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有什麼樣的歷史?

手錶上跳動的心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彝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族群。

如果把彝族作為一個整體的話,這一個群體被涇渭分明地人為分成兩塊,一塊是黑彝,另一塊就是白彝。

當然這是最簡單的劃分辦法,也是外界對於彝族的一種看法。

黑白分明的背後,是階級地位的差異,彝族以黑為尊,一般認為黑彝是貴族階級,就相當於漢族中的地主階級一樣,比較富裕。而白彝相對於黑彝,就是平民階層。

歷史上,彝族的組成部分很複雜,包括茲,諾夥,曲夥,鍋莊娃子。

根據解放後的民族調查資料可知:茲,也就是土司階層,佔總人口的數量最少,大概0.1%。黑彝,也就是諾夥,佔百分之七左右。人口占比最大的是白彝,也就是曲夥,其實白彝的白,就是彝族方言中“曲”的漢譯,白彝占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之多。剩下的鍋莊娃子,佔百分之十左右。

黑彝、白彝表面上看是經濟方面的差異,其實有血統上的區別,這與雲貴川地區歷史上複雜的民族演變有關。不同的族群隨著歷史的發展,產生分異,在血緣,通婚各方面都有了一些隔離性的規定,其實這都是源於惡劣環境下的一種對資源的分配與佔有,以及一種自保措施。

隨著現在經濟社會的發展,彝族不同群體間的交流也逐漸增多,黑白已經逐漸不是那麼分明瞭,這也是區域社會進步的一個象徵。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關於彝族北來說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們從地理上分析,青海甘肅一代往北是草原,北東穿過幾座山也是一馬平川,往西是高原雪山,往南也是山高林密多猛獸。那麼換做你,選擇遷徒路線會選什麼方向?我想正常人都會選擇往北或往東,但古彝人為什麼選擇艱險重重的南下路線呢??

再說彝族遠古英雄傳說人物支格阿羅,生活在滇池湖畔(滇南彝語滇池叫羅朵赫,意為龍離去的海),騎飛馬渡滇池兩岸,注意:支格阿羅之後很多年才有彝人共祖阿普篤慕。

彝人的祖先宗拜,亡靈都要回歸祖地,於是每一支遷徒的彝人都很注重遷徒路線的記錄,這就是對於彝人比較重要的《指路經》。

到此,我們是否會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彝族北來說並沒錯。我們也可展開聯想:遠古有一支彝人北上,在北方生活了很久,由於種種原因不能在北方生活,於是根據《指路經》的指引,經歷千艱萬古,南下與留在祖地的族人匯合。

一家之言,如有不同觀點,可留言討論,勿噴!謝謝!





萊國索


主流回答都不靠譜。目前發現,彝族,包括哈尼族都是多源流多次衝擊混合的結果。

彝族最基礎文化源自百濮,百濮其實就是西逃四川的帝舜和大禹體系,這個體系由R1b日耳曼基因、O1九黎百越基因作為核心,然後混過血的C系、D系矮黑作為跟隨民族,其中還有部分K新幾內亞基因。目前涼山彝族的F系斯里蘭卡基因在不在其列還不能判斷。後來大禹帝舜經過漢中、甘肅、陝北入中原,也就是大禹出自西羌的說法,四川作為根據地還有留守群體,他們就是百濮。百濮有個典型特點就是要剃禿頂,前額頭上部留一發髻或者套一個帶有凸起圓箍,象徵龜頭。與猶太裝束一致。然而目前看,無論哈尼族,還是彝族這一特點都難覓蹤跡了。唯一保留的是部分還在剃頭,彝族包頭會留一個獨角。哈尼族地區遺址裡存在那個造型,拉祜族能夠發現小帽。藏區珞巴族存在完整裝束。貴州部分苗族支系芭沙人還有遺留。貴州芭沙人甚至都姓袞,很明顯就是祭奠大鯀。他們與苗族混居,但並不是苗族。就是說,百濮其實更多已經分散到各族裡了,混合得已經失去了本來面目。只不過彝族、哈尼族裡仍然存在它的文化遺留。所以看起來,似乎能發現類似日耳曼以及猶太和百越的文化。目前涼山彝族裡還有少量的O1和C存在。至於日耳曼基因,可能雲南哈尼族等民族的個別支系裡以及貴州部分民族裡或許有少量存在。

芭沙苗寨

哈尼族遺址


珞巴小帽

珞巴





猶太

百濮至少遭遇四次衝擊,第一次衝擊源自周滅商後楚國境內的O2a和白種R1a南逃。O2a就是傣族基因,目前涼山彝族裡還有近20%的O2a,攀枝花還有傣族存在。所以可以確定他們經過了四川。目前R1a存在於泰族裡,柬埔寨則高比例,緬甸也應該有。R1a這個基因與印度白種為一個體系,所以我們發現與白彝族有關白族的大理與印度新德里是一個詞。印度新德里叫牛大理。就是說白彝裡可能會有這個基因,黑彝裡卻沒有。據說白彝是被黑彝趕下山的。然而考證古史古文化發現,一直認六祖的是R1a這個基因,黃種老三苗蠻體系和老大極北基因體系與他們是聯盟。所以有了三一如六的說法,本來六讀陸,但因為與黃種一道篤信牛圖騰,所以六也就有了牛音。漢族篤信玉璧女性生殖器崇拜也是這個意思。所以四川有了白帝城,峨眉山也成了騎六牙白象的普賢道場。

哈尼族與雲南彝族共同存在的公雞頭飾


彝族


羌族

黒彝族其實羌人衝擊的結果,更確切地說是北三苗羌人,還不是大禹那一支羌人,基因為O3。所以很戲劇地出現了,彝族、哈尼族各種文化都有。涼山彝族很容易就能發現羌人的裝束、建築,雲南靠北或者靠西的彝族更明顯。地名沙龍、沙朗、米甸都與之有關,有的地方甚至還叫羌夷,這部分女性頭戴公雞帽。哈尼族、雲南彝族裡都有大量。後期的則是頂著一個多層布瓦裝束。然而在涼山彝族裡這部分並不佔最多。最多的還是F斯里蘭卡基因和O2a泰族基因。雲南則反之。

