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 DCEP 未來使用場景——低成本的跨境支付

摘要: 咖說 | 詳解 DCEP 未來使用場景——低成本的跨境支付

收集一眾行業大咖觀點,探索區塊鏈商業及應用。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說理、解密、預測和八卦,瞭解行業內幕,看咖說就夠了!

本期作者:Joyce Lin,資深科技媒體人,Conflux 社區代表,前 CoinDesk China 執行主編,對區塊鏈行業有深入觀察。

央行法定數字貨幣(DCEP)已經近在眼前,傳統意義上的法幣將邁向逐步消亡,儘管是以極為緩慢的速度。但目前為止, DCEP 的相關討論多半仍圍繞在抽象的理論層次,這裡將通過一系列的文章,嘗試更具體地探討 DCEP 是什麼及其未來可能的使用場景。

上回提到(咖說 | 詳解 DCEP 未來使用場景——高併發的零售支付),即將推出的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首要目標是為了提供更方便的零售支付。但這也是很多人對整個 DCEP 最不解的地方。畢竟中國已是全世界電子支付最發達的地方,支付寶與微信支付普及率高,DCEP 能夠提升便利性的空間相當有限,是否真值得如此大費周章?

玄機藏在前人行行長周小川所說的下一階段目標:讓數字貨幣被用於為國際金融機構提供的跨境支付與匯款。通過一條全新的路徑來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在一帶一路國家和全球經濟連結中發揮作用,是 DCEP 可能發揮最大價值之處。

為什麼人民幣國際化這麼重要?又如何能通過 DCEP 來實現?

“康納利問題”

目前的國際貨幣體系基礎主要來自 1944 年世界各國簽訂的佈列敦森林協議(Bretton Woods Agreements),當時多數國家加入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佈列敦森林協議使戰後的國際經濟合作得到強化,國際貨幣秩序被重建,國際貿易也恢復自由順暢,貢獻不可謂不大。然而,這也使美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貨幣,憑藉著全球貨幣的地位,美國可以輕易通過各種貨幣政策與工具來影響世界經濟,或將調節其自身國內經濟。

舉例來說,全球經濟在美元基礎的體系下,所有跨境貿易與支付其實都會通過一層又一層的銀行體系,最終在位於紐約的“環球銀行間金融電訊協會”(SWIFT)和“紐約清算所銀行同業支付系統”(CHIPS)進行清算,方能完成交易。而 SWIFT 就曾被美國作為貿易制裁手段封殺伊朗,不準對其進行石油的美元支付,連誰敢和伊朗有經濟往來都要遭受牽連,使後者經濟遭受沉重打擊。

又如 2009 年金融海嘯後,美聯儲推出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QE),向市場注入大量美元流動性,結果讓美國經濟化險為夷。但此舉被人質疑是藉由 QE 讓美元貶值,將通脹輸出到其它國家,間接導致亞洲新興市場房地產泡沫化等後果。

凡此種種不公平的情況,正如 1971 年時任尼克松政府財政部長的約翰・康納利(John Connally)那句名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卻是你們的問題。”(The dollar is our currency, but your problem)對於美國的老大心態,其它國家縱使有心挑戰,卻苦於沒有更好的替代品,只能不斷延續美元體系。

详解 DCEP 未来使用场景——低成本的跨境支付

(圖:John Connally|來源:wikipedia)

但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同時也是美國的最大債權國,擴大國際話語權是人民幣必須要達成的目標。

所以 DCEP 跨境支付的意義,就比表面上的支付”便利”,還要更加意義深遠得多。

低成本的跨境支付使用場景

話雖如此,“便利”仍是關鍵字。

因為 21 世紀主權貨幣國際化之路,自然不能只是照搬實體美元的老路,而是必須比美元更方便好用,才能成功。而 DCEP 吸收加密貨幣發展過程的經驗,可以降低支付成本、時間成本、人工成本,提高透明度,在許多方面具備勝過傳統法幣的潛在優勢,這就展現出了足以支撐人民幣國際化的可能性。

而 DCEP 跨境支付可能是什麼樣的?

過去人民幣跨境支付已有 CIPS 系統(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但它的基礎是銀行帳戶。境外銀行需要有人民幣業務,企業或個人才能通過銀行來完成跨境支付流程。而 DCEP 儘管具體細節尚未可知,但理想上只要用戶擁有 DCEP 錢包即可,甚至可以境內、外用戶直接互通而不需經過銀行(見下圖)。不過就目前公佈信息來看,央行僅通過特定的境內商業銀行與支付機構來發行 DCEP ,境外銀行會否有一天也可能直接向人民銀行換取數字貨幣?目前看起來可能性仍然較小。

详解 DCEP 未来使用场景——低成本的跨境支付

但這仍意味著使用 DCEP 跨境支付的門檻會比過去大幅降低。因為區塊鏈的不可篡改、透明、可追溯等特性,讓數字貨幣天然具備跨國界優勢,可有效擴大人民幣在境外的使用。

一個可能的場景是,一個淘寶商戶要將一筆貨款支付給境外的上游廠商,這時他只要握有等值的 DCEP 人民幣,就可以通過網絡支付直接對該廠商進行跨境貿易支付(如上圖流程)。這其中的關鍵差別在於,這個支付流程,收款方理論上可立即收到貨款,而不需如過去走 SWIFT 般得等上好幾天。同時這也意味著支付成本大幅降低,手續費可能低至過去的一到兩成。也就是說,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都降低了,重點是整個系統更加自主可控。

而這樣的使用場景對於國內的區塊鏈行業意味著什麼?

首先是跨境的支付搭橋將是全新系統。與中國用戶相比,境外數位支付普及率相對低,相關數字貨幣錢包、數字貨幣託管、支付與清結算平臺,將帶來大量的系統開發需求。

其次是技術輸出。如今中國可能是第一個推出央行數字貨幣的主要國家。一旦 DCEP 成功落地,其它國家必然也將跟進嘗試推出自有版本的 CBDC,而擁有相關成功經驗的中國區塊鏈行業,將具備技術輸出的絕對優勢。

不過,1999 年歐元問世時,也曾一度被視為是美元的有力挑戰者。但後來的發展是歐元區經濟自陷泥淖,歐元疲弱不振,與美元差距愈來愈遠。儘管 DCEP 的跨境支付等使用場景有望走出一條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新路,但這只是一個開始。

(1、 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臺“得得號”,稿件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2、 凡“得得號”文章,原創性和內容的真實性由投稿人保證,如果稿件因抄襲、作假等行為導致的法律後果,由投稿人本人負責。3、 得得號平臺發佈文章,如有侵權、違規及其他不當言論內容,請廣大讀者監督,一經證實,平臺會立即下線。如遇文章內容問題,請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