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吵、吵,學會《如何正確吵架》,感情越吵越深入

每一對戀人和夫妻,都會有過感情好得蜜裡調油的時候,今生非她不娶,非他不嫁的感情,都會以為會像那些美好故事裡的主人公一樣“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戀愛的時候,我們總以為會一直這樣甜蜜下去,終於在茫茫人海中找對了人,找到了自己的靈魂伴侶。於是公主和王子開啟了幸福生活之旅。

然而,生活從來沒有一帆風順過,總會有各種事情和情緒出現,爆發了爭吵,就覺得找錯了人,然後對美好愛情的童話產生了幻滅感和焦慮,而這些將嚴重影響伴侶間的生活。

《如何正確吵架》一書對這一現象給出了明確的定義:

“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暗含著一層意思,即以一種不受任何檢驗、不經過大腦、始終維持原狀的方式生活。而我們認為,重要的並不是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而是過上“感情越來越深的生活”。

“感情越來越深的生活”意味著伴侶們必須打破幻覺,過著接地氣的生活,這就意味著必須學會經歷衝突。

而衝突表現在生活中就是最常見的爭吵。

情侶之間不能避免吵架,也需要吵架,但需要好好吵,有人“越吵越恩愛”,有人“因吵架而分手”。

吵、吵、吵,學會《如何正確吵架》,感情越吵越深入

這本書的作者——朱迪斯·萊特和鮑勃·萊特


《如何正確吵架》這本書的作者給出了一個和很多戀愛專家不同的觀點:爭吵並不是一件壞事,只要找到正確的方式,所有的爭吵都將變成良性的溝通,促進親密關係健康發展。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對夫妻——朱迪斯·萊特和鮑勃·萊特。朱迪斯是美國著名的婚姻與生活方式教練,曾多次做客《早安美國》《奧普拉·溫弗瑞脫口秀》等新聞與談話節目。鮑勃是美國著名的演講家、教育家、未來學家,曾被《克瑞恩商業報》評為最佳諮詢師。他們二人共同創立了萊特研究大學,通過“實現人類潛能”項目對婚姻進行了30多年的研究。

《如何正確吵架》的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著重分析了目前人們看待親密關係的誤區,列舉了15種爭吵的基本類型,向我們揭示爭吵的本質;第二部分介紹了將衝突轉化為幸福的6種實用技巧,手把手教會我們如何緩和爭端;第三部分則給了我們探索親密的新視角,告訴我們如何開放心胸、重塑自我。

一、15種不同的爭吵類型,你是哪一種?

萊特夫婦在書中列舉了15種爭吵類型,把伴侶之間的矛盾進行細分,我們也可以回憶一下最近發生的幾次爭吵,然後對號入座,仔細思考一下每段爭吵的真正問題所在。這將是改善親密關係的一次重要嘗試。

這15中爭吵類型是:

1、推卸責任:這種爭吵糾結的是“到底是誰的錯”,而一旦陷入推卸責任的怪圈中,不滿的感受往往會紛至沓來,卻又無法帶來真正的改變。

2、家務瑣事:家務活的分配、馬桶圈是不是該放下和“你根本不珍惜我的勞動”等瑣事引發的爭吵,涵蓋了一系列家庭糾紛,包括誰洗盤子、接孩子、做飯、洗衣服直到怎麼做家務。這些爭執常常體現了責任分配的不公,或有一方忽視了對方為家庭所做的貢獻。

3、財務紛爭:對很多伴侶來說,無論是賺錢與花錢行為、消費方式還是理不理財,財務爭端都是個隨時可能爆發的問題。

4、有話不說:你一個人走開,生氣悶氣,沉默不語,心生怨恨。總之,現在到了冷戰環節,你想傳達給他或者她的信息是“他或者她應該都明白我的意思”,但情況不太可能如你所願。這樣做什麼都解決不了,你們的關係也永遠無法深化。

親密關係中這種悄無聲息的衝突可能是致命的。你不用提高音調,甚至不用開口,就可能讓對方知道你的敵意。

5、慾求不滿:此類爭吵包括“你總是不在狀態”“你怎麼總想要”“你只是在裝模作樣”或是“你覺得我沒吸引力了”。直面性生活中的根本問題可以有效避免矛盾,防止雙方自信心受挫。

