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壳山核桃三种繁殖方式结合起来,苗木繁殖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薄壳山核桃又被称之为美国山核桃,隶属胡桃科。国内品种主要从美国和墨西哥引进,种植范围较广,分布于江苏、福建、北京等多个地区。薄壳山核桃作为著名干果拥有丰富营养,可以用作炒食、生食,也可以作为榨油原料,核桃树则是一种优质木材,具有致密纹理和坚固特性,不仅可以作为军工、建筑材料,也能作为行道树观赏,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薄壳山核桃的价值逐步被更多人熟知,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加,促使多地开始实施规模化繁殖。


薄壳山核桃三种繁殖方式结合起来,苗木繁殖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薄壳山核桃繁殖技术主要包含露地播种繁殖、根段扦插繁殖和砧木嫁接繁殖三类。但由于各地地质条件存在一定差异。笔者调研发现可结合薄壳山核桃幼苗特性,先通过露地播种繁殖筛选优良品种,然后通过根断扦插和砧木嫁接快速繁殖,促使良种优良品性得到保留,同时促进苗木快速生长,继而使苗木成活率和质量得到提高。现将薄壳山核桃繁殖技术介绍如下,希望对农户发展薄壳山核桃有一定的帮助。

一、露地播种繁殖

1.整地准备

作为深根性树种,薄壳山核桃需要在土层厚、排水好、水肥保持性强的位置种植。苗圃土壤情况适合,还要选择地势平坦、阳光足位置播种。在初冬季节进行土壤深耕,具体 12 月下旬深耕 40厘米,利用冬季温度将土壤中的病菌、害虫杀灭。在春季播种前进行细耕,同时为改善土壤肥力和对地下害虫进行杀灭,在土壤中施加 3千克/公顷 的 5% 辛硫酸颗粒剂、3000~4000千克/公顷腐熟粪、100千克/公顷 复合肥、80千克/hm 2 饼肥。为预防立枯病,需要将 15~20千克/公顷硫酸亚铁与 20 倍的细土混合,在苗床均匀播撒。整地需做到保持南北走向,床宽和长分别为70厘米和50米,高25厘米,中间设置30厘米步道。整理后应确认无碎、杂土,并且四周完成排水沟设置,保证不会出现积水问题。

薄壳山核桃三种繁殖方式结合起来,苗木繁殖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核桃苗


2. 种子处理

针对引进的种子,需要选择表皮黄褐色的种子,确保果仁饱满,保证发芽率。按照重量对种子进行分级,可以划分为 7克以上、5~7克之间,5克以下种子淘汰,保证出苗率的同时,使苗木整齐度得到提高。种子储藏采用与干净清水沙混合的方式,底层沙厚 10~15厘米,按照一层种一层沙方式混合,顶部覆盖 5~10厘米 厚沙,中间插玉米杆加强透气。播种前在水中浸泡5~6天,期间每 2 天进行一次换水,达到醒种目的。利用 0.5%高猛酸钾浸泡种子约 2小时,可以使种子得到消毒处理。捞出后采用沙床覆盖,需要浇透水后覆盖薄膜,将四周压紧后催芽。发现顶层沙干、白,需要适当补水。沙床高不超 30厘米,以免底层种子霉变。在20~30天左右,首批种子开裂、露白后可以播种。反复催芽,将坏种子去除,确保培根长符合要求。

3.播种方式

种子分批播种需要间隔 7天 左右,行距为 30厘米,株距为25厘米。应保证缝合线垂直地面,露白位置应偏向一侧,避免朝下。覆盖 4~5厘米 土后,可以加盖拱棚促进出苗。发芽期需加强灌溉,并保证排水良好,做到少量多次灌溉。在春季土壤温度超出 25℃后,需要将棚去除。结合地区气候条件,可以采用冬季直播地膜、春季催芽直播、大棚培育等不同方式,播种时间存在差异。从苗圃培育情况来看,大棚培育方式可以使苗木保持良好长势,其次为催芽直播,需要分别在 4 月初和 4 月中旬播种,出苗时间分别为 4 月中上旬和 5 月中旬。


