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先锋】赛罕区驻村“第一书记”吹响 疫情防控“集结号” 全面筑牢疫情防控“钢铁防线”

入户摸排、防控宣传、物资协调、解说劝导、把守关口……连日来,在赛罕区农村防疫工作一下,始终有一个个动人的身影在忙碌着,基层一线始终有一面鲜红的党旗在高高飘扬。

听令即动,助力一线。一年的紧张工作刚刚结束,驻村“第一书记”终于迎来难能可贵的团圆假期。可还未等新年余温散去,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肆意蔓延。党有号召,“第一书记”有行动。在赛罕区委组织部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倡议书后,“第一书记”主动放弃春节假期,第一时间奔赴守护村民第一线,带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各项要求,在疫情防控中走在前、作表率。金河镇西达赖营村“第一书记”闫亚飞于1月27日主动请缨,向赛罕区委组织部郑重申请结束假期,返村协助村“两委”班子,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黄合少镇西黄合少村驻村“第一书记”孙素武带领村“两委”干部,结合村情实际,研究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参与防控工作,第一时间落实上级部署,在村庄主要道路上设立检查卡点,并带头值守,对过往的车辆和行人进行仔细询问,测量体温并做好登记工作。筑牢全村第一道安全防线。

【战“疫”先锋】赛罕区驻村“第一书记”吹响 疫情防控“集结号” 全面筑牢疫情防控“钢铁防线”

闫亚飞(左二)奋战在防疫第一线

【战“疫”先锋】赛罕区驻村“第一书记”吹响 疫情防控“集结号” 全面筑牢疫情防控“钢铁防线”

孙素武在卡点值守

携手同心,联防联控。为扎实筑牢疫情“钢铁防线”,驻村“第一书记”们坚持内防扩散、外防输入、严防输出,积极转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在主题教育党员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运用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比如,榆林镇河南村“第一书记”苏依勒在疫情防控中,把主题教育期间的党员分片保护的好做法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结合,以党员精细化管理工作为基础,及时启动“党员分片包户,精准防控疫情”责任制,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中形成“疫情面前我先行,分片包户无遗漏”的疫情防控格局。榆林镇古力半村 “第一书记”徐江带领、协助村“两委”干部组织党员、村民及时成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队,实行在村党员分片包联制度,让党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对村内往来人员情况进行全覆盖、零死角排查,建立工作台账,开展健康监测,及时收集、报送准确消息,切实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战“疫”先锋】赛罕区驻村“第一书记”吹响 疫情防控“集结号” 全面筑牢疫情防控“钢铁防线”

苏依勒(左二)在卡点搬送物资

【战“疫”先锋】赛罕区驻村“第一书记”吹响 疫情防控“集结号” 全面筑牢疫情防控“钢铁防线”

徐江(左二)与村“两委”干部检查疫情防控情况

干群同心,鱼水情深。疫情防控,民生保障是关键。各驻村“第一书记”既是疫情防控一线“战斗员”、又是最新疫情“宣传员”、还是物资“采购员”,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竭尽全力解村民之难、想村民之想,做好村民的主心骨。敕勒川路街道讨号板村“第一书记”武瑞刚,当他发现小区卡口值勤人员御寒棉衣不足时,自己为值勤人员购买了6套棉衣,实现了每一名值勤人员都有棉大衣御寒。更让他牵挂的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武瑞刚同志平时总要抽出时间或登门,或通过电话、微信联系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了解他们的保暖、饮食、防护措施、就医用药、有无密切接触等情况,针对具体情况随时予以帮扶,保证困难群众平稳渡过疫情期,让他们更多地享受到党的温暖。敕勒川路街道小厂库伦村“第一书记”郭昱面对小厂库伦村疫情防控缺少物资的现状,郭昱同志四处求助,多方筹措,联系爱心企业北大纵横公司为小厂库伦村捐赠棉服、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护用品,解决燃眉之急。带领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为疫情防控一线值班人员开展爱心捐赠。

【战“疫”先锋】赛罕区驻村“第一书记”吹响 疫情防控“集结号” 全面筑牢疫情防控“钢铁防线”

武瑞刚(右一)为执勤人员送棉衣

【战“疫”先锋】赛罕区驻村“第一书记”吹响 疫情防控“集结号” 全面筑牢疫情防控“钢铁防线”

郭昱(左二)联系北大纵横公司为小区防控捐献防护用品

疫情无情,但就是这样一群平凡而伟大的人,始终想在前、坐在前、冲在前。在家人面前他们是子女、是父母,在群众面前他们却是战士。既是脱贫攻坚的“帮扶人”、又是群众健康安全的“守护神”,使命在肩、初心不改,驻村“第一书记”的坚守全面筑牢疫情防控的“钢铁防线”,我们相信他们定将不负人民、不辱使命,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赛罕区委组织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