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籍空姐哽咽致谢,评论区留下1000条恶评


01

最近,在一支福建对口支援湖北宜昌的医疗队上,有一位空姐情绪激动,数次哽咽:

“我想代替家乡的父老乡亲,跟各位春天最美的逆行者,说一句谢谢你们,我代替他们,深深地给你们鞠一躬,相信大家一定能战胜这场疫情,到时候我再来接大家回家!

她话音颤抖,几度洒下热泪。

湖北籍空姐哽咽致谢,评论区留下1000条恶评


原来,她是宜昌人,知道福建医疗队要前往家乡抗疫后,她主动揽下护送白衣天使出行的任务。

她知道,这是一批英雄的医疗队,能够为家乡带去平安与喜乐,她更知道,自己虽然身在他乡,但心系宜昌。

在这种重大灾难时刻,看到那么多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志愿来到自己家乡,她的哽咽和鞠躬,可以算得上是表达感激之情的最真挚的反应了。

但评论区的画风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湖北籍空姐哽咽致谢,评论区留下1000条恶评

(负面评论已被删除或挤到底下了,所以就不截图了)


有人说这个空姐是摆拍,有人说这种行为过于矫情泛滥,还有人说这种新闻毫无营养,不该再发。

在举国上下都在为疫情担忧的时候,我们不能外出,甚至不能上班上学,只能焦躁不安的刷着手机,可以说,现在是我们最艰难的时候,一丝丝美好感动的事迹,都将可能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成为我们对抗病毒的心理良方。

难道这种新闻不该发吗?比起那些生离死别、冰冷无情的数字,这种新闻难道不是更加富有人情味吗?

02疫情下的苦难,你了解多少

你的口无遮拦,都源自于你的无知。

我们看报道时,也会为那增长的死亡病例感到悲痛,更别说那些身临其境的人们了。

每一个麻木的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一桩桩令人绝望的人间疾苦。

湖北籍空姐哽咽致谢,评论区留下1000条恶评


财新网采访过武汉一名医生,他说,一名来自黄冈的孕妇感染了新冠,在ICU住了一周,花了将近20万。

家里为此,倾家荡产。

之后,孕妇和孩子一起走了。

走后的第二天,政策变了:国家免费为新冠病人提供医疗。

丈夫顿时失声痛哭,可他再也没有回头路了,好好的一个家就这样没了。

是不是觉得造化弄人,觉得惋惜无奈?

灾难之下,你我皆为蝼蚁,人人都是难民。

疫情下的牺牲者,数不胜数。

悲惨的消息,接连而至。

所以,我们无比珍惜善良的人和正面的新闻,是他们带来了力量。

泪水一点也不矫情,它能够冲刷我们眼中的阴霾。

03越是苦难,越需要信念支撑

这些天,相信大家也看到了疫情下的爱情故事。

其程度感人至极,让单身人士吃了一波又一波的狗粮。

其中,有一对情侣,让我印象深刻。

湖北籍空姐哽咽致谢,评论区留下1000条恶评


护士王玥玲和消防员秦笃山本定于2.1日在重庆举行婚礼,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将一切都打乱。

心中的使命感在召唤他们,俩人纷纷主动请缨,奋战一线。

大概是过于思念对方,在同事们的见证下,俩人隔着屏幕,举行了5分钟的视频婚礼。

虽然他们的婚礼过于简陋随便,但我相信,这依旧是最为崇高的婚礼。

他们一个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一个是铁骨铮铮的消防战士,而今又在国家有难的时候,主动站了出来。

我们应该为他们送去祝福,并保佑平安归来才是。

但评论区里依旧有人质疑:为什么偏偏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结婚?

湖北籍空姐哽咽致谢,评论区留下1000条恶评


我想回答的是:我们的抗疫战士,他们也是凡人之躯啊,他们也需要信念支撑下去啊。

他们不是作秀,不是为了夺人眼球。

这场视频婚礼,更多像是一个暗号:

等我们打赢这场战役后,我们就可以结婚了。

所以,一定要加油啊!

04信念铸造希望,希望铸造胜利

我很喜欢信念这个词,因为有了信念,人生就尚有希望。

希望都有了,胜利还远吗?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觉得说的很对:

“没有一个国家有这么多的医务人员,献身报国;

没有一个国家为一个医疗事件,出动军队力量支援;

没有一个国家的公务员队伍,长期无休上岗;

也没有一个国家的公民如此服从指令;

更不会有一个国家为了控制疫情,全国暂停。”

是啊,我们国家在疫情下的所作所为,真正算得上是大国担当。

数以万计的医生,不舍昼夜,不眠不休,只为救人;

火神山医院仅10天就完工,建设者是中国脊梁,建设速度是中国速度;

还有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纷纷填写奋战名单,不论多苦多难,依旧坚守岗位…

你说他们为什么这么拼命?

还不是因为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武汉必赢,抗疫必胜。

在中国,一切皆有可能,我们的字典里,没有失败二字。

一切棘手的问题,到了中国人这儿,都不叫事儿。

因为,中国14亿人口,有14亿个信念,信念的力量足以扭转乾坤,足以解决任何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