6、如果你真的愛我:如果你真的愛我,你就會戒菸,會早點回家,就算我沒告訴你,也該知道要給我買什麼,會少看電視,少玩電腦遊戲,不買那麼多鞋,穿得更體面。親密關係中的這種爭吵還衍生出無數種形式。在這種對話中,戀愛雙方會覺得戀愛中的人都該會讀心術,無條件地服務對方意願。

7、我受不了你:“我受不了你嘮叨個沒完。”“你為什麼那麼對服務員啊?”“我們又不是在鄉下,別吧唧嘴,太難聽了。”突然間,另一半咀嚼、走路、吃東西或說話的方式變得讓你無法忍受。簡單的生活習慣都會讓你抓狂,甚至起雞皮疙瘩。幾乎任何事都能激怒你,或讓你開始心煩。

8、你愛***勝過愛我:這類爭端的主題通常是“你愛手機、運動、購物、社交網絡、工作、孩子……勝過愛我”。不管爭吵的內容如何,通常都可以看作對其中一方“更關心某件事務”的批判。而就是這些細微的抱怨,無疑會破壞二人的關係。

9、原生家庭矛盾:伴侶雙方家庭的矛盾體現在諸多方面,包括對方親屬惱人的行為(“你媽媽快把我逼瘋了!”),其他親屬插手伴侶二人的相處(“你爸爸要是再多插一句嘴,我就……”),還有在一方受另一方家屬不公正對待時,另一方沒能阻止(“你媽媽那麼對我,你卻什麼都做不了!”)。

10、我早告訴過你:這類矛盾有其套路可循。一方會用“我早告訴過你”句式展開嘲諷,然而對事實沒有任何益處。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沒有人喜歡被人以嘲笑的口吻翻舊賬。

11、你總是/你從不:我們總會在爭吵時使用一些極端的字眼:你“總是”這麼做,“從不”那麼做。事實上,不正常的人類行為中,很少存在“總是”和“從不”的情況。這樣的無理指責無疑會激起對方的牴觸和反擊情緒。此類爭吵的根源常常是一方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感到失望無助,繼而極端地對伴侶的行為蓋棺定論。

12、你騙了我:一方的隱瞞、撒謊和不守承諾等欺騙行為,常常會令另一方痛苦,甚至導致激烈爭吵。爭吵的焦點應該落在信任上:為什麼一方感到無法信任對方,以及這對伴侶應該怎麼做才能重建對彼此的信任。

13、你跟你媽/你爸一個樣:這類常見的爭吵往往會戳到你的痛處,尤其是當你長久以來一直害怕成為父母那樣的人時,你的伴侶卻抓住這點不妨,因此這些話也屬於爭吵的範疇。

14、你變了/你不會改變的:“你變了。”“你以前從不會這樣的。”“你不會改的。”“你就是不想做出改變。”一旦人們把改變與否視作愛情的試金石,這類爭吵就會變得尤為激烈。

15、你讓我覺得丟臉:有些人在親密關係中,總是會讓伴侶陷入尷尬境地。他們的所言所行會使伴侶感到難堪。如果一味忽視這些羞恥或尷尬的時刻,讓它們持續下去,而不去解決根本性的問題,那麼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以上是發生爭吵的15種類型,不論什麼類型,如果不能使用正確的方法,都會給雙方帶來傷害。

二、辨識親密關係的真相,走出誤區

讓我們陷入愛情誤區的,除了那些“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的童話故事,還有很多影視劇、心理學概念、流行歌曲、言情小說等各種文化因素,都向我們灌輸了錯誤的信息。

“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暗含著一層意思,即以一種不受任何檢驗,不經過大腦,始終維持原狀的方式生活。

此類故事以及各種錯誤觀念讓我們的關係陷入了誤區,這些誤區讓我們對親密關係產生了不現實甚至有害的期望。

萊特夫婦在書中列舉了阻礙人們進行良性爭吵的七大誤區,並逐一進行剖析,揭示出真相:

