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保通 彰顯交通擔當

從地處我省東大門的馬場垣收費站,到海拔3900米的玉樹巴塘機場,從偏僻的農村公路,到列車飛馳的青藏鐵路,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有衛生檢疫站,哪裡就有交通人忙碌的身影。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拉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警報。危難關頭,面對病毒的肆虐,全省交通人化身為一個個英勇無畏的戰士,第一時間奔赴“戰場”,冒著風險,衝鋒在前。他們風餐露宿執著堅守,守護疫情防控物資的運輸通道暢通;他們無怨無悔默默奉獻,確保每一位旅客防護到位,出行更加安心舒適。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堅守在一線的交通人,把一個個背影留給家人,堅守一線,眾志成城,詮釋著交通人守土盡責戰疫情,忠誠為民保平安的信心和決心。

战“疫”保通 彰显交通担当

圖為青海省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海東主線收費站工作人員正在幫助過往司機填報信息。本報記者 田得乾 攝

战“疫”保通 彰显交通担当

圖為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西寧客運段職工為旅客測量體溫。 通訊員 郝寶君 攝

战“疫”保通 彰显交通担当

圖為機場防疫工作人員正在對機艙乘客進行體溫監測。青海機場公司供圖

用心服務好 每一位旅客

本報記者 葉文娟

战“疫”保通 彰显交通担当

陳靜正在工作。 本報記者 葉文娟 攝

每天早上8時50分是西寧車站售票員交接班時間,從接班這一刻起,意味著除了吃飯和上廁所,剩下的時間,西寧車站售票窗口的每一名工作人員就要一直坐在窗口前辦理售退票業務。

“您好,有什麼可以幫您”,冷冰冰的一句“退票”,就讓陳靜感覺到旅客滿滿的情緒……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這個春節,阻擋了不少出行或回家探親人的腳步,部分列車的停運,也迎來了一大波退票高峰。從大年初四開始,面對很多帶情緒的旅客,陳靜和她的夥伴們早已做好心理準備:無論怎樣,只要坐在工位上,哪怕再難聽的話,再難看的臉,也要時時面帶微笑,用心服務好每一位旅客。

作為西寧車站一名普通售票員,陳靜勤奮吃苦,兢兢業業,從無怨言。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作為一名黨員,她更沒有退縮,始終堅守崗位,服務好每一位旅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堅守崗位,單親媽媽的陳靜將五歲的孩子託付給父母,為了保護孩子和家人,她每天只能用視頻通話和孩子聯繫。

“我是一名黨員,在疫情面前,有責任、有義務衝在最前面。大家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都盡著自己的綿薄之力。”陳靜平淡地對記者說。

10時30分,班組長裴瑞雪給大家添水,當打開陳靜的水杯時,依然還是滿的。這是裴瑞雪第二次來添水,“已經快2個小時了,怎麼一口水都不喝”,“還不渴”陳靜回答道。為了減少上廁所的頻率,儘快為旅客辦理售退票業務,陳靜堅持3-4個小時不喝水,一天下來除了吃一頓中午飯,就只上一次廁所。

“雖然我們不像客運人員和旅客有直接的接觸,但我們每天接觸的人員還是比較多。自從疫情防控開始後,孩子就只能寄放到爺爺奶奶家。”同事婁旭娜說。

女本為弱,為母則剛。像陳靜一樣的“戰士媽媽”在售票室還有很多。由於工作的特殊性,且每天要接觸很多人員,為了安全,陳靜主動與幾位和她一樣情況的女同事商量一起住到她家去,以減少感染的風險。在陳靜的動員下,大家安頓好家裡,開始群策群力抗疫情。彭英主動擔任起上下班接送任務;馬文豔負責為大家購買酒精、消毒液、口罩等防護物資;裴瑞雪擔當起培訓職責,給大家培訓如何佩戴口罩和正確的洗手方法;婁旭娜在售票室內及時開展消毒防疫工作,為大家提供安全放心的防控保障。

“現在我家已經變成了一個‘小小防疫站’啦。”陳靜笑著說道。

在這個大家庭裡,每天都有溫暖的事情發生,每個人也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大家平安度過這個特殊時期。面對疫情,沒有誰能夠置身事外;生死阻擊,每個人都責無旁貸。

春運路上 戰“疫”情

本報記者 王 臻

战“疫”保通 彰显交通担当

在海石灣火車站進站口,車站一線人員正在登記每一位進站乘客的詳細信息。通訊員 周世明 攝

海石灣火車站是西寧車務段管轄的二等客貨運站,日均發送旅客2500人次,是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和蘭州局集團公司分界口站。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海石灣車站就成了我省鐵路運輸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關口。