薄壳山核桃三种繁殖方式结合起来,苗木繁殖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核桃苗


4.苗期管理

采用大棚培育方式,出苗后需要在中午时段将两侧薄膜打开加强换气,使棚内温度得到降低。在适宜温度应做到及时拆棚,避免苗木被灼伤。

在苗木生长阶段,还应加强松土除草,避免苗木受草害影响。通过及早除草,能够避免幼苗与杂草争夺光照和肥料。除草以灌溉后人进入不粘脚为标准,同时应确保苗木根系不受损伤。

薄壳山核桃对水分较为敏感,还要结合各个时期要求加强灌溉管理。种子通常在 4 月份发芽,春季干旱,还应做到 5~7天灌溉一次。在幼苗子叶完全展开后,苗木将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应做到每 10天 灌溉一次,将水浇透。夏季温度较高。水分蒸发量较大,还应做到 3~5天 灌溉一次,并且禁止在中午温度较高时灌溉,以免幼苗受损。雨季则应加强排水,及时对苗床进行巩固。

在 5~7 月之间,为满足苗木快速生长需求还应追施氮肥,做到多次施加 75~150千克/公顷。8 月份需要施加磷钾肥,同时停止施加氮肥,在促进根系和木干生长的同时,避免苗木发生冻害。在第二年 4~6 月,每个月需要施加150~300千克公顷氮肥。

苗木生长期间,还应加强病虫害防治。从幼苗叶片长出 2~4 片后,需要采用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喷施叶片,前后两次需要间隔 15天。薄壳山核桃容易发生金龟子等虫害,还应在 6 月虫害高发之前向叶面喷施 1500 倍的 0.4% 敌百虫。


薄壳山核桃三种繁殖方式结合起来,苗木繁殖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核桃实生苗


二、根段扦插繁殖

在 4 月下旬苗木陆续出土后,为实现繁殖材料充分利用,采用根段扦插繁殖方式扦插。期间通过地膜覆盖和田间管理,可达89.6% 的成活率,繁殖的苗木高度在 32~46厘米 范围内,拥有发达侧根,可以用于规模化种植。

1.截根方法

采用根段扦插繁殖技术,需要在 7 月中下旬截根。此时苗木根系还未达到木质化程度,可以利用锹从一侧 15~20厘米 位置斜向下切断主根,保持 45°角从表土下 10~15厘米截根。为促进根系恢复,需要做到及时灌水,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而扦插时间多选择初冬至 3 月,需要将根剪成 10~15厘米,粗根适当缩短,细根适当延长。整地后需要开 10~15厘米 沟,保持30~40厘米 沟距。按照斜 45°将根放在沟中,需要使根与根保持15厘米 距离,禁止上下颠倒放置。覆土应保证根顶部与土保持3厘米 距离,然后覆盖地膜促进根系生长。


薄壳山核桃三种繁殖方式结合起来,苗木繁殖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核桃苗根系


2.移栽管理

根段扦插繁殖出的苗木在苗期管理方面与实生苗相同,随后在移栽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移栽前应进行整地挖穴,选择眼光、水源充足的地块,保证土层深厚、疏松,适宜栽种薄壳山核桃。在春季完成深耕细作后,按照 1米×1米株行距挖穴,宽深需要达到 60厘米,做到将表层土与心土分开。起苗时应做到深挖深起,根系应保持完整,长在 40厘米 以上。按照 50株 / 捆利用双吉尔 ~GGR6 号溶液泥浆蘸湿,溶液浓度在 100~200毫克/千克 之间,接触时间在 5~30秒以内,达到促生根和保湿作用。

利用编织袋将苗木包裹好后,及时运输到定植地点。

栽种前需要在土壤中拌入 10千克 有机肥和 0.25~0.5千克 钙镁磷肥,做到均匀混合。苗木只保留 20厘米 主根,其余均可截断,并在伤处涂抹药物防止感染,截断的根可以包好用于后续根段扦插繁殖。定植过程中需要将苗木扶正,避免根系与土壤中的肥料直接接触。覆土后需要做到压实,之后将水浇筑。在苗木生长期间,还应加强抚育,做到精细化管理,保证苗木健康生长。


薄壳山核桃三种繁殖方式结合起来,苗木繁殖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三、砧木嫁接繁殖

