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期下降10个基点 2月份LPR下行已是“水到渠成”

2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为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人民银行开展了2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1年期MLF中标利率为3.15%,较上期下降10个基点。这是2019年11月以来MLF利率第二次下降,也是中国经济进入疫情周期以来,MLF利率首次下降。由于2月初央行下调了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利率,因此本次MLF利率下降符合市场广泛预期。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在MLF和逆回购等工具的中标利率已悉数下降、年初降准等利好因素推动下,2月20日的LPR下降显然是已经“水到渠成”。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此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市场预期月中的MLF利率和2月20日LPR有较大概率下行。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表示,本次MLF利率下调,为2月20日的LPR报价下调铺平了道路。最终,贷款实际利率也将明显下降,减轻企业的债务还息负担,并提高贷款有效需求。

政策利率联动降低

2月17日当日无MLF到期,所以此次属于新开展MLF操作。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目前,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足,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下行,用MLF置换部分到期逆回购,一方面可以拉长资金投放的期限,稳定市场预期;另一方面,下调MLF利率为LPR利率下降打开空间。

从去年开始,MLF操作已经常态化,在每月的月中进行操作,此举是为了更好发挥MLF政策利率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引导作用。去年以来,改革后的新LPR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其中,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MLF利率。解运亮表示,去年开始,逆回购—MLF—LPR利率开启联动下降之旅,目前已经成为市场共识。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马骏此前表示,继2月3日反映市场短期利率的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中标利率下降后,央行按惯例于月中进行的MLF中标利率也将下降,进而2月20日公布的LPR下降可期。马骏表示,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降带动市场整体利率下行,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支持实体经济,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小微企业的冲击。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在此次MLF利率下调后,2月20日的LPR报价会随之下行,这将直接推动企业贷款利率下调。

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

自金融市场开市以来,央行大幅增加公开市场资金投放规模,并下调操作利率,带动市场利率DR007显著低于春节前水平。王青说,市场资金面进入偏于宽松状态,显示疫情期间央行逆周期调节力度明显加大。本次MLF利率下调幅度与逆回购利率相同,一方面显示政策利率体系联动调整,另一方面也在进一步释放货币政策在疫情期间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信号。

谈及本次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王青认为,首先,这是一次短期冲击,不会改变经济的中长期走势,且影响程度可控。这意味着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不会转向大幅度宽松,引发“大水漫灌”。其次,本次疫情将加大年内稳增长需求,货币政策有望适度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相较于2019年政策利率5个基点的下降幅度,今年2月以来,逆回购和MLF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下降幅度的加大也意味着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加大。不过,王青表示,这与中国历次降息周期及近期美联储等海外央行降息幅度相比,仍属温和水平。在金融严监管背景下,国内宏观杠杆率、资产泡沫不会因此出现失控风险。

潘功胜此前也表示,在受疫情影响和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保持经济增长更具有重要性。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方面将把握好度,平衡好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和稳杠杆的关系。

温彬认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灵活适度,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情况下,进一步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本文源自金融时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