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期下降10個基點 2月份LPR下行已是“水到渠成”

2月17日,央行發佈公告,為對沖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人民銀行開展了200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1年期MLF中標利率為3.15%,較上期下降10個基點。這是2019年11月以來MLF利率第二次下降,也是中國經濟進入疫情週期以來,MLF利率首次下降。由於2月初央行下調了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利率,因此本次MLF利率下降符合市場廣泛預期。

光大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表示,在MLF和逆回購等工具的中標利率已悉數下降、年初降準等利好因素推動下,2月20日的LPR下降顯然是已經“水到渠成”。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此前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曾表示,市場預期月中的MLF利率和2月20日LPR有較大概率下行。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表示,本次MLF利率下調,為2月20日的LPR報價下調鋪平了道路。最終,貸款實際利率也將明顯下降,減輕企業的債務還息負擔,並提高貸款有效需求。

政策利率聯動降低

2月17日當日無MLF到期,所以此次屬於新開展MLF操作。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目前,金融市場流動性充足,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利率下行,用MLF置換部分到期逆回購,一方面可以拉長資金投放的期限,穩定市場預期;另一方面,下調MLF利率為LPR利率下降打開空間。

從去年開始,MLF操作已經常態化,在每月的月中進行操作,此舉是為了更好發揮MLF政策利率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引導作用。去年以來,改革後的新LPR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形成的方式報價,其中,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指MLF利率。解運亮表示,去年開始,逆回購—MLF—LPR利率開啟聯動下降之旅,目前已經成為市場共識。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馬駿此前表示,繼2月3日反映市場短期利率的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中標利率下降後,央行按慣例於月中進行的MLF中標利率也將下降,進而2月20日公佈的LPR下降可期。馬駿表示,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下降帶動市場整體利率下行,有利於降低資金成本,緩解企業的財務壓力,支持實體經濟,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對小微企業的衝擊。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在此次MLF利率下調後,2月20日的LPR報價會隨之下行,這將直接推動企業貸款利率下調。

逆週期調節力度加大

自金融市場開市以來,央行大幅增加公開市場資金投放規模,並下調操作利率,帶動市場利率DR007顯著低於春節前水平。王青說,市場資金面進入偏於寬鬆狀態,顯示疫情期間央行逆週期調節力度明顯加大。本次MLF利率下調幅度與逆回購利率相同,一方面顯示政策利率體系聯動調整,另一方面也在進一步釋放貨幣政策在疫情期間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信號。

談及本次疫情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影響,王青認為,首先,這是一次短期衝擊,不會改變經濟的中長期走勢,且影響程度可控。這意味著當前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不會轉向大幅度寬鬆,引發“大水漫灌”。其次,本次疫情將加大年內穩增長需求,貨幣政策有望適度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

相較於2019年政策利率5個基點的下降幅度,今年2月以來,逆回購和MLF利率均下降10個基點,下降幅度的加大也意味著逆週期調節力度的加大。不過,王青表示,這與中國曆次降息週期及近期美聯儲等海外央行降息幅度相比,仍屬溫和水平。在金融嚴監管背景下,國內宏觀槓桿率、資產泡沫不會因此出現失控風險。

潘功勝此前也表示,在受疫情影響和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保持經濟增長更具有重要性。人民銀行在貨幣政策方面將把握好度,平衡好貨幣政策支持經濟增長和穩槓桿的關係。

溫彬認為,下一階段貨幣政策仍將保持靈活適度,加大逆週期調控力度,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情況下,進一步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本文源自金融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