经过播种育苗,种植的薄壳山核桃发芽率能够达到96.4%。生长 1 年后实生苗能够达到 60厘米高,为加快繁殖,实现定植建园,筛选其中长势良好品种进行砧木嫁接繁殖。结合繁殖经验可知,薄壳山核桃繁殖可以在夏季采用方块芽接和劈接方式实施砧木嫁接繁殖,在保证成活率的同时,简化繁殖操作,满足规模化生产需要

1.材料准备

在芽接过程中,需要将地径 0.8~1.5厘米的两年生幼苗当成是砧木。母树应为良种,多年结果,无病虫害,并且枝干健壮,长势较好,能够用于接穗。采用芽接方式可以现采现接,但劈接需要在初冬季节进行接穗采集,应裁剪为 30~50厘米长,然后以温度在 90~100℃的蜡进行封存。为避免芽体被烫伤,还应控制蘸蜡时长。将处理好的接穗放入纸箱后,需要在 2~5℃温度条件下存放。在规模化种植中,可以建设地窖使接穗寿命得到适当延长。直至砧木萌动,在 25~30℃温度条件下,可以进行嫁接,以免温度过低影响愈伤组织发育,同时避免温度过高树液流动过快,继而使嫁接成活率得到提高。


薄壳山核桃三种繁殖方式结合起来,苗木繁殖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核桃嫁接


2.嫁接操作

采用芽接方式,需要从 8 月中下旬开始嫁接,不能超过 9月上旬。嫁接时应选择连续晴天,早晨从母树冠外围上部选择发育饱满枝条,仅对叶柄进行保留。将采集到材料放到水中,用湿布覆盖。嫁接时需要在距离砧木 10~20厘米 位置横向划刀,深度达到木质部。刀具为双刀刃,刀刃间距2~3厘米。

结合芽粗度,需要在适合高度上嫁接,通常在砧木苗之下的部位。由上至下撕下砧木韧皮后,将形成方形口。在用于嫁接的接穗上刻同等面积方块后,应确认芽的韧皮部组织得到了完整保留,然后迅速进行接口整齐对接,不齐可以利用刀进行修整。按照从下到上顺序对嫁接膜进行捆绑后,应保证叶柄和芽出露,确保伤口密闭。

在芽接位置,需要将上下枝叶去除,确保周围 30厘米 内通风、光照良好。在 7~10天 后需要确认嫁接成活率,嫁接位置发黑说明失败,需要选择新的位置嫁接。

在芽接成活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劈接方式进行补充。在 4 月中下旬可以利用嫁接刀从接穗芽侧下 3~5厘米 位置切入,需要达到木质部后向下沿着中轴平行方向切削,留下3厘米 切面。将接穗切削成 1厘米 斜面后,可以在距离地面 5~10厘米位置的砧木光滑位置进行剪砧,完成平面切削。在平整一侧进行切削,可以使形成层出露。在切口位置插入接穗长削面,应做到对准插入,并直至底部。按照从下向上顺序利用塑料薄膜带绑扎后,应试切口露一线。在接穗与砧木拥有粗度差异的情况下,需要在一侧将形成层对准。


薄壳山核桃三种繁殖方式结合起来,苗木繁殖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3.接后管理

完成嫁接后,需要加强管理,保证苗木快速发育。芽接后应做到当年不剪砧木,在接芽并未萌发的情况下,半成苗可以带芽过冬。越冬后,需要在树液快速流动前进行剪砧,高度在嫁接位置上 2厘米 处。针对在砧木上萌发的嫩枝和幼芽,需要及时去除,以免与接芽竞争营养。

每隔 20~30天,需要根据下雨情况施加肥料。7 月底之前,每次施加 300~450千克/公顷氮肥,之后施加 2~3 次磷钾肥,应加强施肥量控制,在促进生长的同时,避免徒长。

在中耕阶段,需要加强除草。日常应加强观察,在嫁接枝条长20~30厘米后,需要利用1.3米长竹竿及时设置护桩,将枝条绑在护桩上,以免枝条折断。

采用劈接方式的,在嫁接 2~3周后需要确认成活情况,应做到及时松绑苗木,避免生长受到影响。劈接后萌发的枝条同样需要加强保护,以免因风雨袭击而被折断。

结合苗木生长时期,应加强灌溉管理,做到少量多次灌溉,促进苗木枝叶生长。在秋季多雨季节,还应做到及时排水。生长旺盛期还应做到及时补施化肥,使苗木生长粗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