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跨界”生產口罩等防護用品,技術專家來幫忙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譚錚 梁栩豪 陳輝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

2月17日下午,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通報全省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相關情況,重點介紹廣東省疫情防控期間醫療保障和藥品醫療器械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情況。

省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碧茹,省藥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嚴振,省衛生健康委副處長麻尚春在現場介紹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企業“跨界”生產口罩等防護用品,技術專家來幫忙

​記者問:當前不少企業“跨界”生產口罩等防控用品,也有企業招募志願者等幫助提高口罩產能。疫情防控期間,省藥監局如何組織幫助企業實現復產、擴產及轉產?

省藥監局副局長嚴振在回答此問題時表示,藥監局省對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用品實行應急審批。截止2020年2月15日24時,共應急備案了53家醫用口罩企業和15家醫用防護服企業,分別增加了253.4萬個口罩和13450套防護服的日產能。

對在產的干擾素、抗病毒口服液、板藍根、莫西沙星片、人免疫球蛋白等8個重點品種,確定了13家重點藥品生產企業,督促企業實施日報告制度,實時掌握重點品種的庫存、生產供應等情況。

每天彙總統計國藥控股廣州有限公司、廣州醫藥有限公司2家省級藥品儲備企業以及華潤廣東、上藥廣東等14家企業相關防控疫情藥品的庫存情況,及時掌握急需藥品的儲備情況。

由於部分企業本身並非醫護用品生產或生產標準非國標的企業,在此情況下,省藥監局深入企業實地,協助企業開展技術攻關。督導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生產情況,現場幫助企業解決遇到的實際困難。指導相關擬增產(擴產)企業按照規定,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將出口外銷的產品轉為國內合規產品上市,提高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的產能,盡最大可能滿足疫情防護需求。

如廣州市安身寶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轉產醫用防護口罩,產能比較大,但由於去年底剛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量產經驗不足,在組織口罩大批量生產過程中出現技術難題,省藥品監管局協調省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所對該公司生產的醫用防護口罩產品存在的技術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幫助企業最終解決了該技術難題,並快速投入批量生產。同時聯合省工信廳等部門積極幫助企業解決人工不足、原材料採購運輸等其他問題。

嚴振還提到,省藥監局實施專人駐廠工作。成立由分管副局長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聯合市局對已取得註冊證的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指定專人專崗負責駐點工作,實施日查日報制度,瞭解企業生產動態,加強生產質量管理體系核查。對3家已取得註冊證的醫用防護口罩生產企業進行全覆蓋檢查,確保產品質量安全。重點掌握企業的庫存和儲備情況,滿足社會和醫療需要。

來源 | 羊城派

審籤 | 吳瑕

實習生 | 梁曉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