“小許,給這位記者做好體溫監測和消毒。”2月11日清晨,記者來到海石灣火車站候車大廳,在大廳門口見到了正在檢查防疫工作的西寧車務段海石灣車站站長劉春旺。

藍色的醫用口罩遮蓋了劉春旺大半張臉,從口罩的樣子能看出,他臉上的這副口罩至少帶了三天,“現在站上的防疫物資比較緊張,先得緊著車站裡的工作人員用。”

今年是59歲的劉春旺在車站度過的第39個春運,本想一家老小過一個團圓年,卻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

“劉站,接公司調度通知,由蘭州西站始發,經停我站的D2741次列車發現兩名發熱旅客,需我站做好接車隔離準備。”2月4日15時左右,劉春旺接到了車站客運值班員孫建青的電話通知,兩名旅客從南昌站乘坐火車到達蘭州中轉後將在海石灣車站下車。接到通知,劉春旺馬上投入到了緊張的隔離準備工作中。

15時26分,列車準時到達海石灣車站一站臺,接到兩名發熱旅客後,在防疫小分隊的“護送”下,來到了車站設置的臨時隔離帳篷。防疫小分隊要在這裡對兩名發熱旅客的體溫進行再次測量,並對旅客相關信息進行詢問登記。根據工作需要,旅客信息登記工作由車站專人負責。

“我是站長,讓我來。”就在登記信息的工作人員進入帳篷之際,劉春旺一把拉住了這名工作人員,在沒有其他防護措施只戴著口罩的情況下進入了隔離區。

當記者再問起劉春旺時,他說:“車站這麼重要的防疫關卡,無論是工作職責,還是自己做事做人的原則,都不允許我害怕,當時就一個想法,體溫正常旅客可以由車站一般工作人員進行信息登記,但是遇有體溫異常旅客的時候,我們黨員幹部必須衝在最前面。”

從每天早晨8時點名開始,除了上班前的培訓和政策的學習,對一線職工自我防疫和車站疫情突發情況的緊急處理成了早會的重點內容。從加強與屬地防疫部門聯防聯控,積極落實聯防聯控措施,到配合防疫站做好旅客體溫監測、信息登記、疑似病例隔離、疫情監測、排查、預警等工作,並嚴格落實每日疫情零報告制度……平均每天只睡4個小時的劉春旺一直未曾放鬆過警惕。

車站內停靠的列車上乘客寥寥無幾,候車大廳內也沒有往日的人聲喧鬧。“最近日均發送旅客只有幾百人,別看人少,我們的安全壓力依舊很大,絲毫不敢鬆懈。”

劉春旺的這第39個春運特殊又忙碌,雖然已經有半個多月沒有見自己的孫女,但就像他自己說的:“分離,是為了更好的團聚。”

戰“疫”一線 路政藍

本報記者 董 潔

战“疫”保通 彰显交通担当

雪天中正在執勤的趙明強。 樂都高速路政大隊供圖

“爸爸,本想過年我從上海回來好好陪陪你和媽媽……”

“對不起啊,爸爸這幾天回不去了,你媽媽初二就去勝利路社區值班了,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你就在你姨家好好待著……”幾句簡短的話語後,趙明強就匆匆掛了電話。

這是2月2日樂都高速路政大隊趙明強和女兒的一通電話。原本春節他值完班,就可以回家過年了。疫情來襲,54歲的趙明強主動請纓,駐紮G6京藏高速馬場垣服務區疫情監測點,保障應急物資等運輸車輛優先通行。

他深知自己要去的監測點是人員流入重要關口,保障這裡的道路暢通是確保G6京藏高速馬場垣到平安段安全暢通的關鍵。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地處青海東部門戶,G6京藏高速、109國道、青藏鐵路、民小公路等穿境而過,是進藏入青的主要咽喉通道。守好民和前沿關口,對全省的疫情防控大局意義重大。

“你們下車怎麼不戴口罩,現在是疫情非常時期,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一定要做好防護……”執勤過程中,趙明強會不厭其煩勸說司機戴口罩,並普及疫情防護相關知識。

“所有進入西寧的車輛都要進入馬場垣服務區進行監測,從1月31日開始這裡的車流量非常大,六個車道每天差不多要監測2000多輛車,出口處一旦出現亂停亂放現象,就會造成嚴重擁堵……”趙明強再三叮囑。

