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果汁山穷水尽?资本之路终究没那么好走

谁曾想到,国民饮料汇源果汁,变成这般境地。也应了那句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随着朱新礼、朱圣琴双双退出董事会,汇源果汁收到了一张退市的函件。朱新礼的28年创业生涯,已宣布剧终。或许在半月之后,港交所便再无汇源果汁的地位。

汇源果汁山穷水尽?资本之路终究没那么好走

停牌!

情人节那天,汇源果汁丢出一个重磅炸弹,当天晚上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联交所发出的函件,由于公司证券买卖自2018年4月3日停止交易,但无法于2020年1月31日前履行复牌条件,并在联交所恢复证券买卖。联交所上市委员会根据上市规则,决定取消汇源果汁的上市地位。

汇源果汁山穷水尽?资本之路终究没那么好走

虽然只是“平淡无奇”的几句话,但透露的信息确是联交所已启动汇源果汁的退市程序,如果事情没有转机,汇源果汁的上市地位到了3月2日9时,将不复存在,虽然汇源方曾称会考虑提交复核,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复核的概率不是太大。

种种迹象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退市,那么当初的停牌风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一切都源自一笔违规贷款

2017年8月-12月期间,在没有任何管理层审批的情况下,汇源果汁集团的资金中心透过公司的9个银行账户分66次转账给4家关联公司,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安排,汇源果汁合计向北京汇源饮料提供约人民币42.83亿元的短期贷款,这笔贷款除了没有管理层审批,还没有向投资人公示。

汇源果汁山穷水尽?资本之路终究没那么好走

资金中心主任有这么大的权力让人十分的意外,而且这样的违规行为进行得如此顺利,公司的管理想必也是出了较大的纰漏。

这次的违规问题,也是把它“逼”上了退市的风口浪尖,从事情的发生到公告公布调查结果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福兮,祸兮?前路未卜。而如今离2018年4月3日汇源果汁停牌,也差不多快两年。

停牌后的汇源,日子也不太好过,一度靠卖公司补血。

迄今为止,汇源还未公布2017年、2018年、2019年相关的业绩报告,查看截至2017年底未审计的数据,汇源果汁负债总额达到114.02亿元,利息支出5.04亿元。而2019年底,朱新礼被限制高消费,其控制的德源资本约41亿元资产遭冻结。

除了创始人被列为失信人和失信被执行人之外,此前,汇源果汁贷款逾期,子公司和孙公司被网信列为借款企业经营异常名单。

汇源果汁和创始人一起,变成了实打实的“老赖”。神奇的是,2020年,在电视银幕上,我们还是能看到汇源的广告。

管理方式和理念埋下隐患

1992年,朱新礼在离开了公务员队伍之后,通过调研,嗅到了果浆的契机,从而创立了汇源果汁。随着汇源果汁的不断壮大,创始人管理方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新礼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2013年,朱新礼挖来李锦记原高管苏盈福,试图对公司家族化“动刀”,但不到1年,苏盈福就以离职收场。

之后,朱新礼请来百事大中华区饮料运营前副总裁梁家祥出任副总裁,旨在加强公司高管团队的举措,也没能让公司内部治理得到改善。

职业经理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无法逾越朱新礼的“内不避亲”的用人理念。

汇源果汁山穷水尽?资本之路终究没那么好走

而这位创始人对资本的认知可能也有所偏差。

在08年,朱新礼准备把汇源卖身给可口可乐时,就应该想到当资本涉及垄断时,会受到莫大的阻碍,这个世界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有钱也不是无所不能的。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而病急乱投医的后果,也是内耗巨大。致命的是,这并不是最后一次。

自此之后,他的国民饮料巨头就已经开始了下坡路。

是福是祸?

车轮滚滚,历史向前。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红利,也带来了机遇。现在榨汁机越来越普遍,喝果汁的人选择越来越多,汇源的产品的接受度已比不上从前,此次危机是重迎资本的机遇还是一蹶不振,不日之后会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