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的影視劇中,有的人身上中了一箭就死了,你認為一箭真的就能殺死人嗎?

周豪楠


由於弓箭告別戰場和日常生活已經好幾百年了,所以普通人往往缺乏對古代弓箭的認識。

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古代的箭頭什麼樣吧!

以秦始皇兵馬俑坑出土的秦代長鋌三稜箭鏃為例,一種通長41cm左右,鏃首長4.5cm,重50克,一種甚至重量達100克。

我們的作者曾經復原過這種箭頭,然後使用25磅層壓漢長梢弓,在12米的距離上,直接擊穿了1.44毫米厚的冷軋鋼板。

試想,一根鋒刃4.5CM長,全長90CM,全重超過100克(算上箭桿)的箭支,被古代上百磅的戰弓射出,然後插到人體要害處,可能插不死人嗎?

更別說,以巨大而著名的清代戰箭了。

梅針箭,箭桿以樺木製成,長二尺八寸,杆首包黑桃皮,末端裹黑樺皮;箭鏃長三寸二分,寬四分。

鈚箭,箭桿以楊木製成,長三尺,杆首包黑桃皮,末端裹白樺皮;箭鏃長三寸五分,寬四分

以上兩種,都可以被稱為小標搶了……怎麼可能一下扎不死人?明軍可沒少吃這種重箭的苦頭,徐光啟的奏摺上可是說,八旗兵“專射面脅,每發必斃。”

而且實際戰場上,哪怕是穿了鎧甲,能頂住弓箭的射擊,但要是倒黴,中了一箭就死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比如在北宋攻打太原的戰役中,宋將李漢瓊“矢集其腦”,卻活了下來。可他的同事,宋將王廷乂卻“流矢中腦而卒”。


冷兵器研究所


不得不說有些影視劇拍的有點誇張了,古代戰場上的士兵,並不都是中箭立刻身亡的。主要還得看中箭部位,中箭的力度,箭矢的毒性等多重因素。

通常傷不及要害,即便”身被百矢”仍然可以殺破萬軍,順利大逃亡。


《湖廣總志·張定邊傳》裡就曾記載了,”定邊身披百矢,猶冒死黑夜駕小舟,載陳友諒之屍,護諒之子陳理。奔武昌,立理為帝。”不得不說,史料裡有誇張的成份在,但是在朱元璋和陳友諒最終鄱陽湖對決的戰場上,那麼混亂的情況之下,張定邊身上肯定中了不止一枝箭矢。而且最終張定邊不但沒死,還活了80多歲,朱元璋死了他都沒死。

但是運氣不好的,可能中個“流矢”,也會身亡的。


這裡就不得不提同一場戰役中的,另一箇中箭的倒黴鬼了,那就是主角之一陳友諒。陳友諒以60萬兵力橫掃朱元璋20萬人。在絕對優勢之下,打得朱元璋差點頂不住,要自殺。但就在這關鍵時刻,陳友諒狂妄了,作為主帥,非得衝到第一線。結果就那麼寸,朱元璋這邊的某個小兵在慌亂的情況下,射出了一枝他自己都意想不到,改變了整個戰爭格局的箭矢。陳友諒中“流矢”,當場斃命。因為這支箭從他左眼射進,貫穿頭顱。所以這個中箭部位非常重要。

但實際上在古代戰場上,射箭的一方甚至更願意“射不死”敵人。


在古代戰場上,事實上弓箭並不能達到殺人立即斃命的效果。因而靠那種中到特定部位而斃命的效果,在戰場實際運用中,是並不現實的。那麼就必須在箭簇上做足功夫。改變箭簇的形狀和在箭簇下毒就成了很好的選擇。


但是真正能夠達到“見血封喉”的毒藥並不能夠普遍運用。但是把箭簇弄髒,增加敵軍感染的機率,實際效果要比戰場立即斃命要來的好。因為在抗生素被發現的時代,受傷的士兵由於感染和傳染,會耗費敵人更多的有生力量。三國時期,樂進就曾大呼,”箭瘡發作,吾命休矣。”事實上,如周瑜等人都是死於箭瘡引發的其他併發症。


