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丨湖北:县级科协自觉担当科学抗疫“生力军”

抗击新冠肺炎,防控重于治疗。特别是对于医疗资源相比城市更加缺乏的县乡村,切实提高基层群众、农村居民的科学防控能力尤为重要。连日来,湖北省各县(市、区)科协面对广大人民群众防控疫情的科普需求,自觉担当作为,发挥好基层“科普工作第一站”职能作用,采取多种措施办法,下功夫做好距离城镇社区居民、农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科普服务。


武汉市作为新冠肺炎高发地,各区科协在所辖街乡、社区、村、科普教育基地等迅速发布防控通知,及时在辖区内科普画廊、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全媒体科普视窗更新宣传播放防控新冠肺炎的科普宣传资料,在各地科协网站转发“科普中国”视频,发动辖区居民踊跃参与武汉科技报组织开展的预防新冠肺炎专题网络科普知识竞答活动。东西湖区科协工作人员每天分早晚两班轮流深入社区,联合科技志愿者拉横幅、张贴科普宣传单进行科普宣传。新洲区科协及时发布“科普中国”“今日科协”和“新洲科普”等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号召各街镇科协微信公众号转发,推送有针对性的科普防疫信息,通过村村响广播、移动音箱、录音小喇叭、敲锣广而告之、疫情防控科普宣传单、电子显示屏、横幅等多种形式做好疫情防控宣传。蔡甸区科协着力发挥“三长”作用,让防疫科普知识随时服务于群众。区属桐湖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兼职科协副主席高英明不顾自身患有高血压、疱疹等疾病,坚持指挥、服务在前,积极对接配合区卫健局和桐湖办事处指挥部,协调争取到大量防护物资,为医疗防控工作创造条件。


襄阳市各县市区科协干部职工通过微信或QQ工作群、朋友圈等各种方式,及时传达落实上级关于防控新冠肺炎工作的精神,转发“科普中国”“今日科协”等官方科普信息,倡导科学防疫。襄城区科普示范社区——中山巷社区发挥科普示范社区引领带头作用,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宣传,及时准确传达有关政策和预防信息。借助网站、微信、QQ等渠道,用群众易于理解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普及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引导群众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通过组建社区居民微信群,及时了解群众需求,为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做好贴心服务,赢得了居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点赞。2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播出了《战疫情·社区防控——疫情挡不住的社区温情》,对该社区开展科学防疫工作进行了报道。


孝感市应城市科协扶贫工作队直接转化为疫情防控排查工作队,深入村庄开展疫情摸排、防疫科普宣传,及时更新科普宣传栏、科普E站,悬挂宣传横幅,为农民发放防控疫情科普宣传册,将科学抗击疫情知识送到农民手上,提升村民的防疫观念和防范能力。


十堰市各县市区科协积极投身抗疫一线。郧阳区科协成立了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在包联村、社区、机关开展防控工作,宣传防疫知识。丹江口市科协兼职副主席、市心理学会会长朱慧明牵头成立了丹江口市心理学会新型肺炎心理援助工作小组,开通心理援助热线,由14名专业咨询师为公众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引导大家理性应对疫情,缓解焦虑情绪。


荆州市江陵县科协超前部署,通过微信公众号、科普e站等网络媒体发布健康科普知识,广泛深入开展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教,倡导“口罩文明”,成立疫情防控监测点,树立警示牌,为居民群众检测体温、发放口罩,开展消毒工作,强化日常监测和防控。


随州市各县市区科协面向社区和农村居民大力宣传疫情防治知识,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用好科普中国和科学辟谣平台提供的科普内容,动员科技志愿者队伍广泛传播。加强有关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有针对性的进行解疑释惑和科学辟谣,保证 “疫情不解除,科普不掉线”。


仙桃市科协利用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村村通广播、科普电子屏不间断播放“科普中国”的应急科普内容及钟南山院士、闻玉梅院士等科学家相关抗击冠状病毒科普知识,促进群众认识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发挥科普主阵地作用,传播正能量,坚定全社会抗疫信心。


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习近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