誤區1:我只要擁有一段關係,就會變得快樂

真相:戀愛或結婚並不會讓我們變得幸福,擁有一個伴侶也無法帶給我們幸福,只有我們自己有能力改變自己的幸福水平。

誤區2:愛意味著喜歡並接受我真實的樣子

真相:我們更應該愛的是我們未來可能的樣子,以及我們一起努力獲得的成果。

誤區3:找到“對的人”或“靈魂伴侶”才是答案

真相:相信並去尋找靈魂伴侶的,實際上會讓你更難獲得你尋求的親密關係。你應該尋找的,是能夠與你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為幸福而戰的人。

誤區4:相容性很重要

真相:相容性只是暫時的,它會隨時間變化,沒有一對伴侶能永遠百分之百適合彼此。伴侶之間擁有共同的價值觀,才能很好地處理差異,並在差異中成長。

誤區5:化學反應很重要

真相:如果僅僅把關係建立在浪漫上,那麼這段關係將是脆弱、膚淺的。同時,伴侶之間相處久了導致化學反應消失,並不意味著不再相愛,而是說明他們的關係已經由“激情之愛”進化到“伴侶之愛”。

誤區6:感受到吸引,意味著遇到了“對的人”

真相:我們成年後會被什麼樣的人吸引,取決於我們童年時期形成的“依戀圖示”。吸引我們的人,經常無意識地展現出了我們與父母關係中的某些方面,被吸引可能意味著我們試圖完善或修復某些童年經歷。

誤區7:只要有愛就夠了

真相:親密關係就像所有生長中的有機生命體一樣,需要維護和培育才能成長。別想偷懶,只有愛是遠遠不夠的。

這些愛情誤區,讓我們對親密關係產生了不現實甚至是有害的幻想。在它們的影響下,我們有時會陷入宣洩憤怒式爭吵,有時會陷入無休止的冷戰,甚至還會選擇對沖突視而不見,假裝過得很好。但這些做法對維護親密關係百害無一利。

良性爭吵的本質就是要走出愛情誤區,直面你與伴侶之間的一切衝突。

真正的浪漫,並不是擁有了多少朵鮮花,多少盒巧克力,多少次燭光晚餐,而是你們可以直面彼此內心的深層需要,為了共同的幸福而大膽爭吵。

三、學習並掌握良性爭吵的6大技巧,就會讓將衝突轉變為幸福

辨別了爭吵的類型,明確了愛情的誤區,接下來我們需要進入實戰階段,學習一些良性爭吵的實用技巧。

1.喚醒渴望

我們只所以會爭吵,往往,是因為我們下意識地希望自己未被承認的渴望能得到滿足,或是因為這種不滿足而進行了抗議。

只有我們知道了內心深處的渴望是什麼,這份渴望才能開始獲得滿足。

萊特夫婦列舉了人們心中常見的七種渴望,你可以對照看看是否道出了你的心聲:

獲得安全感

去愛、關心、回應他人

與人產生聯繫,相互重視並相互瞭解

表達真實的自己、自我認識和潛能

感到自己有影響力

發展人際關係

與更重要的存在建立聯繫

為了及時發掘渴望,你可以拿出紙筆,以“我想要……這樣就能……”來造句,誠實記錄下自己的真實感受。

比如,我希望她能消停一點,別再嘮叨個沒完了,

這樣她就能不那麼討厭了。

這樣她就不會總是貶低我了。

這樣她就能知道尊重我了。

這樣她就會欣賞我了。

以上這些例子都說明你渴望得到肯定,獲得尊重。

2.緊密互動

挖掘出內心的渴望,積極地投入爭吵,展開互動,來滿足你的渴望。

情侶之間的互動分為兩種,建設性互動(如積極回應、保持真實與真誠等)與破壞性互動(如逃避爭端、心不在焉等)。

戈特曼在研究中指出,幸福的伴侶在出現分歧和爭吵時,積極與消極互動的比例是5:1。

這意味著,為了維持良好的親密關係,你每做出一個破壞性舉動,就需要用五個建設性舉動來抵消影響。不過要記住,你的任務不是消除破壞性互動,而是努力發展出更多的建設性互動。為此,在爭吵時,請嚴格遵循以下7條規則:

