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顶科技(603160)调研简报:坚守创新,眺望平台型IC设计

(以下内容从安信证券《坚守创新基因和客户导向,眺望平台型IC设计的远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汇顶科技(603160)

  立足生物识别、人机交互与物联网三大产品线,打造综合IC设计平台

  公司是一家基于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整体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产品以生物识别(屏下光学指纹芯片和传统电容芯片)和人机交互(触控芯片)为主,已成长为全球主流屏下光学指纹芯片供应商,并持续推动产品技术升级和规模量产。面向未来,公司战略目标是成为一家综合型的IC设计商,围绕“物理感知、信息处理、无线传输、安全”四大领域打造IoT综合平台,从传感器到MCU、连接、安全,塑造更多产品和技术组合。

  持续大力研发,保持创新基因,业绩增长节节高

  自成立以来,公司出现三次业绩高峰,均受益于领先的产品技术和率先量产的出货能力。2012年智能手机市场快速发展,公司电容屏触控芯片销量迅速提升;2016年公司活体指纹识别技术突破,得到众多客户认可并量产出货;2019年公司屏下光学指纹技术行业领先并率先规模量产。目前公司发力物联网,打造Sensor+MCU+Security+Connectivity芯片设计综合平台,有望实现技术和业务的再一次跃升。由于技术外部性,先发优势是IC设计厂商重要竞争力之一。我们认为,从发展历史、研发投入力度及投入方向看,公司兼具“创新基因”和前瞻性布局能力。CEO张帆表示,公司对未来IoT产品的规划是愿意用10年的努力建设一个有综合竞争力的平台,耐心持续投入。

  屏下指纹需求旺盛,光学技术持续突破和升级

  目前屏下指纹识别在安卓旗舰机和高端机已成标配,中低端市场也在加速渗透。IHSMarkit预计2019年屏幕指纹出货量预计增长6倍达到近1.8亿片。据IDC数据,2019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屏下指纹渗透率为24%,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同时由于量产能力提升和价格进一步下探,目前已在千元低端机中开启应用,因而渗透进展有望进入加速度。在供给端,光学指纹方案相对成熟,生产成本低且量产能力大,目前占屏下指纹市场80%以上份额,被超声波和TFT光学大面积方案替代的可能性小。同时光学指纹技术还在针对LCD手机屏和5G超薄手机进行方案升级,因而具有技术先发优势的厂商仍具有率先量产收获新产品市场红利的空间。

  ToF市场加速渗透,CIS领域大有可为

  ToF(TimeofFlight,飞时测距)是与结构光并行的3D摄像技术之一,目前应用场景为手机前置摄像头人脸识别,未来有望在后置摄像头、AR和VR等领域获得更广泛应用,涉及工业、智能驾驶、物流、安防监控、机器人、医疗生物、互动娱乐等各行各业。ToF产业链主要包括发射端(3颗红外激光二极管)、接收端(1颗红外图像传感器+红外滤光片+镜头)和算法芯片。从价值占比看,CIS成本占比最高,超过50%(根据ittbak)。CIS市场空间巨大且竞争格局高度集中。根据YoleDevelopment,2017年全球CIS芯片产值139亿美金,同比增长20%,2018~2023年5年CAGR仍将保持在9%左右,预计2023年达到214亿美元。目前CIS行业格局集中,日本索尼、韩国三星和中国豪威(韦尔收购)三家厂商占据行业第一梯队位置,根据Yole数据2017年市占率合计达73%。公司继屏下触控芯片、指纹识别芯片之后,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进军更广阔的CIS市场,大有可为。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9年~2021年的收入分别为65.26亿元(+75.36%)、88.69亿元(+35.91%)、106.47亿元(+20.0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3.23亿元(+212.84%)、28.76亿元(+23.80%)、33.29亿元(+15.78%),对应EPS分别为5.10元、6.31元、7.31元,对应PE分别为62倍、50倍、4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传统电容指纹芯片库存积累和产品存货减值风险;屏下光学指纹芯片市场竞争激烈毛利率大幅下滑;5G智能手机需求乏力;新产品研发进度、客户导入和量产进度不及预期。

汇顶科技(603160)调研简报:坚守创新,眺望平台型IC设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