花腰彝族

雲南彝族裡還有一個比例比較大的基因,就是黃種老大支系極北基因N系,花腰彝族就是,據說這個基因佔整個彝族的30%左右。然而目前我也判斷不了他們是單獨衝擊的彝族,還是隨某個體系進入。

帝舜大禹體系裡的日耳曼群體應該是入中原後被夏啟逐出的有扈氏。他們後來又與夏人一道建立了大夏阿富汗,也就是最早的波斯。所以彝族、哈尼族裡都沒有大量存在。百濮裡的C主要就是孟加拉人和印度的C,D系主要在西藏以及佤族。白族也是多源流,本身是白彝,融合了漢族,羌人,包括後來的鮮卑其實也是北三苗羌人。所以白族更多還是羌系。

彝族裡存在的猶太文化挺多的,目前有些可以確認是本土的,有些則可能是羌人帶來的。比如摸奶節應該是本土的,在農曆七月十四、十五,也就是鬼節這一天。而猶太文化裡第七月就是觸摸的月份,很顯然是源自中國古文化,彝族意外保留了。摸你黑也是,北方錫伯族也保留著,其實就是德國慕尼黑這個詞,很明顯屬於百濮文化,也就是古東夷文化。因為這個文化裡存在著黑人。


國病


彝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四川、貴州、廣西等省(區)內。

據彝文古籍記載,彝族的遠祖“篤慕”(約為戰國初期人),有六個兒子,他們的子孫繁衍成彝族的武、乍、布、默、糯、恆六個支系,成為彝族尊稱“的六祖”,由此奠定了彝族的分佈格局。

多數人認為,彝族是以西北南下的古羌人部落為基礎,在發展過程中逐步融合西南土著部落而形成的。

古羌人原在西北河湟地區以畜牧業為生,秦獻公時期(公元前384—362年),秦向西北開拓,有個叫“昂”的,為躲避秦軍,率領部落向西南遷徙,後來在西南地區形成“六夷”、“七羌”、“九氐”等,即史書中常出現的所謂“越嵩夷”、“青羌”、“侮”、“勞浸”、“靡莫”等部族。

這些都與彝族有密切的族源關係。

古代彝族經歷了很長時間石器時代的原始社會時期。

一些傳說和古彝文的記錄顯示,彝族在古代經歷過母系氏族時代。《西南彝族志》記載,在古代,彝族"只知道母親而不知道父親"、"婦女連續統治了六代"。

父權制應運而生,至少要到2000年前。

在漢代,彝族先民建立過“滇國”,後來降漢,漢武帝賜予滇王印。

隋唐時期,彝族先民分化為烏蠻和白蠻,以烏蠻為主建立南詔國,稱雄西南300餘年。

唐宋時期,彝族先民還建立了一些具有部落聯盟性質的地方政權,其首領稱為“鬼主”。

元代開始,在彝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明末清初推行改土歸流,即將土司改為流官統治。

明、清兩代,在四川涼山彝族等民族地區實行一種慘無人道的統治制度:人質制度。

為防止和震懾彝族人民的反抗鬥爭,明、清統治者規定彝族各家支頭人每年必須送自己的親屬若干人到縣城坐監,作為人質,定期輪換。

如爆發反抗鬥爭,或出現重大的“違法”行為,即將人質處死,企圖以此消弭少數民族人群的反抗。

國民黨統治時期仍沿用這種制度。

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經過四川冕寧、越西等縣城,打開監獄,釋放彝族人質數百名。新中國成立後,這種制度被廢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在川、滇毗鄰的大小涼山,還保持著奴隸制度。社會成員大體分為“茲莫”、“諾合”、“曲諾”、“阿加”、“呷西”五個等級。其中前兩個屬於奴隸主,後兩個屬於奴隸,中間的“曲諾”是自食其力的百姓。

過去盛行諾閤家支制度。每個家支都有共同的祖先,有較穩定的領地。姓名是姓父子連名制,即子名連在父名之後,能流利背誦家譜的男子受到尊敬。過去家支林立,冤家械鬥頻繁。

1949年以後,國家在彝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現在有涼山彝族自治州等3個彝族自治州,另外還有18個彝族自治縣或與其他民族聯合建立的自治縣。經濟、文化事業有了長足發展。

彝族有自己的文字

這種文字有悠久的歷史,漢文史籍稱為“爨文”或“韙書”。

有的專家認為彝文是象形文字類型,更多的專家則認為是音節文字類型。彝文最少的一筆,多的有十幾筆,包括昭覺見縣在內的大涼山地區的彝文行款從右向左橫書。歷史上用彝文記載的文獻很多。

(武自立、陳英:《彝文》,載《中國民族古文字圖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1950年,毛澤東主席在接見涼山彝族頭人時,建議將“夷”改為“彝”字,取其“鼎彝”(祭祀和有吃有穿)的含義。


民族詩畫


彝族是解放後的命名,此前長期稱為倮倮,特指定居於涼山地區的族群。這個族群據一些研究分分子人類學的人士說,屬於F系,源於南亞次大陸。文獻上則有一些記載,該族群是在唐中期被南詔蒙氏從雲南中部山區遷移到涼山的,目的是戍邊,因該族群頗為勇武善戰。

族源上,涼山彝族自稱哀牢九夷之一。真實的哀牢山位於雲南西部,今保山地區。但實際上,該族群應是一個較為孤立的族群,從南亞遷徙而來,與各族交往似乎不多。

雲南的廣泛存在的「彝族」,與涼山彝族並無關係,這些雲貴族群在古代長期被稱為「百濮」,後來又稱為白蠻、烏蠻。他們實際上是同源的,歷史上長期交往交流。與涼山彝族相去甚遠。

涼山彝族傳說中的各種祖先、分支,相當多隻是涼山彝族先民的鄰居、姻親,並不可靠。因為百濮、哀牢夷都有自己的譜系和神話,其中「觸木感孕」是主要的母題之一。他們中的另一部分,可能是中原鬥爭的失敗者,分不同批次來到雲貴川西南,帶來了關於中原歷史的各種訊息。

