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员成“老中医”,每天穿街走巷排查,独居20多天

别人见到他都要离三米之外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由于网格办、来穗中心负责上门入户登记信息,因此辖内湖北籍住户的名单,很快能从系统平台上找到。这为突击队实施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重点人员,全力抓好基层防疫工作奠定了基础。

此外,突击队经常也会收到各单位下发的紧急名单,他们可能是返穗湖北籍人员或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可能有接触的人员等,需赶紧排查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处置方式(居家隔离、集中隔离、集中医学观察)。

网格员成“老中医”,每天穿街走巷排查,独居20多天

对于曾健伟来说,可能从来没有预料过,这个春节会过得如此繁忙。大年三十当天,他就成了“疫情防控应急巡查突击队”的成员之一,这个小组由网格员、社区医生、民警组成,查到存在可能的有接触人员,第一时间就要上门去处理。

自从防控阻击战打响,曾健伟的手机24小时待命,随时都会有电话进来,一接到电话就赶紧出去排查,早上7点多出门,时常要干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来,这是过去20多天的工作常态。

例如,2月9日17时收到相关单位下发的40余人紧急排查名单,当晚就必须回复。曾健伟和伙伴们顾不上饭点,赶紧上门一家一家排查,一轮下来就是晚上11点了。有时中午正吃着饭,公交站或码头刚好检测到有发烧等身体异常人员,曾健伟必须马上赶过去处理,以免影响公交的正常运营......

“我可能是工作人员里最危险的那个人,现在熟人见到我,都离我三米开外”,曾健伟开玩笑地说道。虽然面临随时被感染的风险,但他依然保持乐观,“害怕也没办法,这个事情必须有人去做,我身体挺健康的,完全可以冲在前面!”

网格员成“老中医”,每天穿街走巷排查,独居20多天

整整四个小时,劝说老人集中隔离

值得一提的是,巨大的工作量使得曾健伟经常是饭无定时,他的一张凌晨站在路边吃晚餐的照片火了!

网格员成“老中医”,每天穿街走巷排查,独居20多天

自己搬出老家独自居住20多天

2月4日下午,突然收到通知名单,岛上有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可能有接触的人员,事关重大,曾健伟立马警觉起来,和突击队员、社区工作人员赶紧上门排查。

从下午3点多开始劝说,但两位老人不愿意集中隔离,更希望在家中隔离。

曾健伟和小组成员一直劝说到6点多,后来又通过老人的家人、4801工厂退管办劝说,直到7点多老人才同意。安全护送他们到隔离定点酒店,已是晚上9点多了,办好交接各项手续、返回长洲街已临近凌晨,那时他们还没吃晚饭。

“一路开车回来,我们也有留意路边有没有小吃店,不过一路都没发现,我们就在便利店买个面包、站路边赶紧吃点填饱肚子”,曾健伟回忆道。他表示,这其实也是近段时间奋战在基层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常态。

网格员成“老中医”,每天穿街走巷排查,独居20多天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作为土生土长的黄埔长洲人,曾健伟每年除夕都和家人一起度过。但是今年春节十分“忙碌”,他只在大年初一抽了个空回家给父亲拜年,还不到5分钟,电话就响了。于是,他又立马出门奔向抗疫一线。

由于处在基层防疫第一线,曾健伟也担心会影响到家人健康,于是,年三十他就搬到另一个住处独自居住,虽然和家人相隔才几百米,但过去的这20多天,他只能“数过家门而不入”,仅靠微信、电话和家人联系。

家人也担心,发信息提醒他要多注意,"辛苦了爹地!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休息!有强壮的身体才能做好事情",身在国外、大洋彼岸的女儿给他发来信息。

在岛上生活了58年,曾健伟也许从未像现在这样,一次性这么密集地在岛上各条街巷行走。每天上楼下楼,在不同楼层奔走,一天下来,走到腿疼,连续多天的持续说话,让声音也有点沙哑,曾健伟直言,“确实很累,有时累到不想吃饭。”

“虽然累,但目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一点也不能松懈,也顾不得其他了”。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杨欣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杨欣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杨欣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编辑 李文琤、闫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