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驻村扶贫工作队变身疫情防控“战斗队”:两不误、双推进!

昭通驻村扶贫工作队变身疫情防控“战斗队”:两不误、双推进!

昭通驻村扶贫工作队变身疫情防控“战斗队”:两不误、双推进!

看着一群整理行李即将出发的年轻人,齐心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吴道军激动的说:“看到老百姓健健康康的走出去务工,能够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为他们感到高兴,这下脱贫出列有希望了……” 镇雄齐心村是预计2020年脱贫出列的深度贫困村,年前返乡过节的劳动力如何输出是当前的一大难题,吴道军把疫情防控与摸排返乡人员结合起来,一并摸排返家劳动力之前务工地点以及现在务工意愿,分类分批建立台账,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等待外出时机。2月11日,镇雄县第一批外出务工通知下发,吴道军之前的摸排基础派上了用场,他带领大家加班把之前的摸排台账再一次核准,有序组织相关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和县人民医院体检。全村除居家观察对象外,有外出意愿的210人,第一批体检合格外出广东东莞务工的有15人。

昭通驻村扶贫工作队变身疫情防控“战斗队”:两不误、双推进!

非常时期,面对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昭通市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脱贫摘帽督导员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市委号召,全市1239支驻村扶贫工作队,4588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624名脱贫摘帽督导员、323名大学生村官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不讲条件、迅速集结,争做疫情防控的“逆行者”,做到疫情防控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两不误、双推进……

“1月8号后你家给有外出过,给有和外来人口接触过?”连日来,这些话是驻村队员们和村民们说过最多的话。全市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到岗进入“战时”状态,放弃团聚、心系群众,有的带病坚持工作,有的连续作战,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也不叫苦、不言累。他们主动放弃春节休假,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冲锋在前、扎实工作,从驻村扶贫工作队变身疫情防控“战斗队”,成为了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哨尖兵”。

2月1日,市委组织部及时下发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制定了《昭通市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脱贫摘帽督导员疫情防控工作清单》,明确了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共协调口罩4.8万个,提供给疫情防控一线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使用,帮助解决后顾之忧,确保其安全、安心工作。全市大部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尚未等到上级正式通知,就已提前通过电话、微信等网络渠道开展工作,指导所驻村的党员群众主动防控、抗击疫情,人还在家工作就已到村、人在路上工作已到网上。

昭通驻村扶贫工作队变身疫情防控“战斗队”:两不误、双推进!

镇雄县塘房镇杉树林村驻村工作队员王疆,刚过了大年三十就主动申请返村参加疫情防控……

大关县政府办派驻天星镇营盘村第一书记万廷华,妻子剖腹产后刚出院,就匆匆赶回村里投入“战斗”……

昭通驻村扶贫工作队变身疫情防控“战斗队”:两不误、双推进!

“驻村工作队员全部到岗到位!”在接到县委组织部通知后,同在巧家药山镇驻村的“党员夫妻”肖应黎与邵玉兰便第一时间返岗。肖应黎是2016年选聘到巧家县药山镇木瓦村的大学生村官,邵玉兰是2017年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到药山镇荞麦地社区的大学生村官,今年是夫妻俩婚后的第二个春节,本计划过年到邵玉兰老家红河州泸西县拜年。

然而,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这对“党员夫妻”在用视频拜年、互晒年夜饭的方式向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表达了春节的祝福后,便携手奔赴疫情防控一线。

昭通驻村扶贫工作队变身疫情防控“战斗队”:两不误、双推进!

“要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不要外出,不要走亲访友,不要往人群密集的场所扎堆……”正月初三,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市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员姜燕,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马河村疫情防控工作的详细情况,立刻办理出院手续,回村和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

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手机微信群“喊话”、村组活动场所“大喇叭”循环播放、手持“小喇叭”宣传、发放宣传提示等方式,以通俗易懂、浅显直白的语言进行宣传,让村民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听到宣传内容,打通了疫情防控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在彝良县、威信县的一些苗族村寨,驻村工作队还主导制作了汉语、苗语音频进行宣传,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广泛欢迎。

昭通驻村扶贫工作队变身疫情防控“战斗队”:两不误、双推进!

