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乾隆爺摸過的東西,最後都成了國寶,件件賣出天價

11月8日,一件估價摺合人民幣約為110萬~130萬的乾隆龍袍在英國倫敦拍賣。最終成交價格為46萬英鎊,約合人民幣422萬元。


但凡乾隆爺摸過的東西,最後都成了國寶,件件賣出天價


其實在拍賣領域,乾隆爺的寶貝被拍出超出估價的高價,已不是什麼新奇的事兒,被乾隆把玩過的東西,都有極高的市場價值。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差不多正好兩年前,2016年的11月9日,一支乾隆獵槍在倫敦蘇富比拍賣,這支獵槍的估價達15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240萬元,然而相比於過去曾經拍出的多件乾隆御寶,這支被蘇富比稱為迄今拍賣的“最重要的中國珍品之一”的獵槍,它的拍賣價格顯然並不算是特別高昂了。


但凡乾隆爺摸過的東西,最後都成了國寶,件件賣出天價


乾隆在位60年,由於平日酷愛狩獵,因而也擁有多支御用火槍,分別取名“百中槍”、“純正神槍”、“威遠槍”等,然而卻不知這款獵槍屬於其中的哪一支,也沒人能講出這支18世紀的獵槍經歷了幾番波折,才會流落至海外。


但凡乾隆爺摸過的東西,最後都成了國寶,件件賣出天價

槍背上的金字“大清乾隆年制”


但從細節上來看,這支獵槍已經可以用巧奪天工來形容,金銀細鑲的花紋配以大清乾隆年制的字樣,凸顯了它的身份,獵槍槍管處的雕工也讓人歎為觀止。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但凡乾隆爺摸過的東西,最後都成了國寶,件件賣出天價


最終,這把獵槍以198.5萬英鎊,合1670萬元人民幣成交。


就在不久之前,蘇富比“龍游帝苑”亮相的七件拍品就已引發輿論,因為除了乾隆御用的一系列青花粉彩瓷器外,這場拍賣會上還以9148萬港元成交了一枚乾隆帝御寶青玉交龍鈕方璽。


但凡乾隆爺摸過的東西,最後都成了國寶,件件賣出天價


眾所周知,玉璽在封建統治中地位尊崇,堪稱是皇帝的權力與身份的象徵,據北京故宮所藏《乾隆寶藪》)一書記載,乾隆為太上皇期間,共刻制不同尺寸大小太上皇帝御寶二十餘方,目前絕大部分都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次拍賣的這方玉璽以青玉為材質,交龍鈕,朱篆書“太上皇帝之寶”六字,印面13公分見方,在所有太上皇帝之寶中位列第二,為私人收藏中最大的一枚。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但凡乾隆爺摸過的東西,最後都成了國寶,件件賣出天價


更重要的是,由於故宮所藏最大的那枚印章平日中其實並不會取用,只是作為乾隆太上皇身份的象徵物陳設在皇極殿御案上,而其餘的才會用以在書畫之上加蓋,這就代表了這款印章,或許是所有實際鈐用的太上皇帝之寶中最大的一枚,其寓意與價值可見一斑。


不過這枚玉璽也並非是乾隆印章中拍賣價格最高的那隻,在2011年12月北京保利秋拍中,一件直徑4.6釐米、高5釐米的清乾隆六十年白玉御題詩“太上皇帝”圓璽以1.61億的天價成交,是如今御製玉璽和白玉拍賣的世界紀錄。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但凡乾隆爺摸過的東西,最後都成了國寶,件件賣出天價


而當時拍賣的另外兩件道光十一年的白玉御製文“慎德堂寶”交龍鈕寶璽和乾隆五十四年的白玉龍鈕“八徵耄念之寶”“嚮用五福”寶璽 (一組),也分別收穫了9085萬元與4312.5萬元的價格。


而在青玉交龍鈕方璽以近億元價格售出的同時,此次拍賣中的另一件藏品,格外罕見的御製“湘江秋碧”琴也以5564萬港元的價格拍出,據古籍記載,乾隆在登基以前曾經於補桐書屋讀書,書屋門前種有兩顆梧桐老樹宛若伴讀。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但凡乾隆爺摸過的東西,最後都成了國寶,件件賣出天價


此後兩棵梧桐相繼枯死,戀舊的乾隆便下旨以梧桐為材,打造了四把琴,各賜名提詩,“湘江秋碧”琴正是其中之一,這樣富有故事的文物也獲得了買家的垂青,原本估價2500萬至3000萬的古琴,最終竟以翻倍的價格拍出。


而乾隆自己的御筆墨寶,價格就更是令人咋舌:在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作成的《白塔山記》此文,記錄了登上白塔山後所觀四個方面的景色。作品經《石渠寶笈》著錄過,上蓋有多枚印章,包括藏家非常熟悉的“乾隆宸翰”、“太上皇帝之寶”、“古希天子”、“石渠寶笈所藏”、“八徵耄念之寶”等等。


但凡乾隆爺摸過的東西,最後都成了國寶,件件賣出天價


在2014年的北京保利秋拍,“宸翰昭賁——乾隆御筆《白塔山記》專場”最終將這件作品的價格推升至1.1615億元,也使乾隆皇帝成為了中國書畫“億元名家”中的又一份子。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但凡乾隆爺摸過的東西,最後都成了國寶,件件賣出天價


雖然乾隆爺有著諸多的槽點,但是畢竟盛世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壽命最長的皇帝,但凡是他摸過的東西,藏家們都搶著收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