西南土著族群來源非常複雜,有南亞起源的,有甘青南下的,有溯江而來的,基因和種系非常豐富。原則上不能以「彝族」籠統概括之。


歷史咖啡


彝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的祖先是生活在甘肅青海一帶的古羌人。古羌人分為東羌和西羌。東羌人遷移到華北平原,成為了華夏族的祖先。西羌人則沒有選擇離開,後來成為了我國少數民族藏族、彝族和納西族的祖先。彝族古稱夷族,解放後由毛主席改名為彝族。彝族主要分佈在西南三省和廣西越南等地。是我國的第六大民族。



據歷史文獻記載,彝族很早就參與了中原大地的歷史進程。在武王伐紂時就有彝族加入。公元8世紀彝族建立了南詔。唐朝封南詔為雲南王。一百多年後南詔被大理滅亡,就是段譽家那個大理。到了元朝,大理被納入中國統治,彝族從此就成了中華民族的一員。


彝族人民勤勞善良勇敢,在長征時期,彝族人民與紅軍彝海結盟,結為兄弟。很多彝族人民加入紅軍,為中國革命事業做出了貢獻。彝族人民還建立游擊隊和革命根據地,進行反對國民黨的鬥爭。

新中國建立後,黨和政府實行民族自治政策。開展民主改革運動,摧毀幾千年來的奴隸制度。彝族人民得到徹底解放。從此翻身做主人。


鐵馬冰河戍輪臺



彝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關於彝族的歷史,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說——已經成定論的和還在研究之中的。

本回答有些長,敬請諒解。

先說成定論的。

彝族,是我國人口比較多的少數民族之一,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時有871萬多人,據說2017年達到了千萬以上。主要分佈在四川、雲南、貴州西北部和廣西北部。大渡河與金沙江、黃茅埂以西與安寧河兩岸之間的大、小涼山是最大聚居區。居住於雲南的彝族人口最多。

彝族語言為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有六種差別較大的方言。大多兼通漢語,使用漢文。原有13世紀形成的音節文字“爨文”,亦稱“韙書”。上個世紀70年代後,開始對各地字形、讀音不一的古彝文進行整理和規範化。

一般認為,彝族先世出於氐羌,先秦至公元初活動中心在邛都(今四川西昌)和滇池地區。3世紀以後逐漸南下到今滇東北、滇南、黔西北等地。晉、唐時爨氏成為雲南大姓。東爨的烏蠻曾建立南詔政權。

彝族早先信仰多神,崇拜祖先,行火葬。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是一一年中最盛大節日,燃點松明火把繞宅院後插於田間。各村舉篝火、彈月琴、“跳歌"(集體舞),有的還舉行賽馬、鬥牛、射箭、拌跤等競技遊戲。民間流傳的歌舞、口頭文學經過整理的有《阿細跳月》、《阿詩瑪》等。

解放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彝族的經濟文化等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關於有定論的這一部分,樓上已經有高人詳細作了介紹,這裡不多說了。

再說還在研究的。

近些年,關於彝族及其文化的研究非常活躍,出了大量研究成果。比如《中國彝族通史》、《彝族創世志》、《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一批重要書籍出版,總共達一千多萬字。同時,湧現了王繼超、王子國、黃克學等一批研究彝族及其文化的著名學者。

特別要說到一個老者—祿文斌。他是貴州土生土長的彝族人,1950年代曾任縣長、縣委書記等職,1998年從貴州省人大副主任崗位上退下來後,長期致力於彝族歷史和文化的研究及組織工作。他的一些觀點很值得重視。

他認為,彝族是伏羲的子孫,最早起源於甘肅天水一帶。

他說,在中華古代發生的偉大文明事件中,三皇之首的伏羲在天水畫八卦、刻書契,確立了先天八卦和文字起源,開啟了中華文明的先河,自此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福綿萬代,源遠流長。彝族歷史文化之根源於伏羲龍根文化。

他的第一個論據,是從彝族的父子連名譜看彝族始祖希姆遮與伏羲之間的親緣關係。

父子連名譜是彝族歷史文化中獨特的文化現象之一。現在雲南、四川都出版了不少父子連名的譜牒,貴州目前還未收集齊,只出版了彝族古代家支譜牒。而且其中還有不少缺陷。比如,貴州彝族歷史書多半是彝族的“慕部”留下來的書,記敘慕部的歷史文化較為詳細,而對“武部”的歷史文化記敘就比較簡單。又比如,尼能90代應是從希姆遮到阿武補,只記了26代,漏記了64代。周朝的800年間,彝族歷史從阿武補到篤慕應是32代,而現有的史料上只記述了6代,相差26代之多。

雲南省關於“武部”的書要多一些,他們書籍中記敘譜系就要全一些。中國彝族通史主編、原《求是》雜誌總編輯王天璽在《中國彝族通史》序言中說,他看過一部父子連名譜,共有216代。如果希姆遮到篤慕應是120代,篤慕後又有100代,這就與雲南的書中記載的216代相近了。

父子連名譜的特點就是父親名字的最後一個字是兒子名字的第一個字。按照這一特點,伏羲的最後一個“羲”字就是彝族始祖“希姆遮”的第一個“希”字。這樣一來,伏羲就與希姆遮及其後世連續起來了,即:伏羲——希姆遮——遮竇古——古珠施——施雅黎——黎雅洱——洱軌乍……。按此推理,伏羲就是希姆遮的父親。過去的彝族父子連名譜書沒有把伏羲聯上。但彝文古籍《西南彝志》裡說:“羲生九子,九子整理乾坤”。這就是說,伏羲有九個兒子,分為九支。伏羲是中華民族的共祖,希姆遮就是伏羲的九個兒子之一,他就是中華民族中彝族這一支系的始祖。

