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蝗災又起、我國南水北調工程與蝗災生態治理

2020年鼠年一開始,幾乎都是壞消息,除了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冠疫情之外,蝗災也在蔓延,這次蝗災已經從東非蔓延到了印度、巴基斯坦等國,離我們已經很近了。

一波未平、蝗災又起、我國南水北調工程與蝗災生態治理

一,全球經濟一體化與蝗災

一波未平、蝗災又起、我國南水北調工程與蝗災生態治理

全球一體化已經把人類的命運連在了一起,蝗災引起的連鎖反應主要是饑荒和疫病,糧食危機。非洲、中東南亞的蝗災,不光是糧食安全的問題,也可能會影響全球經濟的波動。

歷史上,我國也發生過多次嚴重的蝗災,數萬只蝗蟲席捲中和,蝗蟲所到之處都沒有收穫莊稼的穀粒。

二,蝗災的內因

我們所知的一個嚴峻事實是,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環境氣候越來越差;2019年,東非由於大旱開始,以水災告終;歷史已經證明,自然環境和生態惡化是蝗蟲災害的主要原因。

一波未平、蝗災又起、我國南水北調工程與蝗災生態治理

歷史上我國是河南、山東、河北等易發生蝗蟲災害的幾個省,大部分是容易發生旱災和水災的省份,水資源不足和分配不均衡是根本原因,為什麼江南很多省幾乎沒有蝗蟲災害,主要是江南下了很多雨,對蝗蟲生存不利,東北地區發生的蝗蟲災害較少,因為東北地區天氣太冷;雲和貴高原也很少發生蝗蟲災害,是因為高原寒冷的氣候會導致一個地方發生蝗蟲災害。

三,蝗災的危害

這次在東非發生的蝗災主要是沙漠蝗蟲,長6-8釐米,破壞力強,一群中等大小的蝗蟲每天能吃上千個食物。

一波未平、蝗災又起、我國南水北調工程與蝗災生態治理

蝗蟲群隨風移動,每天可輕鬆飛行100多公里。烏雲密佈,像遮住太陽的蝗蟲群一樣,也會影響民航的正常航行方式。1月9日,埃航客機著陸期間,蝗蟲群視線被遮住,不得不守衛其他機場。

我國曆史上發生的飛蝗與沙漠蝗有相似的習性,但屬於不同的生物種群,歷史資料中尚未有沙漠蝗危害記載,在我國飛蝗主要有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和西藏飛蝗3種,其中東亞飛蝗在我國分佈範圍最廣,危害比較嚴重,是造成我國蝗災的主要飛蝗種類,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

東亞migratoria主要分佈在長江北部的華北平原、淮河流域、黃河流域、海河流域中下游的低窪地帶,主要是河南、山東、河北、江蘇、安徽等5省天津市及其所屬軍隊的主要發生地,我國曆史上的蝗災主要發生在上述幾個地區。

史料記載,造成農業上毀滅性災害的蝗蟲,主要就是飛蝗,並認為乾旱與飛蝗發生的相關性最大,其次為前一年乾旱以及先澇後旱,蝗蟲災害與水、旱災害常交替發生,20世紀80年代,受全球異常氣候變化和某些水利工程失修或農業生態的影響,東亞飛蝗在黃淮海地區和海南島西南部頻繁發生,每年發生面積約100~150萬公頃,涉及9省的100多個縣,1985~1996年的12年間,東亞飛蝗在黃河灘、天津等蝗區連年發生。

2003年以來,全球蝗蟲數量有所增加。那一年,美國發生了大規模的蝗蟲災害。2019年,美國、俄羅斯等地也發生蝗蟲災害。

四,蝗災的生態治理

生態治理主要考慮到東蝗蟲其他蝗蟲區域的結構和功能特徵,例如農業結構調整、天敵保護和利用、合理放牧、植物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資源綜合合合理利用等,是長期控制蝗災的有效方法。根據當地條件合理規劃農業、森林、漁獲和其他行業;在海邊種植蘆葦、中藥材和其他經濟作物;充分利用蝗蟲地區的自然條件;大豆、飼料、西瓜、強姦和其他飛行蝗蟲厭食作物;作物輪作;間作;蝗蟲食物減少;防止蝗蟲發生。修理,乾旱,淹沒,蝗蟲綜合治理,不怕暴雨,乾旱,建設或修復農田灌溉設施,綜合治理山、水、田地、農業和森林,蝗蟲發生地區的大規模植被,樹蔭,綠化堤壩,道路,蝗蟲區的小氣候變化,蝗蟲產卵繁殖場所減少。這樣綠化環境,減少蝗蟲發生次數,植樹造林又有利於鳥類棲息,增加蝗蟲的天敵數量,控制蝗蟲種群的規模。其中昆蟲類、細菌、鳥類等已經被研究成為生物防治的手段,蝗蟲區的植物多樣性延長了蝗蟲覓食的時間,植物的高蓋減少了蝗蟲產卵的地點,這些措施都能有效地減少蝗蟲的危害。

五,我國近年很少蝗災發生,體現了我國的社會治理能力和擔當

蝗災經常發生在試驗國家治理能力的情況下,許多遭受這場蝗災襲擊的國家一般都缺乏治理能力。

根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最近十多年來,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蝗災,我覺得主要跟我國南水北調工程和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有關。

農業發展或蝗災生態治理,必須有充足的水資源才能進行,我國南北水北協調工程從2000年開始,到2012年解決了我國北方地區黃化利益流域的水資源短缺問題,通過三條渠道路線與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河流聯繫起來,以“四約三”為主體的總體佈局有助於實現中國水資源南北佈局、東西方相互經濟的合理配置,對改善我國北方生態環境起

一波未平、蝗災又起、我國南水北調工程與蝗災生態治理

但許多小國沒有能力做這種大規模的水力工作,因此蝗災管理可以通過網或殺蟲劑殺死來解決。

六,南水北調工程對改善北方生態環境的重大意義

1,顯著改善北部地區的飲用水質量,有效緩解北部地區的地下水水質問題,例如高氟水、鹹水和其他有害物質

物質的水源問題;

2.滋養北方地下水,保護當地溼地和生物多樣性,對蝗蟲類的生物天敵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3、改善了北方因缺水而引起的生態和環境惡化問題。

一波未平、蝗災又起、我國南水北調工程與蝗災生態治理

正是因為有這些大的水利工程設施和植樹造林工程,徹底的改善了我國的生態格局,這是我國近幾年很少蝗災的一個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