2月3日上午,昭阳区靖安镇大坪子村三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挂包干部在脱贫摘帽督导员张磊的带领下前往大坪子村5组,为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重点防控区域返乡过年的“居家观察户”程朝江家送去大米、蔬菜、鸡蛋等生活用品。

广大驻村队员与乡村干部一道,对举办宴席、走亲访友等群众聚集性活动进行劝阻,对村内重要道路设置卡点,严格控制人员流动,有效防止疫情传播扩散。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和疫情防控期间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重点对居家观察对象给予防疫指导和心理疏导,增强其战胜疫情的信心。

寒风呼啸,小雨淅沥,鲁甸县小寨村的镇村工作队员们刚结束一轮防疫入户调查。趁着工作间隙,驻村第一书记肖钰拨通了家里人的号码,却只说了几句就匆忙挂了电话。同事拉住他:“说真的,孩子病了,你请天假回去照顾一下,这有我们呢。”“没事,我媳妇比较厉害,她能处理,况且我们现在坚守也是为了更好的团圆。”说着,便同大家一起投入到下一轮工作。

“爸爸,你要早点回来啊,别忘记带口罩哦。”陈智多10岁的女儿拉着他的手嘟囔着说,此刻,他要马上赶到马脑村。陈智多是水富市云富街道马脑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来到马脑驻村已经是第三年了,结束了忙碌的一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后,他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大年初二,接到防疫工作通知后,陈智多要立即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与陈智多一样“逆行”回村的,还有他的两名驻村队员。召必回,战必胜,这支团结奋战的“驻村工作队”变身“防疫工作队”,冲在了基层抗疫前线。

昭通驻村扶贫工作队变身疫情防控“战斗队”:两不误、双推进!

“妈,是我回来晚了!是我回来晚了……”大年初一深夜12点,永善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桧溪社驻村工作队员龙自清冒雨骑车从挂钩扶贫村匆忙赶到家,便立即跪在病危母亲的床前自责地哭喊着。只见母亲双眼微睁,双唇微启,似乎在诉说一个尚未实现的心愿。垂泪的哥哥哽咽说道:“兄弟,妈是在等你啊……”话音刚落,88岁的母亲吃力地望了一眼自己牵挂的小儿子,便永远合上了双眼。

昭通驻村扶贫工作队变身疫情防控“战斗队”:两不误、双推进!

杉树乡海子村扶贫工作队员曾小琦和戴涵是疫情防控一线的“95后姐妹花”,她们都是父母眼中的命根子、掌中宝。疫情发生后,毅然投身于防控工作中,她们总是四处搜集资料,反复琢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后,才挨家挨户地进行宣讲。面对群众的称赞她们总说:“比起逆行的医护人员和警察,我们不算什么。只要我们多宣传一户,就能消除一户人的感染隐患,避免病毒再次传播,对群众而言,就是最大的支援。”

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中有的还是“夫妻档”“父子兵”……,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不怕山高坡陡、严寒冰雪,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扶贫工作,疫情防控虽未结束,脱贫巩固、产业发展也正有序推进。

目前,全市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已走访群众35万余户,发放宣传资料7万余份、张贴宣传标语2万余条,排查外来返乡人员11万余人,建立监测台账5万余户15万余人,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日推荐

昭通驻村扶贫工作队变身疫情防控“战斗队”:两不误、双推进!
昭通驻村扶贫工作队变身疫情防控“战斗队”:两不误、双推进!昭通驻村扶贫工作队变身疫情防控“战斗队”:两不误、双推进!

来源/昭通市委组织部

监制/胡华玉 编审/保进 编辑/陈合松

投稿/[email protected]

@微昭通 域内铁粉群建设中,欢迎添加管理员微信号(wzhaotong),添加好友请备注县区市名称+姓名+联系电话(如:水富市张小珏180XXXX0201),无完整备注不予验证通过,感谢支持,谢谢配合!

昭通驻村扶贫工作队变身疫情防控“战斗队”:两不误、双推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