對希姆遮的“希”字與伏羲的“羲”不是同一個字,怎麼解釋?這個問題很簡單。過去,漢文翻譯彝語是以音記字的,只要音同,其字就不一定同。比如,彝族的始祖“希姆遮”,在《漢書》裡就以音記字為“孟哲”;彝族自稱為“尼”,《漢書》記載為“夷”。關於“希姆遮”遷徙之事,《漢書》記載為“孟哲(姆遮)毛犛繳外入邛之滷。”古代天水是蜀之轄地,蜀地中的成都一帶又稱之為滷,就是說,希姆遮從甘肅天水翻過秦嶺來到成都蜀地。他是尼能時代的第一位彝族君長,他主政時已有“君臣師”的政權組織架構,君臣師有徽號,君為“鶴”,管理者丞相為“杜鵑鳥”,彝文化代表畢藦為“鷹”。有文字和十月太陽曆的應用,訂立了宗法制度和祭祀禮儀,組織了莊重的祭祀活動。

瞭解這段歷史後,彝漢文化同源也就有了可靠的依據。彝族、漢族都是伏羲的子孫,彝族的族源最早起源於甘肅天水一帶以伏羲為代表的黃河文明,希姆遮遷入蜀地後,發展在長江上游及金沙江一帶,屬於長江文明。 他的第二個論據,是彝族的天文曆法、文字起源、圖騰崇拜與伏羲龍根文化的關係。

他認為,彝族的天文曆法來自於伏羲的先天八卦,彝族文字的起源也來源於伏羲的刻書契,彝族的圖騰崇拜也與伏羲龍根文化有關。

(一)彝族的天文曆法來自伏羲的先天八卦。我國自古以來就有伏羲的先天八卦和文王的後天八卦之分。彝族天文曆法的根在於伏羲先天八卦,貴州省畢節彝文翻譯組1956年建立,改革開放後恢復了,到現在,翻譯組收集的2000多冊彝文古籍中只翻譯了120卷。他們翻譯的天文曆法書有兩部,一部叫《吐魯竇吉》,意譯為“宇宙生化”;另一部叫《吐魯歷洱數》,意譯為“宇宙人文論。”“宇宙生化”這部天文曆法書是繼承先天八卦的。這部書裡有兩幅圖,一幅《洛書》,另一幅是《河圖》,彝文記的《洛書》為“龍書”,《河圖》為“聯姻”。 “龍書”是推十月太陽曆的天文曆法書;“聯姻”是推十二月曆的歷法書。“龍書”是以北極星為座標,九黃星遠行,六氣變通,三生人道,是以三、六、九為理數推十月太陽曆的天文曆法書。“聯姻”是以二、四、八為理數推十二月曆的天文曆法書。“龍書”能把陰陽、八卦、天干、地支、五行像鎖鏈一樣用彝文表述清楚,彝族的天文曆法書把伏羲先天八卦完整地繼承下來。畢節翻譯組王子國教授是彝文專家,是108代畢摩。他在浙江大學和天水市兩次演示龍書,得到專家學者的好評和認可。在浙大座談時有的專家提出,為什麼彝文把《洛書》叫“龍書”?因為天水把伏羲文化叫“龍根文化”。這就找到“龍書”之名的根在伏羲文化。為什麼把“河圖”叫“聯姻”?天水伏羲廟有一張媾和圖,把陰陽交合形象地展現出來,這就找到“聯姻”之名的來源。

(二)彝族文字的“根”來源於伏羲的刻書契。書契兩字是彝語語法,賓動結構。彝文與漢文一樣是方塊字,一字一音,一音一意,是表意文字,造字規律也基本相同,可見彝漢文字是同根、同源的。但源於何處,多年來學者說法不一。但在天水的大地灣文化遺址中,第一期出土的文物有三十六個刻畫符號。王子國、王繼超兩位彝文學者用彝文釋讀能把刻劃符號的音、意讀出來。上世紀90年代,雲南著名彝族作家、學者李喬先生到西安考察半坡文化遺址,那裡出土有5000年曆史的刻畫符號共70多個,他拿到雲南省紅河州請彝族老畢摩用彝文解讀,70%的刻畫符號都可以用彝文釋讀出來。這說明,刻畫符號是古文字,彝文把它繼承下來了。貴州省赫章縣彝學愛好者文永鳳用彝語文破譯了《漢書》記載的“白狼歌”,白狼歌的母語是彝語,破譯為“播勒歌”——“婁婁勾君長率領七部從牂牁江一路走來,翻山越嶺來到洛陽,感謝漢家皇帝幫助扶持我族各部君長,皇帝賜給布匹,還大擺宴席,大家非常高興。向皇帝表演了‘白狼歌’,又唱又跳又做動作,曲聲悉備,各種花樣都有”。“白狼”地方遙遠貧瘠,吃的帶血肉,穿的羊毛氈,缺鹽少糧,來大漢學習先進技術文化,在真龍天子的庇佑下快樂生活。回去後把皇帝的聖旨傳給族人,世世代代歸附稱臣。

從表演“白狼歌”可以看出,彝文在漢朝就成熟地應用了。彝區首領也都在漢朝皇帝的管轄之下。彝文古籍在雲貴川有大量藏書,重點在貴州畢節、雲南楚雄、四川西南民大,共有幾千冊之多,在民間的藏書有上萬卷。國內的北京、上海,國外的美國、法國,都有藏書,在法國還有《法倮字典》。國民政府時期,我國著名地質學家丁文江先生在貴州考察時發現了大量彝文古籍,他敏銳地感覺到這些彝文古籍的重大意義,於是,他自己出錢請貴州彝文老先生羅文畢翻譯整理,出版了我國第一部名叫《爨文叢刻》的彝文書,此書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印刷出版後發行到國外。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雲南、貴州、四川、廣西四個省區成立彝文古籍翻譯整理出版領導小組,把全國彝文字跡收集出版了《彝文字集》。這本書收集82000個字跡。在此基礎上出版了《通用彝文字典》4800個字。由於彝族幾千年來由山頭首領統治,彝文出現同音字混用、傳承變異的弱點,現在古彝文書籍藏量較大,翻譯人才極度缺乏。 他還認為,彝族文字與漢字是同源異流。秦朝統一了中國後實行“書同文”政策,在歷代中央王朝的推動下,漢字發展較為完善,而彝文則因為山頭文化的影響,各地各自為政,彝文發展較慢,但也把一些古老的東西保存了下來。