所以在古代戰場,有時候為了降低己方損失,不得已自己動手殺掉己方受傷的士兵。

此外,還有一種箭他不是由弓發射出來的,殺傷力驚人,中之必死。

古代戰場上,箭矢並不一定都是弓發射出來的,還有可能弩射出來的,而且弩和弩也不一樣,殺傷力也完全不同。其中有一種北宋時期的“床子弩”,可以瞭解一下。


床子弩是依靠幾張弓的合力將一支箭射出的,往往要幾十人轉動輪軸才可拉開, 射程可達500米以上。中了這種箭,想活命那是完全沒有可能的了。一箭下去可以把敵人從馬上掀起來釘到城門上。


歷史上還真有個”大人物”中過此箭,那就是契丹大將蕭撻凜。這一箭下去,整個戰役格局為之徹底改變。由遼國強勢進攻,北宋嚇得要遷都,轉變成了宋軍高呼“直搗黃龍”。最終雙方談一談,最終談出了個“澶淵之盟”。


炒米視角


基本上不可信,兩年前,被公司外派到非洲剛果去處理業務,我也跟著看過他們用弓箭。真實的弓箭。

他們打獵時用的弓很粗糙,箭也是自制的,國內射箭館裡的弓的級別比他們的好幾十倍,他們多是用木頭綁一個鐵錐,箭一般是溼木,有一定重量,也沒有箭尾,不像我們用的箭後面一般會有羽毛之類的箭尾,當地的農村裡基本上都是去打兔子之類的小型動物。他們的箭主要殺傷力在鐵箭頭,同時會在箭頭塗一些毒蛙的體液,這個麻痺作用應該是打獵成功的關鍵所在了。

實際上他們的普通弓箭基本上射不進皮肉太深,主要作用是刺穿表皮,然後通過毒液來麻痺,這種毒蛙的體液一般是讓動物跑不動,等待打獵完畢後失效,卻不會影響他們食用,我是不敢吃。我見過被射到的兔子,射得有點偏,射中後還跑了好遠,後來毒液發作了,跑過去撿的。電視劇裡演的一下就射穿人體基本上不可信吧,且不說戰場上各種混亂,就是一幅簡單的鎧甲也能把同是鐵製的箭擋在外面,箭的主要作用在於遠距離攻擊,加上可附加毒液效果。



我認為是可以的,比如在沒有盔甲保護的情況下,利箭射在頭面部、頸部或者胸腹部的某些位置,都能帶來致命的傷害。

冷兵器時代,弩箭是最重要的單兵遠程武器,製作簡單,操作方便,作戰的損耗成本很低,所以有很長的使用歷史。

在集團作戰時,集中發射大量弩箭,箭矢如雨,可以形成強大的火力壓制,給對方造成巨大殺傷,同時摧毀對方的對抗意志。

另一方面,弩箭也可以造成精準的殺傷,達到一箭斃命的效果。

比如元末明初,至正二十三年四月,陳友諒率領幾十萬大軍圍攻洪都,朱文正、趙德勝等大將率軍頑強守衛。

雙方激戰多日,有一天晚上趙德勝坐在城樓上指揮,被一支弩箭射入腰部,“鏃入六寸”。利箭被拔出來,趙德勝自己嘆息說:“吾自壯歲從軍,傷矢石屢矣,無重此者。丈夫死不恨,恨不能掃清中原耳。”說完,趙德勝傷重而死,時年三十九歲。

按照《明史》記載,趙德勝被射中“腰膂”,也就是被射中了脊椎,一箭斃命。

明末清初,清軍入川長途奔襲張獻忠,事先挑選箭術高超的射手,用斬首戰術,一箭射中張獻忠的額頭。但張獻忠當時沒有死,帶著箭傷藏身在一處柴堆之下,被擒而處死。雖然不是一箭斃命,也使他喪失了戰鬥力。

