码及账号、 身份证号码等私密信息。

②养成良好的操作交易习惯。每次登录,注意查看网银欢迎页面上的“上次登录时间”与实际 登录情况是否相符。每次使用网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退出登录”。

③充分利用其他安全认证手段。网银用户最好能开通网银登录、资金变动及重要信息短信提示服务,充分利用银行提供的安全认证手段,保证自身资金安全。

④下载并安装由银行提供的用于保护客户端安全的控件,并定期下载安装最新操作系统和浏览 器安全程序或补丁,严防病毒及电脑黑客威胁。

⑤不开启不明来历的电子邮件,不误信收到的手机短信上的银行网址。

⑥用户在网上银行得知上当受骗时,要迅速终止交易,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