(三)彝族的“圖騰”崇拜與伏羲文化也有很大關係。 他說,關於彝族的圖騰問題,在伏羲族群中有“龍伏羲”和“虎伏羲”之分,而彝族文化中的圖騰崇拜是“龍虎圖騰”。彝族古代有“哎哺、且舍、魯朵、哼哈”四個部族,以哎哺為主的部族系農耕文化,尚白,父親崇拜,以“龍”為圖騰;另一支以魯朵為主,系遊牧部族,尚黑,母親崇拜,以“虎”為圖騰。彝族的龍虎圖騰崇拜體現了“四個崇拜”:一是以龍為天、虎為地的天地崇拜;二是以龍為陽、虎為陰的陰陽崇拜;三是以龍為白、虎為黑的黑白崇拜;四是以龍為父、虎為母的祖宗崇拜。同時,彝族節日文化也來自太陽曆,太陽曆中夏至是火把節,冬至是彝族年。 他的第三個論據,是關於彝族歷史上的幾次分支與山頭文化的根源問題。

他說,除了彝族歷史文化從伏羲文化演變而來這個總根子外,彝族歷史文化在自己的發展歷程又形成了獨自的特色,這些特色與彝族歷史中的幾次分支有極大關係。

據史料記載,彝族在歷史上的重大分支有三次;彝族經濟社會的發展也經歷了方國時代、勾則時代、土司時代等而形成了“山頭文化”。

彝族歷史上的第一次分支叫“五色”分支。這次分支源於十月太陽曆的“天五行”,即“青、紅、白、黑、黃”。這五種顏色分別代表著五個方位和區域,其中心點在四川成都,其他四支分別到四方去開疆拓土。其走向是:邛海、蒼山洱海、昆明、宜濱。這五個區域都是以顏色為代表的。成都是紅色,宜濱是青色,蒼山洱海是白色,昆明是黃色,邛海是黑色。這五個區域發展壯大後就產生了“五帝君”,分管五方。東方青帝,青人、青馬、青衣;南方紅帝,紅人、紅馬、紅衣;西方白帝,白人、白馬、白衣;北方黑帝,黑人、黑馬、黑衣;中央皇帝,黃人、黃馬、黃衣。歌場、祭祀時,五帝君必須到位,一個不到場都不能舉行。外族人稱這些部落人群為“青夷、紅夷、白夷、黑夷、黃夷”。彝族自稱“尼蘇”——青人;“能蘇——紅人;”“吐蘇——白人”;“諾蘇——黑人”;“舎蘇——黃人”。 關於彝族的族稱問題,希姆遮時的“尼能時代”自稱“尼蘇”,青人之意。“青”是天形成的元素,彝族自古熱愛天文學,天文曆法書裡有“天人合一”,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人,知天知地必知人,人體對應天體的理念。“青人”就是天人合一的含義。“尼”,漢音記載為“夷”,《史記》記載:“西南夷君長什數,夜郎最大”。漢朝時稱為“夷”,漢末和晉朝稱為“爨”,唐朝稱為“蠻”,也有稱“倮”的。 解放後在全國政協一屆一次會議上,毛主席賜稱為“彝”。周總理對彝族政協委員張衝說,這個字頭上戴著向天包,有衣穿,有飯吃。張衝說,很好,就用這個字。 此次分支史稱“五色分支”。“五色分支”對後來的彝族歷史文化影響至深,至今仍然還有一些學者寫彝族歷史時把“黑貴白賤”筆之於書,這既不符合歷史,也不利於彝族內部團結,更誤導子孫後代。

彝族歷史上的第二次分支為“武僰”分支。希姆遮的第二十六代孫是商朝時蜀國的國君。他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哺阿婁繼承蜀國王位,二兒子哺阿迤是盧盧國國君,三兒子哺阿餘是濮國國君。據《漢書》記載,蜀國、盧盧國、濮國等三國都參加了武王伐紂。後來,其大兒子分為武部;二、三兒子為僰部。史稱“武僰分支”。阿武哺的孫子婁珠武生了十二個兒子,史稱“武生十二子”,除其中的武洛撮繼承王位外,其餘十一子都投向僰部,引起內部紛爭。於是,蜀國武部就向盧盧國和濮國發動戰爭,把盧盧國從四川瀘州趕向雲南,其中一部在雲南昭通建立了朱提國。另一部趕向昆明建立了古滇國。把濮國的青衣部從宜濱趕向重慶,建立了巴國,把武僰部趕向貴州建立了夜郎國。這次分支後,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中原一帶有齊、楚、韓、燕、趙、魏、秦等七國爭霸,最終統一於秦,而在西南的雲、貴、川彝區,則有蜀國、巴國、夜郎國、滇國、朱提國等五國並存。