《聞見近錄》中說,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寵愛一位金城夫人,有一次宮中宴會,宋太祖命令金城夫人去給弟弟趙匡義折一枝花,趙匡義等她走遠,張弓搭箭,一箭把她射死。然後趙匡義翻身跪倒在宋太祖面前,哭著勸他為了社稷而自重。宋太祖沒有任何表示。

這個故事還有不同的版本,真實性讓人懷疑。後來到了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御駕北征,在高梁河大戰中大敗,宋太宗僥倖逃脫,腿上捱了兩箭,無法騎馬,只能乘坐一輛驢車潛逃。那以後,他的箭傷年年復發,宋太宗的死,據說也與這些箭傷有關。

有些箭傷不致命,但帶給人的傷害非常大,特別是一些箭頭殘留在體內,或者嵌入骨頭當中,過去的醫療水平有限,無計可施,讓人生不如死。

有時,人們還會配製毒液,浸泡箭頭,造成更大的傷害。


於左


在戰場上,士兵的披甲率一般比較高,像八旗兵還戴有面具,一箭想要射死他們,太難了。如果甲冑適宜,挨好多箭都沒事。

在軍隊作戰中,士兵人均裝備弓箭在30支左右,一場戰鬥下來,弓箭基本射沒了,但雙方也很難死光,就這一點,就會發現,許多箭射不中,射中了射不死。

1、明軍的甲冑率

按照《四鎮三關志》的記載,明軍的著甲率很高。

可以發現明軍大量裝配甲冑,具體而言,步兵裝配棉甲、騎兵裝配鐵甲,騎兵軍官還有鐵護臂。這種情況下能一件射死也是難了。

沈周在他的《客座新聞》寫了一首描寫邊軍的詩歌:

從軍莫從口外軍,身挾戰具八十斤;

頭盔腦包占得七,頓項、掩遮從五論,

唯甲所披四十五,腰刀骨朵二四均。

精工精鐵始合度,日夜磨淬光勝銀。

(平番得勝圖的明軍甲冑)

二五弓箭乃其服,隨身衣裳八乃定。

佩多身重難負荷,還須馬上看輕重。

甲冑重達四五十斤,標準重裝步兵了。

2、實戰中的表現

在遼東戰爭初期,明軍的裝備比較老舊,盔甲不是鐵片生鏽,就是缺乏,很難擋住後金的箭雨。

但經過整頓的明軍就不一樣了。在1629年廣渠門之戰中,袁崇煥親臨一線指揮,與後金衝殺。

(廣渠門之戰)

當時箭如雨下,史料記載“箭如蝟集,賴有重甲不透”,雖然身上中了n箭,但因為穿有重甲,沒法射穿,依然指揮如故。

3、清軍的甲冑

清軍一向以重甲著稱,徐光啟就說“先議盔甲。奴賊盔甲、面具極精堅”。(籌遼碩畫卷30).在清軍入關後,鄭成功的鐵人軍就學習自清軍。

(鐵人軍)

其實清軍在努爾哈赤時代甲冑就很好。1584年9月,努爾哈赤率兵征討董鄂部主阿海巴顏,在作戰中,努爾哈赤頭部中了一箭,情況是這樣子,“射上中首,貫冑,傷入指許”,頭盔上中了一箭,還射穿了,並且傷口有一個指頭肚那麼深。

努爾哈赤拔出箭,繼續作戰。之後,脖子又中一箭,史料這麼記載“中上項,砉然有聲,穿鎖子甲護項,拔之,鏃卷如鉤”。箭頭直接洞穿脖子上的鎖子甲,撞擊的聲音還很大。把箭頭拔出來,發現箭鏃已經卷了。

(八旗鎧甲)

這時候,因為傷重,努爾哈赤退出戰場。但可以看出,弓箭對有重甲的人傷害是很有限的。

參考文獻:

《籌遼碩畫》、《邊事小記》、《清太祖實錄》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弓箭——中國古代冷兵器之王!

