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魯聯手展開黃岡密卷,這片熱血土地有著不可辜負的敬意

湖南對口支援湖北黃岡,省長通過網絡視頻親自調度部署遠在黃岡的醫療隊員。

山東派出對口支援湖北黃岡,省委副書記親自陪同醫院隊員共赴一線。

瀟湘齊魯,一個用霸蠻精神亂石穿空,看驚濤拍岸;一個則儒家道義銅板琵琶,唱大江東去。

兩家目前都已在一線建立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下設協調組、醫療防治組、專家組、物資保障組、財務組、監督組等諸多工作小組,迅疾開展相關工作的同時,也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

湘魯聯手展開黃岡密卷,這片熱血土地有著不可辜負的敬意

黃岡,古稱黃州,位於湖北東部,早些年因黃岡中學的試卷成為一代人的高考試題導師,被人稱為“黃岡密卷”。隨著後期師資力量的逐漸薄弱,這個城市也沒有了什麼名氣。

最近因為疫情中人數比較多,原主管的唐主任“一問三不知”事件,黃岡以嚴重的病號身份再次走進國人視野。

黃岡人口750萬左右,數量在湖北排名第二,距離武漢僅70公里,境內還有多達11個火車站,諸如黃岡東站、黃州站、麻城站、黃岡站和黃岡西站等火車站,這是黃岡疫情的客觀存在。

黃岡需要支援,不僅因為市長流下的淚水,還有這片土地上曾有一腔熱血,任何人都不能忘記。

當支援黃岡的號角吹響,湖南和山東拼勁全力,生死相依不棄不離,用春風化雨的行動表達內心深深的敬意。

時光不可逆轉,記憶卻可激活。回顧是為了紀念,為了更好地前行。

湘魯聯手展開黃岡密卷,這片熱血土地有著不可辜負的敬意

黃岡有個紅安縣,是“黃麻起義”策源地,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之一紅四方面軍的誕生地,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的重建地。

革命戰爭年代,紅安縣為新中國成立獻出14萬英雄兒女的生命,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任國家主席,還有韓先楚、秦基偉、陳錫聯等223名將軍,是“中國第一將軍縣”。

兩百多個將軍同一個故鄉,中國首屈一指,世界絕無僅有,史上空前絕後。但當時情況是,紅安縣基本全縣人民上戰場,平均3個人中就有1個人流血犧牲,兄弟接過哥哥的槍,父親埋了兒子,替他繼續參軍的感人事蹟比比皆是,可以說,黃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搖籃。

中國第一將軍鎮,紅安縣七里坪鎮,是鄂豫皖革命中心,三支紅軍部隊的誕生地,可謂“一條長勝街,無數英雄情”。

紅安人民參加的戰鬥不計其數,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自不必說。還有孟良崮戰役也不說,這裡只說幾個紅安子弟的典型戰例。

紅五軍西征途中,被西北亂匪瘋狂追殺,在全軍覆沒的情況下,西路軍總部偵察科長秦基偉率領紅安子弟血戰臨澤城,以300人的力量對戰馬家軍7000人對戰,最終突圍出來,保留了西路軍唯一的火種。

平型關大捷中,多名紅安籍將領參與指揮,用首次勝利揚國威,振軍心,鼓鬥志。

紅安子弟兵的中原突圍,拉開了解放戰爭的序幕。後來的紅安人,一路向南,解放海南島。接著又輾轉向北,決戰上甘嶺。

鐵血紅安,紅色黃岡。相對於2000多年的黃岡歷史長河,百年只是一瞬,而散發著熱血的黃岡精神,濃縮了歲月的密碼,浸潤了黃岡人的心血,見證了黃岡人的忠誠,記錄下一片紅土的輝煌歷程。

時光知味,歲月沉香。從當初那激情燃燒的歲月,到今天實現偉大夢想的新時代,多少艱難跋涉,多少甜酸苦辣,多少繁華變遷,多少勝利喜悅,在一代又一代黃岡人的心底汩汩流淌。

此刻的黃岡,萬人空巷,等待春風喚起,山河無恙。

黃岡不僅出將軍,這裡歷史上英才輩出。宋代活字印刷術發明者畢昇,是黃岡英山人;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是黃岡蘄春人。曾經作為高考傳奇的黃岡中學,一度是“全國第一中學”,把一批又一批的學子送進了清華北大,送進了985,211。

黃岡中學九十年校慶時,新聞聯播都破例插播盛況,可見其影響力之大。現在的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的模式,其實都是黃岡中學的複製。

湘魯聯手展開黃岡密卷,這片熱血土地有著不可辜負的敬意

談起文化,我們還得說黃岡的赤壁,這裡又名“文赤壁”,“武赤壁”則在湖北赤壁市,都因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而得名,到底哪一個才是古戰場的赤壁,至今仍存在爭議。

黃岡的赤壁之所以知名度高,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蘇東坡的一首詞,《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當年因為烏臺詩案被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在黃岡一共4年多時間,創作出了200多首詩詞。

蘇軾的東坡之名就是在黃州期間的自稱,他的豁達才情也感染了黃州百姓,不僅才子多,廚師也非常多,現在這裡很多美食,都因他留下的菜譜而保留著正宗的味道。

“舌尖上東坡”,只有在黃岡才有那種通過吃飯一掃憂悶的心情。蘇東坡所有的成就,都源於他看透了生活的殘忍之後,卻依然能不懼前行,無比的去熱愛生活。

每個國家,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困難,此時想想蘇軾的豁達,疫情總會過去,那時山頭斜照相迎。

黃岡人,不要再讓孩子對著星空哭泣,此時瀟湘齊魯聯軍一起,共同回報黃岡的每位母親和姊妹兄弟,這片鮮血染紅的土地,不會再有一絲的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