2月2日,氣溫驟降,寒風凜冽,天空中飄著雪花,趙明強和同事的手早已凍僵,可他們卻讓路邊的那一抹路政藍更加閃耀。凍僵的雙手,依然能準確做出交通指揮手勢,過往車輛有序快速通行。寒冷的天氣,他們只能在路邊來回走動、不斷向手心哈氣取暖,不敢離開崗位半步,生怕一時的疏忽,影響到重要物資的及時輸送。

趙明強告訴記者,在距離馬場垣服務區2.5公里處的王家口高架大橋,東接蘭州海石灣王家口,西連青海民和馬場垣鄉,由於雪天路滑橋上一旦出現擁堵等現象,車輛很容易發生側翻,所以要第一時間進行道路疏導,保障車輛快速檢測快速通行。

漆黑的冬夜裡,惟有服務區和過往車輛的燈光在閃爍,輪值的路政員仍然堅守在崗位,看著眼前一輛輛車順利通過,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疫情期間,最重要的是物資,有了醫療物資,醫院就能及時救治病人,老百姓就能做好防範;有了生活物資,百姓的日常生活就有了保障,整個社會也就平安穩定了。”手腳冰涼、耳朵通紅、甚至連臉上的防護口罩都凍得結冰,一線路政員卻始終樂呵呵的。“我們辛苦一時沒什麼,重要的是物資能及時運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這可是能救命的呢。” 趙明強如是說。

“非典”戰士 再出徵

本報記者 田得乾

战“疫”保通 彰显交通担当

正在急救中心忙碌的單燕菁(中間)。青海機場公司供圖

1月25日正值農曆大年初一,青海機場有限公司急救中心主任單燕菁已經一週沒有回家了。雖然之前疫情尚不嚴重,但身為副主任的她放棄休息,主動加班,職業敏感性早早讓她預感到這次疫情的危機。

晚上9時,全天只吃了一頓早飯的單燕菁,開完疫情防控日例會回到了急救中心。剛到辦公室,她就開始安排防護物品採購事宜。此時,大到紅外體溫測試儀,小到五號電池,以及各種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的所有采購信息都要由單燕菁進行對接。幾乎每次她掛斷電話,不出一分鐘又有新的電話打進來,單燕菁一一耐心回覆,對採購物品是否需要,要多少,是否立即下單進行解答……

17年前,單燕菁剛到西寧曹家堡機場成為急救中心的一名護士沒多久,就迎來了職業生涯中第一次挑戰:抗擊“非典”。當時,單燕菁跟急救中心的老前輩們一起,寫下“決心書”“請戰書”,一連三四個月不回家,扛住了高強度的工作壓力,與前輩們一同衝在一線,為青海築起一道堅強的健康防線。最終,青海成為全國少數沒有發生“非典”疫情的省區之一。

抗擊“非典”的經歷,讓單燕菁對身為一名醫護工作者的光榮與責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給她積累了抗擊疫情的寶貴經驗。

17年後,疫情再度來襲。此時的單燕菁,不再是當年初出茅廬的醫護新人,而是一名擁有執業醫師執照的醫生。這一次,輪到她作為前輩,帶領急救中心的年輕人一同“上戰場”。

1月26日中午,西寧機場指揮中心接到通知,某航班上有一名發熱旅客。接到通知後,單燕菁立即帶領急救中心醫護人員穿戴好防護用品,拿好醫療設備,登上救護車前往該航班所在的遠機位。

來到飛機下,平時和藹可親的單燕菁變得一臉嚴肅。帶領同事們進入機艙,走向發熱旅客的那一刻,大家並不知道面臨的是什麼人,更不知道自己是否會被傳染,但他們沒有猶豫,而是勇往直前。支撐他們的,不是套在外面的防護裝備,而是裝在心裡的那份責任。最終,經過細緻檢測,該旅客體溫正常,無發熱跡象,單燕菁這才鬆了口氣。

“不怕,我是‘非典’那時候過來的,怕就不幹這一行了!”當有人問單燕菁給發熱旅客測體溫怕不怕,她堅定地回答道。

談及“非典”和當下疫情的區別,單燕菁說:“2003年的時候,青海比較封閉,與內地人員往來也不多,西寧機場航班量很小,所以那時的青海沒有發生‘非典’疫情。不同的是,現在航班多,人流量大,形勢也更加嚴峻,但是我們相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