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弓箭的使用大大延伸了冷兵器時代的攻擊範圍。使得戰爭開始時,可以在雙方保持數十米的距離上,便對敵軍造成一定的阻礙和殺傷力。弓箭的種類有很多種,樣式也千差萬別,更是由弓箭衍生出了強弩。其觸發原理其實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射擊範圍和殺傷力方面,強弩要勝於弓箭。

首先在古代戰場上,沒有任何一個兵器可以做到百發百中,可以做到只要打在對方身上便可將對方致死這種效果。但是弓箭確實可以在戰爭中殺死對方,但是要射中要害部位。


在古代戰場上,人們除了不斷的改進進攻的武器以外。其實也在一直想方設法保護自身的安全,因此盾牌和盔甲的出現就是很好的印證。因此當遠距離將弓箭射向敵方,即使命中對方其實般情況下很難讓對方當場斃命,甚至有時會由於力道不夠和射中的位置無關緊要而使得對方可以繼續戰鬥。想要讓對方一擊命中便斃命,一般必須要打中其要害,比如說射中頭部、臉部、頸部、五臟等。而且箭頭要深入體內才能夠真正的使敵軍立刻斃命。

唐朝初年玄武門之變時,提前埋伏好的李世民及其手下將領,便是等到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進入玄武門之後。秦王李世民,便是趁太子李建成尚未反應過來時,便搭弓拉箭直接將太子李建成射於馬下,直接斃命。之所以能夠使得太子李建成當場死亡,原因有二。其一太子李建成身穿朝服覲見父親李淵,因此朝服無法抵擋箭頭的穿透力。其二,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的距離較近,李世民可以一劍命中要害,並且保持十分大的衝擊力和殺傷力。使得箭頭可以深入李建成的體內。


值得一提的是,由弓箭演變而來的強弩則比弓箭的殺傷力要更強。由於弩在射出去的過程中獲得的加速度更大。而且弩的長度和重量以及勁頭也更大。因此強弩在射出去後所具有的動量也更大,力度更強。殺死對方的幾率也更大。這一點就好比今天的步槍和狙擊槍的區別。


而且在古代歷史上,正是由於弓箭一招斃命的幾率較小,但是射中對方的可能性較大。那麼如何使得弓箭在射中對方之後變可以使得對方喪失戰鬥力,甚至失去性命則顯得十分重要。因此人們便會在箭頭上進行一定的處理,塗抹毒藥或者細菌,使得對方在中箭之後進一步中毒身亡或者受細菌感染不治身亡。這種情況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常有發生。



其實古代戰場上,殺死對方和重傷對方其實收到的效果是一樣的。都可以使對方有限的軍事力量短期內因減員而降低。使對方儘可能多的士兵短期內喪失戰鬥力便已經達到了戰爭目的。俘虜對方可能比直接射殺對方更有利,當然戰神白起除外。


珞珈山的貓


是可以的,主要看實際情況,但只要被箭射中,基本上九死一生。首先古代造箭造弓的技藝十分完善,一直都在加強弓箭的威力。普通單弓是軍隊長備的武器,通常是數百人一起放箭,射向天空在敵方軍隊上空形成箭雨,對敵方人員和士氣造成打擊,打斷進攻節奏。單弓殺傷力有限,被射中後不一定馬上失去戰鬥能力,士兵依舊有衝鋒能力,所以古代單弓起的殺傷作用有限,主要還是戰略作用。

但是單弓的威力依舊不能小覷,九死一生也是基於它而言的。古代醫術遠遠沒有現在發達,士兵中箭後,面臨的就是失血,感染,然後死亡,當時大軍動則幾萬,幾十萬,但藥品有限,士兵很難得到及時治療。其次還要看中箭位置,如果是要害部位中箭,那基本上就是等死,因為要救他代價太大了,主將不會這麼選擇的,救一個重傷員的藥品可以就幾個輕傷員。如果中箭部位不是要害,而且及時止血了,戰爭結束後基本上都會得到治療,但也會發生感染病變等情況,救好的可能性不大。