1)突出積極面

2)弱化消極面

3)每一方最多對現狀承擔50%的責任

4)雙方都對獲得幸福和滿足感承擔100%的責任

5)保持坦誠,承認事實

6)爭吵的目的是有所收穫,而非表達反對

7)預設對方是出於好意

3.揭露問題

揭露問題意味著,你需要從自己在爭吵時的看法、感覺和表現中,發掘出深埋在潛意識裡的限制觀念。比如,當你覺得缺乏安全感,怎麼做都不夠時,你的限制觀念可能是“我不行”“我不夠好”。當你拒絕尋求幫助時,你的限制觀念可能是“我孤身一人,無人可以依靠”。當你不敢提要求時,你的限制觀念可能是“我不配”“我不重要”等等。

我們渴望擁有良好的親密關係,不僅是為了獲得愛情與陪伴,還是為了實現自我發展,成就更好的自己。

因此,當你在生活中產生強烈的情緒起伏時,可以運用自我提問的方式,找出那些阻礙你成長的限制觀念:

這件事對我而言意味著什麼?

我以前什麼時候有過類似的感覺?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誰?

這件事激起了我的哪些限制觀念?

4.解救自我

在上一個步驟中,你已經成功找出了潛意識裡的限制觀念,接下來就需要完成一項複雜的冒險——轉變觀念。

首先,你需要為每一個限制觀念,找到對應賦能觀念。具體內容舉一個例子:

限制觀念:我不重要 賦能觀念:我很重要。

當然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其次,你需要反覆實踐,不能停留在說說而已的階段。也許你在一開始並不相信這些賦能觀念,但請你堅持用它們來指導生活。舉個例子,比如你以前總覺得自己是個不重要的人,但是從現在開始,你每天都讓自己表現得好像是一個非常重要、非常討人喜歡的人,久而久之,你就有極大可能成為後者。

千萬不要小瞧心理暗示的重要性。

5.重建矩陣

重建矩陣是一種擺脫陳規的戰略性行為,目的是建立新的神經通路,從而使你擁有更有力的信念,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

重建矩陣意味著改變你的大腦。伴侶之間可以通過重建大腦中的神經通路,進入新的相愛模式。

我們都聽說過一萬小時定律:想要熟練掌握一種知識或技能,並達到大師級水平,至少需要花費一萬小時進行練習。

實際上,為了重建矩陣,你也需要花上一萬小時,不斷重複,有意識地延伸出新的觀念和行為習慣,而不能滿足於一時的積極行動。幸運的是,與伴侶共度一萬小時,是很容易實現的。

在重建矩陣的過程中,你需要不斷開發自身的“執行意向”——提前考慮清楚自己打算做什麼,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行動。為此,你可以套用“如果……就……”句式:

如果我感到我很愛我的伴侶,我就會給他一個擁抱。

如果我的伴侶與我分享某件事情,我就認真聆聽,並且告訴他我的看法。

如果我感到憤怒,我就會馬上停下來,仔細思考讓我生氣的點究竟是什麼,以及我內心的渴望是什麼。

6.堅持行動

改善親密關係是一場持久戰,沒有誰能夠一下子就到達幸福的彼岸。所以,我們需要藉助大腦前額葉的力量,有意識地堅持行動。

這是因為,大腦前額葉相當於電腦的內存,主要控制著我們的意志和意願。只有通過長期、有意識地改變生活方式,激勵自己不斷成長,重建後的矩陣才能有效發揮作用。

正如世界著名鋼琴家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茲所說:“假如我一天不練習,我自己會發現。假如我兩天不練習,我妻子會發現。假如我三天不練習,全世界都會發現。”

為了造就一段充滿活力的關係,你們必須堅持行動。每當爭吵來臨,你就要立刻運用以上所有技巧來積極面對,否則你們的關係仍會回到原始的模式。

爭吵並不是一件消極的事,因為每一次良性的爭吵,其實都是為幸福而戰。

萊特夫婦通過《如何正確吵架》這本書,幫助我們認清了有關愛情的迷思,明確了爭吵的類型,並且手把手地教會我們如何進行良性爭吵,讓我們在獲得良好婚戀關係的同時,還能不斷完善自我。值得一提的是,書中介紹的爭吵技巧的適用範圍,不僅侷限於伴侶之間,我們與朋友、父母、生意夥伴的交往時也同樣用得到。

願我們都能成為優秀的心靈戰士,積極大膽地投入爭吵,在愛的衝突中汲取能量,成為更好地自己與愛人。

\u001b\u001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