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營銷少帥劉雷:2020年新營銷落地的16個關鍵動作!

劉雷:2020年新營銷落地的16個關鍵動作!

新營銷少帥劉雷:2020年新營銷落地的16個關鍵動作!


1,

新方向、新目標、新機遇、新徵程、新思維、新競爭、新市場、新產品,持續迭代,擁抱新時代。敬畏常識,與時俱進,這是核心指導思想,還是那句老話,唯一不變的還是變化,只有擁抱。

2,

個性化消費崛起,尤其是一二線人群從消費意願上逐漸偏好嘗試新品、小眾品牌,產品更新換代節奏加快新產品偏好。

3,尼爾森的調查顯示,有超過64%的消費者願意僅因為包裝的創新體驗而去嘗試新的產品。產品視覺侵略和顏值依然十分重要。

4,

隨著國民經濟進一步發展,在消費領域的民族主義傾向持續提升。超六成消費者偏好買國貨,本土品牌市場份額持續增長。消費者青睞國貨的原因一方面來自於國貨本身的質量與海外品牌的差距在縮小,另一方面情感與文化方面的天然親近也是重要因素。

5,

新型零售業態的特點在於線上線下的貫通及高效的數字化運營能力,能夠有效的對線下的零售客流及需求進行攔截與再分配。

6,

電商和互聯網巨頭積極推進融合創新業態最大的訴求在於實現線上線下消費者客流量的再分配,並實現自身流量變現能力的最大化。

(1)傳統:定位清晰,各安其事

傳統零售業態互為補充,各類業態通過品類與經營時間的差異以滿足消費者不同的需求,各個成熟門店都有其穩定的目標消費者群體和相對穩定的 客流量,距離是良好的護城河。

(2)新業態怪獸:流量再分配

在區域消費者數量、需求變化不大的 情況下,融合新業態的出現,其輻射半徑和流量攔截的能力會使得線下消 費客流進行重新分配

7,

社交電商不是新生事物,本質是通過個人分享帶動商品交易,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已逐漸形成分銷、拼購、內容運營三種主流模式。

8,

社交分銷電商:

(1)模式特點:建立起前端去中心化的模式,通過個人的銷售節點實現鏈式傳播

(2)盈利模式:前期以會員費收入為主,向商品銷售盈利轉變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3)品效管理

:通過“窄SKU”和“爆品”模式實現高品效能力

9,

社交內容電商:

(1)模式特點:以KOL為核心,提升商品轉化率和平臺留存率,並形成新的營銷模式

(2)盈利模式:KOL帶貨能力和與粉絲間的互動是盈利模式的關鍵

(3)KOL管理:KOL作為品牌與粉絲互動的關鍵,其發展也遵循“馬太效應”,KOL收 入逐漸向頭部集中

10,

社交拼購電商:

(1)模式特點:通過低門檻和低價格以及流量裂變來快速獲得下沉市場

(2)盈利模式:與頭部平臺差別不大,主要通過C2M模式和低門檻商家入駐來降本增效

(3)爭奪下沉市場:藉助了主流平臺在爭奪上線市場的空檔期,快速搶佔下線市場

11,

社交分銷是通過前端的去中心化模式個人的銷售節點實現鏈式傳播,結合返利和社交擴散帶動商品的銷售,降低了獲客成本。

12,

爆款的定義就是商品的利潤要高,然後會員願意去賣,因為賺錢,或者是省錢。商家給出的讓利更大,新品會做成爆款的次數比較多,從價值鏈來看,在一層銷售節點模式下,品牌商需要為商品提供高於35%的高毛利空間才能讓分銷節點和分銷平臺產生銷售動力。

13,

與傳統電商相比,內容電商以KOL為紐帶、以內容互動匯聚更豐富多元的消費者數據並驅動購買,從而實現更精準的目標人群觸達和轉化。

14,

社交內容電商的核心優勢:

(1)提升商品轉化率:內容驅動消費者衝動消費,形成從發現-興趣-購買的閉環流程。

(2)提升平臺留存率:KOL為紐帶形成消費者依賴,消費者會對自己感興 趣的KOL進行關注,形成平臺粘性。

(3)沉澱多元用戶數據:平臺根據用戶感興趣的內容和表述的彙總,能為品牌、商家提供更精準的人群畫像和投放指導。

越來越多品牌商注重以KOL為紐帶,採用品效合一的方式進行營銷銷售,與目標潛客互動,用於品牌知名度打造和品牌形象宣傳。

15,

社交拼購模式的本質是通過低門檻和低價以及依託微信平臺的流量紅利來快速獲得下線市場的流量,突破傳統電商的獲客天花板。

16,

拼購模式核心特點:

(1)低門檻:同時消費者購買鏈路簡單, 無需註冊,通過社交分享鏈接下單即可。

(2)低價格:拼購平臺客單價¥33,而頭部電商平臺的客單價則分別達到¥120~¥600

(3)流量裂變:多是通過主流社交平臺獲得裂變能力,2017年某拼購平臺 約70%流量來自於微信,2018年降低至50%,2019年仍有較高依賴性。2020年還是重要平臺。

拼購由於其低價驅動明顯,易於消費者做出基於價格的決策,更適用於大量的標品消費品,諸如包裝食品和抽紙等為典型拼多多商品代表。

新營銷少帥劉雷:2020年新營銷落地的16個關鍵動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