單弓是古代殺傷力最小的弓箭類武器,還有一些重型弓弩,被他們射中就是十死無生,就是一些將領也不敢說軍醫能把他們就下來。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古代弓箭為增加傷害,箭頭都帶有倒鉤,甚至一些特殊戰爭箭頭都會塗毒,一旦中箭,基本上就沒救了。





半頁鱗爪


這裡我們的強調“影視古代劇”涉及到影視的自然而然就作用到了誇張虛實的手法,目的就是為了突出主人公,英勇無敵,以一敵百的英雄氣概。

我們都知道將軍與士兵的鎧甲用料不同,比如三國時期,盔甲主要有魚鱗鎧和皮甲,皮甲由於材質不同,對付鐵質刀具還有些用處,但對於弓弩和矛類等刺穿型武器,就幾乎沒有抵抗作用,普通士兵多使用這個。

魚鱗鎧則不同,它更像我國的金縷玉衣,就是將鐵片和鋼片穿綴成鎧,裡面內襯是皮甲,防止割傷。防禦性很強。由於每個時期經常戰亂,經濟都不景氣,不會大規模生產,只有部分將領可以使用。這就導致了有些弓箭射到身上會有死亡和受傷的情況




小木偶25232201


我認為一箭還是可以殺死人的。

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綜藝《非凡匠心2》。其中的一集就是張國立,週一圍前去拜訪中國傳統騎射陳良和“聚元號”弓箭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楊福喜。

在節目中,向我們呈現了一把成品的傳統弓箭是如何製作出來的,而傳統弓箭騎射又是有多大的威力也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我們可以看到,被稱作中國傳統騎射第一人的陳良,騎馬挎弓,彎弓搭箭之中,瞬間命中遠處靶心,從其弓箭的準頭,力道都是不可小覷,而且陳良還有“射柳”這樣的絕活,這更考驗射箭的準頭。

所以從中我們能看到,利用傳統的弓箭,如果箭箭命中人身上的要害部位,估計人肯定是必死無疑。

再說我們的傳統弓箭能否射穿古代的盔甲,傳統的弓箭是無法射穿那些身穿鎧甲的重甲兵,但是仍能給士兵和馬造成傷害,所以弓箭還是有很重要的作用。





影視聚一劇


作為冷兵器時代的王者,弓箭的地位毋庸置疑,“武藝一十八般,唯有弓矢第一”。

歷史上總流傳著一些神箭手的傳說,養由基一箭能穿透七層鎧甲,三箭平叛的故事更是傳奇。李廣射虎,呂布轅門射戟,薛仁貴三箭定天山,似乎弓箭是無所不能的。那麼問題來了,傳說有多少可信度?古代戰場上的弓箭威力到底有幾何?為什麼有人中箭立死,有人卻還活蹦亂跳?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弓的拉力

弓箭的最大射程可達300米以上,有效射程通常在100米左右,正所謂“殺人於百步之外”。

箭支的威力,自然是隨著弓的拉力而增長,能拉強弓的必定力大無比,拉力越大,箭速越快,箭速越快,殺傷力越大。比較典型的如岳飛,史載岳飛力量驚人,能開三百斤弓

,並且左右手都能開弓。《宋史·岳飛傳》:“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學射於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岳飛這樣天賦異稟的畢竟是極少數,就以距現在最近的清朝來看,清末武舉考試12力弓為統一標準,上限15力,參加的人都能開。12力換算成如今的磅數就是156磅,15力的弓磅數高達195磅,而且參加武舉考試的考生許多都能拉開。參考現代奧運比賽用的反曲弓是不許超過50磅拉力的,狩獵用的反曲弓一般65磅也就到頭了,能夠大概知道這是什麼水準。

這是武舉考試的數據,那再看看清朝的實戰弓,實戰中清朝的弓普遍在7到9力之間,這個力量相當於單手41-53公斤的重物的水準,如果是能開12力弓的武舉人,那就是單手舉重70公斤的標準,這顯然也是驚人的力量,以這樣的拉力開弓,射出的箭支速度能達到44-50米/秒,甚至強於著名的英格蘭長弓。


