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EP、比特幣、Libra都是數字貨幣,到底有啥不同?

關注數字貨幣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央行正在準備發行可以代替紙幣的數字貨幣,被命名為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完整字面意思就是數字貨幣電子支付,很多專家推論DCEP具備“世界貨幣”所需的一切條件,一旦DCEP上線,將成為全球第一大主權數字貨幣。未來的財富不是美元,也不是黃金,一定屬於區塊鏈數字資產;數字資產將成為金融體系的新寵,成為全球經濟變革大趨勢。


從比特幣一陣瘋漲開始,大家就把目光聚在了數字貨幣上,那DCEP、比特幣、Libra都是數字貨幣,到底有啥不同?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

DCEP、比特幣、Libra都是數字貨幣,到底有啥不同?

DCEP與Libra

首先,發行方式不同。Libra 是 Facebook 推出的加密穩定幣,由 Libra 協會節點發行,並非由美聯儲發行,且暫時沒有獲得美國監管機構的許可。DCEP是中國央行發行,可以代替人民幣使用,具有法償性。一旦發行,境內的個人和商戶必須無條件接受 DCEP 支付。DCEP 借用了區塊鏈架構但沒有全部使用,Libra 則是一套需要在網絡環境下進行交易的數字貨幣系統,由 Libra 節點發行和結算,但只能在 Libra 錢包及其生態內使用,不具備法償性,Libra 本質上是一個聯盟鏈框架下的穩定幣。

此外,Libra希望打通全球商業支付場景,價值由法幣資產和高信用政府債券(即一籃子貨幣)儲備支撐,但就目前來看其中 50%是美元。用戶在錢包中使用 Libra 是需要 KYC(身份認證)的,而 DCEP 會依據實名程度分級管理。

DCEP、比特幣、Libra都是數字貨幣,到底有啥不同?

DCEP和比特幣

首先,DCEP 和比特幣的屬性不同。DCEP 是實打實的法定貨幣,只不過以數字形式呈現。比特幣是一種商品或是另類資產,更為廣泛的應用場景是價值儲藏和投機。屬性的不同決定了 DCEP 和比特幣在幣值、發行、結算、隱私保護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

DCEP 由中國央行發行結算,具備穩定性和法償性,而比特幣不由任何央行或機構發行,由算法按特定挖礦規則產生,全球大部分地區也不認可比特幣,使得其支付功能十分有限,且價格波動劇烈,許多地方不得隨意使用比特幣兌換外匯。

其次,安全性上DCEP更高一些。因為DCEP的安全性由央行技術保障,至少會在紙鈔水平之上。在隱私保護上,DCEP 會依據實名程度分級開放交易額度,分級管理實現一定程度的匿名,最大程度保障普通用戶的隱私。而比特幣雖然在網絡上不能直接追溯到個人,但只要暴露了持幣地址和用戶的聯繫方式,別有用心的人就可以在區塊鏈中追蹤。

DCEP、比特幣、Libra都是數字貨幣,到底有啥不同?

最後,就是交易的合法性。眾所周知,比特幣有犯罪行為相關交易歷史, DCEP則不能使用在任何違法犯罪的事情上。

DCEP作為一個即將上線的數字貨幣,相信很快會有更多信息放出,和 DCEP 有關的應用也會越來越多。自然也會出現一些打著DCEP的人坑蒙拐騙的人,現在大家就要擦亮眼睛,謹防上當受騙,一切信息以央行官方發佈消息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