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防治新冠肺炎疫情!成都中心城區所有再生水廠提升治汙標準

如今,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還不明朗,許多市民擔心:“病毒是否會通過廢水進行傳播?”“疫情期間出水水質是否達標?”“再生水都去了哪兒?會不會循環進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帶著這些問題,2月16日,記者採訪了成都市排水公司生產管理部副部長鬍躍,解讀疫情防控期間再生水廠的“非常”措施。

重點監測糞大腸菌群數

穩定優於國家標準

力防治新冠肺炎疫情!成都中心城區所有再生水廠提升治汙標準

疫情當前,作為保障社會正常運轉的基礎性公共服務,也是城鎮汙水處理的最後一道防線,汙水處理廠必須保障公共衛生安全。成都市排水有限責任公司運營本市中心城區汙水處理廠8座,運營規模200萬立方米/日。疫情發生以來,所有再生水廠每天檢測“糞大腸菌群數”。

“活性新冠病毒在廢水中究竟具不具備傳播能力,目前還不是很明確,所以我們很謹慎,按最嚴格的標準在加大消殺。”胡躍說,再生水廠的所有出水都會排入水體,為進一步保障公共衛生及河湖水環境安全,所有再生水廠均採用“紫外線消毒”“次氯酸鈉消毒”二重消毒滅菌方式,確保水中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病原體全部滅活。

“根據檢測數據來看,我們的各項出水指標穩定優於國家標準,請廣大市民放心。”胡躍介紹,公司委託成都監測站對“糞大腸菌群數”進行每日檢測,目前出水中糞大腸菌數量小於10個/L,而國家標準為1000個/L,各項出水指標穩定優於國家對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的要求。

同時,疫情發生以來,市排水公司所屬的再生水廠已全部實行半封閉管理。“只有工作人員才能進入。”胡躍說,所以進入水廠的員工都是經過先期排查篩選的,必須是春節期間沒有離開過成都範圍內且身體健康的才行,同時他們每天都要經過多次體溫監測。

力防治新冠肺炎疫情!成都中心城區所有再生水廠提升治汙標準

消毒水用多了?

強化加氯消毒工藝管理

力防治新冠肺炎疫情!成都中心城區所有再生水廠提升治汙標準

疫情發生後,生活汙水的監測指標到底有沒有變化?“家家戶戶用大量消毒水進行消毒,可能造成生活汙水裡的餘氯含量比較高,根據監測結果提前研判和調整優化工藝參數。”胡躍說,在過去,餘氯監測是不作為日常化驗分析指標的;面對疫情我們增加了進出水餘氯濃度檢測頻次,一旦檢測到進水中存在過量餘氯,將通過調整曝氣、迴流等方式進行應對,確保二級處理單元正常運行。

加強消毒工藝單元管理,各廠確保紫外消毒系統完好、正常運行的同時適當增加次氯酸鈉消毒藥劑投加點位和投加劑量,並加強對出水餘氯管控,確保出水遊離餘氯高於國家標準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