彝族歷史上的第三次大分支史稱“六祖分支”。戰國後期,蜀國發生洪水氾濫之災,史稱“洪水潮天”。蜀國又發生宮廷政變,蜀國國君篤慕便逃到雲南東川的洛尼泊避難,蜀國滅亡。原來武部的族群又和僰部合起來,統稱“武部”。關於篤慕就是蜀國國君問題,司馬遷在史記的《蜀王本紀》中這樣說:“朱提有一男子,從天而下,號稱望帝,蜀王也。”這裡說的“望帝”就是篤慕,有些漢書文稱為“杜宇”,那是漢語譯彝語形成的差異,實際是一個人。篤慕逃到洛泥泊後,他的南面是滇國,東面是夜郎國,北面是朱提國。他們都是阿武哺的子孫,有親緣關係,因此就受到三國國君庇護並與之開親。篤慕娶了三個老婆,生了六個兒子,長大分支後史稱為“六祖分支”,這就是彝族歷史上第三次大的分支。這六祖就是篤慕的六個兒子。後來,篤慕的大兒子、二兒子武乍部向滇東南發展,篤慕的第十代孫與武部合起來,原有的武部叫做“前武”,篤慕的大兒子、二兒子叫做“後武”。篤慕的老三、老四糯恆部分支到四川涼山。老五、老六默布部分支在滇東北和黔西北一帶。到了漢朝時期,篤慕分支到滇東北和黔西北的篤慕部的子孫發達起來,建立了慕部7個部落,稱之為“七勾則”。“勾則”雖然也是彝族地方政權,但其勢力、領地比原來的方國小多了。這七個“溝則”分別是:阿於鬥、烏蒙、烏撒、播勒、水西、慕補、扯勒等七部,史稱“慕布七勾則”。大方原名叫“慕俄溝”,就是慕部水西補溝則的君主所在之地。 除了慕部“七溝則”外,武部由於秦朝統一中國後實行以郡縣制,開通五尺道為核心的中央集權政治體制,此後中央政府權力日益鞏固,西南彝族領地的方國也逐漸消亡。武部的“國”也變為“溝則”。其中,巴國消亡後變為“武陀尼溝則”,夜郎國消亡後變為“武溢納溝則”,古滇國消亡後變為“武得本溝則,”朱堤國消亡後變為“阿卓仇溝則”。此外,還有“武洛舉、武色吞、武古篤”三個溝則是後來興起的,於是又形成了“武部七溝則”。武部、慕部加起來共有十四個“溝則”。所以司馬遷在《史記》中說,西南夷君長十數,夜郎最大;滇十數,滇最大;邛十數,邛最大。可以看出,漢朝時期,西南彝區就山頭林立,內部冤家械鬥不休,由此形成各行其是的山頭文化。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也出現過牂牁國、羅甸國、羅施國、自杞國等,但勢力和地盤都較小。到唐朝時期,以雲南大理為中心的南詔王朝統一了六詔而建立了南詔國,成為彝族勢力較大之方國。

宋朝時期,南詔發生宮廷政變而滅亡。到元朝時期,中央王朝推行以夷制夷的土司制度。這個制度的核心是世襲制,但承襲土司之位者必須得到中央王朝的認可或任命,於是溝則文化又變為土司文化。到清代雍正時期,朝廷廢除土司制度實行改土歸流,彝族的溝則、土司制度才宣告結束。由於長期的山頭統治,彝族這個古老文明的民族一天天弱小下來,出現了族稱、彝語和彝族文字的不統一,彝族歷史也若明若暗,但其中也把一些古老的東西保留下來了。幾千年來,各山頭的首領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仇殺不斷,械鬥成了彝區常態。他們在經濟文化上又長期奉行重農抑商和愚民政策,不許老百姓做生意,也不許老百姓學文化,彝文只在統治者內部通行。婚姻方面又推行以姑表親為主的婚姻制度,導致血緣過近而影響了後代的身體素質。

直到共產黨推翻了三座大山,彝族人民才重新做了主人,重新與全國各族人民一起走向了幸福文明、繁榮富強的康莊大道。

有興趣者,可搜一下祿文斌的原文《為彝族歷史文化尋根》。


一老沈一


彝族的族稱族源

  (一)族稱

  彝族多數自稱“諾蘇”、“納蘇”、“聶蘇”(或後面加“潑”,彝語意為“人”)由於彝族分佈很廣。歷史上還有許多不同的自稱和他稱,據不完全統計,直到解放前夕,還有:“納羅潑”、“迷撒潑”、“濮拉潑”、“濮瓦潑”、“阿西潑”、“撤尼潑”、“裡潑”、“葛潑”、“羅潑”、“羅武潑”、“阿哲潑”、“六米”、“勒蘇潑”、“山蘇”、“阿租潑”、“格濮”、“阿武”、“他魯蘇”、“撒摩都”、“六得濮”、“納查”、“拉烏蘇”、“納若”、“咪西蘇”、“羅羅”、“白羅羅”、“黑羅羅”等幾十種。“諾蘇”、“納蘇”、“聶蘇”均為彝語,“諾”、“納”、“聶”是各地方言語音差別所致,都是“黑”的意思(也有“虎”之意)。黑色在彝族人們的觀念中包含有深、廣、高、大、強、多、高貴、主體等意義,“蘇”是群體、人們、家族的意思,“諾蘇”(或“納蘇”、“聶蘇”)意為“主體的民族”、“尚黑的民族”。1950年始,彝族選擇了鼎彝的“彝”為共同的族稱,替代了舊史籍文獻中的“夷”字。

  (二)、族源?

  彝族源自古羌人彝族族源問題,由於漢文史志記載甚少,故長期以來學術界有各種說法:南來說,即古越人和馬來人種說;東來說,楚人說;西來說,西藏或藏緬交界處說;雲南土著說;河湟古羌人北來之說;另外還有濮人說、盧人說及雲南土著說。在6000—7000年前,住在我國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開始向四面發展,一支向祖國的西南方向遊弋。到3000多年前,這支向西南遊弋的古羌人沿金沙江在安寧河流域的邛都和普渡河流域的滇池定居。滇池和邛都的居民,史稱“越雟羌”、“青羌”、“蠻夷”、“郡夷”、“叟”等,並不斷和當地的僰(濮)人、僚、漢人等融合,成為彝族的先民。?

  在古羌人與西南土著部落融合為僰的基礎上,昆明人與僰(濮)的融合是形成彝族過程中一個新的發展。魏晉以後,昆明人與僰(濮)的融合發展為對僚人的融合,漢至六朝,漢文史籍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稱為叟人,有時則以叟、濮並列。?

