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速公路免费,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拐点”出现

近日一则“2月17日起全国高速公路免费”消息,成为国内玉米价格“拐点”出现的一个信号,政府一系列保障重要物资运输的措施也初见成效。从时间上来看,2月3日~2月7日期间是全国玉米供应最为紧张的时刻,上周周中开始 ,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逐步增加,南方饲料企业达到中储粮玉米拍卖补给,粮价开始出现“拐点”。本周伊始,我国东北玉米主产区饲料企业采购价普遍出现高位回落10-20元/吨,当然与春节假期前相比仍高出60-80元/吨。

政府连续出台政策初见成效,县、乡、村封村封路问题解决是下一个焦点

在本周初(2月17日)零时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全国收费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的影响下,本周国内大部分地区汽运费用出现下降,进而带动多地玉米价格下降。据北方港口粮商初步估算,一些主要通过汽运运抵港口的玉米可能因此成本下降20元/吨,东北各地饲料企业玉米收购价格也出现了10-20元/吨不等的下降,南方销区粮价自上周后半周开始也有所回落。

全国高速公路免费,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拐点”出现

东北深加工企业开工收购增加,挂牌价格出现补涨

我们看到,伴随着全国各地复工以及玉米供应量上升,本周东北大部分深加工企业恢复挂牌收购玉米,第一件事就是“补涨”收粮。其中,辽宁益海嘉里玉米挂牌价格大涨70元/吨,三等玉米挂牌达到1810元/吨,仍低于周边饲料企业收购价格;黑龙江成福于2月16日恢复挂牌,30%水分潮浪收购价格0.6787元/斤,折干不含烘干费1670元/吨。当然,也有部分医用酒精加工企业提价收粮,为保障“特殊阶段”的需求。

从库存来看,目前东北大部分深加工企业原料库存在半个月左右,是继续压低开工率(上周全国玉米淀粉企业开工率仅36%,周比下降8%),还是提价收购,恐怕效益十分关键。

2月中下旬开始北方气温再度出现上升趋势,地趴粮保管压力再现

正如JCI 上周在《东北大部迎大范围降雪,疫情转折期需关注天气变化》一文中指出,虽然东北迎来大范围降雪,但一旦气温上升,疫情缓解,我国产区加之春耕备耕启动,部分农户亟需资金采购农资,届时“共振”之下的风险不可不防。据最新气象发展预期来看,低温天气将持续至19日前后,随后国内气温将稳步回升,辽宁大部、吉林南部一带最高气温回升至5℃—8℃,融雪概率提升,“地趴粮”玉米露天存储压力仍较大。

综上所述,我们观察到,一度困扰国内饲料原料市场的“物流难题”正在逐步解决,我国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拐点”也已出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跟踪北方主产区玉米市、县道路通畅改善进度以及农民售粮意愿。我们认为,2月上旬粮价上涨依旧处于“透支”状态,“拐点”的出现只是开始,在保证自身粮源供应安全的情况下,我们仍不建议对普通玉米采购持谨慎态度,有期权保护者更加。请注意,2月15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解决当前实际困难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中提及,建立饲料原料供需调度机制,推动当地粮库与饲料企业紧密对接,增加政策性玉米投放供应,适时调配投放库存稻谷、小麦等替代原料。从供应角度来看,短缺只是阶段性的。

来源:中国汇易网;作者:XXX;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