箭的威力

既然弓箭以拉力產生動能,那射出的箭支能產生多大動能,能有多大威力?要講這個問題,則必須牽涉到甲冑。

因為如果是無甲的目標,在頂著箭雨衝鋒到足夠近的近戰距離之內的時間裡,很可能已經傷亡過半,士氣崩潰,等於是送人頭。比如前幾年媒體報道的真實版的“膝蓋中了一箭”,一名市民被隔壁樓的鄰居練習箭術時誤傷,金屬箭頭直接穿透膝蓋骨,繼續深入達12釐米,兩人相隔的距離是八十米左右,這種程度的傷勢,在今天的醫學條件下都難以復原如初,更不用說古代,影響行動是肯定的,留下殘疾也有很大可能。

弓箭的設計思路,必定是以同時代甲冑為假想敵,要求能以較大幾率射穿敵軍普遍裝備的甲冑。因為如果威力過小,則無法射穿鎧甲,使其成為雞肋,如果威力過大,則導致裝備成本上升,對政府財力影響過大,使其普遍裝備軍隊成為困難。

舉個栗子,拿上文提到的15力的清弓來說,威力肯定能射穿同時期的布面甲,但它無法大量列裝,一是因為製造時間太長,成本過高。二是由於能拉開的人太少,武舉人相當於現在的省高考狀元,全國一共也就幾十個,他們的力量不能代表軍隊的平均水平。

至於實際的數據,現在也有不少愛好者做過測試,他們復原的中國清弓最高箭速在44米/秒左右,有效射程上輕鬆穿透復原的鎖甲,復原的鐵扎甲,甲片厚度0.5毫米,也被一箭射穿兩層。可見,弓箭的威力確實是驚人的。

戰場上弓箭的實際殺傷力

那麼,如果真在戰場上中了一箭,真的還能活蹦亂跳嗎?

戰場上士兵普遍裝備甲冑,但是由於成本限制,普通士兵並非全身披甲,更多的是在重點部位加以防護,甲冑的質量也要比軍官相差不少。這樣的目標,正是戰場上弓箭的重點打擊對象,普通士兵如果被弓箭命中,傷亡率同樣很高。

普通士兵如此,但將領就不同,將領裝備的都是高級甲冑,這個標準超過了同時期弓箭能射穿普遍裝備的甲冑這個要求,所以對弓箭抵抗力更高,歷史上有不少記載將領中箭後全身而退甚至繼續作戰的事情,舉不勝舉。劉邦、關羽、努爾哈赤都曾中箭。事實上,一場戰鬥下來,戰場上將領身中數箭乃至被射得像刺蝟是很有可能的,史書中也多有記載。

《新唐書》記載唐朝名將李光顏: 初,賊晨壓其營以陣,眾不得出,光顏毀其柵,將數騎突入賊中,反往一再,眾識光顏,矢集其身如蝟。

《宋史》關於韓世忠的記載:王師敗,金乘勝追擊至永安後澗,世忠被矢如棘,其將張遇以所部救之,乃力戰得免。

《明史》周遇吉: 戰馬蹶,徒步跳蕩,手格殺數十人,身被矢如蝟。袁崇煥:“袁中箭,兩肋如蝟,賴重甲不透”。

賴重甲不透,這是關鍵,身披重甲的將領,箭支往往無法透入造成真正傷害,這體現了甲冑的價值。

但如果認為身披重甲就射不死,那也大錯特錯,死於箭下的名將更多,別的不說,單單三國正史中,孫堅孫策父子都被射死,張郃膝蓋中箭即死,他們的甲冑無疑是當時頂級的,但射得不巧同樣致死。

綜上所述,弓箭不是無敵的,也不是無用的,在特定時代對特定對象效果不一樣,甲冑是伴隨它一生的敵人。其實討論弓箭的威力還牽涉到許多問題,比如弓的構造、箭支的長度、箭頭的類型等等,篇幅所限,這裡就不多加討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