  隋唐以來,彝族先民地區有烏蠻與白蠻的分化,烏蠻系由昆明部落發展而成,白蠻系以叟、濮為主體,並與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長期形成與發展中,活動範圍曾遍及今雲南、四川、貴州三省腹心地帶及廣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區應是三省毗連的廣大地區。各地彝族都有出自仲牟由的同一傳說,據傳世較完整的水西安氏譜系計算,至清康熙初年已歷傳85代,約可上溯至戰國前期,所生6子發展為“六祖”部落。

  語言方面:

  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同屬彝語支的語言還有我國的哈尼語、拉祜語、僳僳語、納西語、白語、基諾語、桑孔語、怒族怒蘇語、怒族柔若語,以及泰國的阿卡語、姆比僳語、姆比語,老撾的普諾伊語、西拉語,越南的彬語等。

  彝語支語言的主要特徵之一是韻母日趨單元音化以及緊喉音的發生。彝語是比較典型的韻母單元音化語言,大多數方言元音分鬆緊;聲母多,韻母少;聲母塞音、塞擦音、擦音分清濁,有的方言有鼻冠濁複輔音和清擦邊音;一般有三個或四個聲調,調值平直。基本語序為“主語—賓語—謂語”,名詞、人稱代詞作定語時在中心詞前,形容詞、數量詞作修飾語時在中心詞後。量詞豐富,部分動詞的自動態和使動態用聲母輔音清濁交替表示。

  彝語分六大方言:北部方言,分佈在四川西南部和雲南西北部大小涼山一帶;東部方言,分佈在貴州西部、雲南東北部和廣西西部;東南部方言,分佈在雲南東南部;南部方言,分佈在雲南南部;西部方言,分佈在雲南西部;中部方言,分佈在雲南中部。各方言之間差異較大,主要表現在詞彙上,其次是語音上。說不同方言的彝族彼此不能通話。

  (二)彝文

  彝文,史稱“爨文”、“韙書”、“羅文”、“倮倮文”、“夷文”,約有一萬多字,是處於表意向表音發展中的一種音節文字,通行於北部、東部、南部、東南部方言地區。發現較早的金石彝文如:貴州的《攔龍橋碑記》(1259年)、《成化鍾銘文》(1485年)、雲南的《鐫字崖》(1533年)等,後又發現貴州的《妥阿哲紀功碑》,推測可能是蜀漢時期的作品。從字體看,那時的彝文已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據清《一統志》卷四八四載:“唐,阿畸,納垢夷之後,隱巖谷,撰爨字如蝌蚪,三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號韙書,爨人至念習之,以為書法。”彝文經典《帝王世紀·人類歷史》載:宓阿疊創造文字。《西南彝志》載:伊阿伍創造文字。還有阿使拉責、吉祿老人、伯博耿等人創造文字的種種傳說。有人推斷,《後漢書·笮都夷傳》所載的《白狼歌》,可能是用白狼文寫下來的,白狼文是彝文的前身。有人認為,戰國時的巴蜀銅戈文字可能與彝文有歷史上的聯繫。也有人認為,西安半坡的刻劃符號與彝文相近似,彩陶刻劃符號與涼山彝族衣飾上的圖案也相似。但從已發現的金石碑文和文獻記載等推斷,彝文產生不應晚於東漢。彝文多數是獨體字,有少數合體字,沒有表示義類的偏旁部首,筆劃少則一筆,多則十幾筆,一般三、五筆。基本筆劃有豎、橫、左斜、右斜、點、圓、半圓、豎折、橫折等。書寫行款四川彝文為橫列左行,現也有橫列右行的;雲貴彝文為直列右行,晚近也有直列左行的。彝文造字,採用象形、會意、轉位、增點、同音假借、借用漢字等方法。

  彝族的歷史:

  3000多年的彝族文明史,展示了彝族曾歷經原始社會、奴隸制、封建領主制和封建地主制等不同社會形態的歷史發展階段。?

  遠古時期,彝族先民居住的滇池和洱海地區,從陸續發現的一些新石器時代遺址的遺物和遺蹟看,彝族曾經歷一段漫長的新石器時代。晉寧石寨山滇人墓出土的青銅器文物說明,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前一世紀末,滇池地區曾出現燦爛的青銅文化。公元前280年楚將莊礄到滇池時,“旁平地,肥饒數千裡”(《史記·西南夷列傳》),可見古代滇池地區的生產力已有較高水平。楚人留滇,使滇池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到新的階段。?

  公元前二世紀的西漢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會已出現遊牧部落與定居農業部落的分化。遊牧部落是雟、昆明;定居部落是夜郎、滇、邛都,各自分佈於今貴州安順、雲南晉寧、四川西昌一帶。與此同時,彝族傳說自“六祖”後十餘代約當西漢中、後期,已有茲、莫、畢、革、卓五種等級的分化。其中茲、莫、畢為統治者,革、卓為被統治者。彝文著作則有“六祖”畜牧部落征服濮人農業部落的記載。東漢至魏晉時期,各彝族先民居住區繼續分化出一批叟王、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礎上,昆明或“六祖”部落已基本完成從原始部落向奴隸佔有制度的過渡。?

  公元八世紀前後,在雲南哀牢山北部和洱海地區出現了六個奴隸主集團,史稱“六詔”,其中“蒙舍詔”的首領皮羅閣在公元783年統一“六詔”,建立了以彝族為主體,包括白、納西等族在內的“南詔”奴隸制政權,並由唐朝冊封為“雲南王”。對彝族先民居住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同一時期,在貴州彝族地區也出現了“羅甸”等奴隸主集團和政權,總稱為“羅氏鬼主”。涼山彝區原來的部落軍事首領“茲莫”,在這一地區建立了奴隸主統治的秩序,由幾十個“茲莫”統治。?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騎兵自四川分三道進攻雲南,經彝族地區,促使處於分裂狀態的彝族地區出現比較鬆散的反蒙古聯合,開始統一於羅羅族稱之下。蒙古貴族為加強各地彝族茲莫即奴隸主爭取工作,在彝族地區分封首領世襲官職以統治當地人民而建立了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續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寧等地設立彝族土司。?

  在明代276年間,地跨雲、貴、川三省的水西(大方),烏撒(威寧)、烏蒙(昭通)、芒部(鎮雄)、東川(會澤)、永寧(敘永)、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茲莫)連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著基本上相同的奴隸制度。與低下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各彝族地區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土司及黑骨、白骨與家奴3個等級。在上述等級關係的基礎上,明代水西、建昌、烏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隸制的上層建築。?

  康熙、雍正年間,清王朝在彝族地區推行“改土歸流”,給土司、土目、、奴隸主勢力以沉重打擊。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部分地區比較迅速地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如在東川、烏蒙等地,乾隆十一年(1746),已經是“漢土民夷,比屋而居……與內地氣象無二”。?

  近代以來,隨著帝國主義勢力的逐步侵入,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各個彝族地區,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廣大彝區,由於居住分散,歷史、地理條件的不同,社會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滇、黔、桂絕大部分彝區早已進入封建地主制;滇東北、黔西北部分地區尚存有領主經濟的殘餘;川、滇大小涼山地區還長期保留著比較完整的奴隸制度。

  另外,在雲南鐵路沿線彝族地區,已有資本主義因素。在滇東北地區還出現了以龍、隴、盧、祿、陸、安六大家族為主體的封建地主、官僚買辦集團。新中國成立後彝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相繼粉碎了封建制和奴隸制的枷鎖,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特別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彝族人民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建設著自己的家園,政治經濟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彝區社會面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彝族的內部統治

  1949年以前,大小涼山彝族社會的全體成員,嚴格地劃分為諾夥、曲諾、阿加和呷西四個等級。諾夥是統治等級,其餘是被統治等級,程度不同地受著諾夥的剝削和奴役。但在被統治等級中,也有高等級佔有低等級的現象。1949年以後這種奴隸社會的等級制被廢除。

  (一)諾夥 漢語稱“黑彝”,在政治、經濟上享有無上的特權,是涼山的統治者,諾夥都有嚴密的家支組織和廣泛的家支聯繫,並利用家支進行統治,自視血統純潔、高貴,享有世襲的貴族身份和統治特權,與被統治等級之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少數諾夥雖然經濟下降,但並不因此改變他們的貴族身份和等級特權。?

  (二)曲諾 漢語稱“白彝”或“百姓”,是被統治等級中最高的等級。這個等級也是世襲而來,少數是阿加贖身來的。他們的人身世代隸屬於各自的諾夥主子,必須居於主子的管轄區內。諾夥主子有權將他們的人身轉讓、贈送、賠償乃至作為賭注。不過事先一般要取得曲諾本人的同意。曲諾有自己的婚權和對子女的親權,有獨立的經濟生活,但他們的財權是不完整的,要受到主子的一定限制以至侵奪,由於曲諾內部的貧富分化,少數人無地無畜,欠租舉債,被迫等級下降淪入阿加和呷西的隊伍;也有少數佔有較多的土地和牲畜,並佔有幾戶阿加和幾個呷西。然而,曲諾永遠不能上升為諾夥,也不能擺脫對諾夥的人身隸屬關係。只在局部邊沿地區,由於曲諾對所屬的諾夥進行了反覆的鬥爭,才使隸屬關係稍有松馳,以至完全擺脫這種關係。?

  (三)阿加 漢語稱“安家娃子”。他們的社會地位比曲諾更低,除少數是下降的曲諾即所謂彝根阿加外,大多是漢人呷西經主子強迫配婚後與主子分居分食,等級上升的所謂漢根阿加。由於阿加的血統不同,彝根阿加只被諾夥佔有,漢根阿加既可被諾夥佔有,也可被曲諾以至彝根阿加佔有。任何主子都有權將漢根阿加整戶拆散、變賣以至虐殺,但對有家支的彝根阿加,主子一般不能任意殺害。漢根阿加必須住在主子的宅旁,以便隨時供主子驅使,毫無行動自由,而彝根阿加只需住在主子的管轄區內,阿加無婚權和子女的親權,主子有權隨意將阿加的子女抽作呷西和陪嫁丫頭,阿加子女的婚配概由主子作主。少數阿加的子女經主子允許可以自婚,但女兒外嫁,聘金全歸主子,兒子自婚後所生的子女,一般是第一個女兒歸自己,其餘全歸主子,或女兒與主子對分,兒子全歸主子,也有主子只抽第二個子女的。主子允許阿加持有少量私產來維持他們的最低生活,但這種極為菲薄的財產與阿加人身一樣也完全歸主子所有和支配。少數阿加可以上升為曲諾。?

  (四)呷西 彝語稱“呷西呷洛”,漢語稱“鍋莊娃子”。他們居於等級階梯的最底層,主要是掠來和買來的漢人,或抽來的阿加子女,少數是破產下降的曲諾。呷西一般都單身,一無所有,毫無人身自由權利。他們可被諾夥、曲諾以至阿加佔有,終年住在主子家裡,在主子的監視下從事家內和田間的勞役。主子為使呷西繁殖奴產子,防止他們逃走,往往強迫呷西配婚成家,允許上升為阿加。 這就是我所瞭解的彝族的起源和歷史,歡迎大家䃼充。喜歡的朋友請伸出您發財的指頭點擊關注!



宜賓人在旅途


我是涼山的,阿普居慕後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但居慕前夷人有誰呢?這個問題我粗略地整理過。比如說所有夷人都知道的吉支格阿龍王就生活在居慕時代前。傳說六祖分支前有一部稱叟的夷人北上到成都宜賓一帶。後被分支北上的古候、邛靈兩部征服,被降為奴,卑稱為“說”。六祖前有一部稱普(濮)的南下至滇,後又被分支而來的六祖子孫所征服,被降為奴,卑稱為“普惹”“呷帕普惹”。 傳說 支格阿龍之父是氐人,因氐的讀音和夷語中對鷹的說法相似,所以夷人把支格阿龍說為鷹之子。等等


大漠韌龍


彝族是西北羌族部落在夏朝時期走散的一支。

可能有很多人不會認可這事,但從半坡遺址中的陶器的圖文、青海甘肅出土陶器的圖文、彝族自己的古老圖文,有極多的相似和重複,目前,雖然不能立即解釋這些圖文的意思,但這種“巧合”絕不是偶然。

彝族是羌族的一支,這是大家都接受的。而彝族是夏朝西北羌族走散的一支,等到有學者能認識陶器上的圖文之後,應該會有一個更準確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