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豐潤:為戰“疫”一線保供給的女黨員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 陳燕 楊宏娟 記者 李玉傑)她叫李亞南,1988年出生,2013年入黨,現任豐潤區燕山路街道辦公室主任。她,年輕幹練,大方直率。多年的辦公室工作經驗,她已成為大家眼裡特別能張羅事的美女媽媽。在疫情防控戰役中,作為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她一邊要幹好辦公室的上傳下達、綜合協調、服務保障等本職工作,還要為街道和社區一線工作人員供應物資。關鍵時刻,本職工作和緊急任務兩不誤是她對自己的要求。每天都奔波在疫情防控後勤保障戰線上的她,可以用三個關鍵詞來形容:尋尋覓覓、兜兜轉轉、風風火火。

唐山丰润:为战“疫”一线保供给的女党员

李亞南正在對準備配發各檢測點的物資進行清點。谷守恂 攝

刻不容緩 與時間賽跑的物資供應時刻會發生

為堅守在防控一線的社區工作人員供應防護物品是李亞南每天的功課。她想方設法找貨源,甚至發動親朋好友,網上網下購物,聯繫商家商戶,東奔西跑的購買口罩、消毒液、一次性手套、帳篷等物品。電子體溫計太緊缺了,李亞南就利用萬能的朋友圈求助。通過朋友圈裡的朋友的同學介紹,終於在夜裡11點找到了電子體溫計,但所在地還在百里之外,沒辦法送貨,可是社區的檢測點急需,怎麼辦?於是,剛下班的老公開車陪她取貨。一路披星戴月,拿到體溫計往回返,再發到各個檢測點已經是凌晨1點多。

唐山丰润:为战“疫”一线保供给的女党员

李亞南(右)把剛到的物資送到檢測點值守人員手中。王琛 攝

前線需要什麼,後方就保障什麼,哪裡有物資空缺,就要保證物資隨時都能頂上去。李亞南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2020年2月13日晚上6點多,天氣預報即將下雪,她接到指揮部通知,要求火速準備雨衣、雨鞋和雨傘。李亞南拿出自己已經翻爛了的萬能電話本,把勞保商店的電話找出來分給同事們,大家輪番打電話,15分鐘就湊齊了160把,她們分別開著3輛私家車到三個老闆家接人,然後分別到商鋪取貨,深夜11點把雨傘發到14個社區32個檢測點。當天晚上她訂購的雨衣雨鞋不夠,清晨7點,補貨到達高速口,她們準時到高速口接貨。8點多,雨雪交加時分,她看到檢測點已經全副武裝值守的同志們,大家頂著雨雪的堅守讓她感動,此時此刻,她更覺得,這心急如焚的忙碌和奔波很值得!

千辛萬苦 要把溫暖與關懷帶到戰疫最前沿

疫情阻擊戰開展以來,雖然一刻不得歇,但是在她的臉上,看不到艱難和疲倦,她不是鐵打的,但是她有鐵一般的精神。在她心裡一線的戰友們比她更不易,肩上的責任和使命讓她不能停歇。採購的東西多達幾十種,從口罩、體溫計到熒光馬甲、軍大衣,從停車牌、警戒線到垃圾桶、錐桶,超市、勞保商店、雜物店、物流城……只要是能夠買到,一絲線索就是一線希望。採購的路雖不是跋山涉水,但也是歷盡千辛萬苦,然而她總是將年輕人的朝氣與活力、溫暖與關懷帶到戰疫的最前沿。“大姐,口罩和手套到咧,給大夥送哪最方便?”“大叔,昨天你們差的消毒液和棉大衣在我車上呢,給您放哪啊?”“大哥,睡覺了嗎,今天下雪天冷,辦事處的領導們給大家買的電暖氣和熱寶,一會兒我直接給送到檢測點,我找誰簽收啊?”每一個電話、每一句問詢都像親人一樣溫暖貼心。

唐山丰润:为战“疫”一线保供给的女党员

李亞南每天晚上都要逐項核對、記錄賬目。谷守恂 攝

一天的忙碌後,無論多晚,李亞南都要回到辦公室把一天的採買賬目記錄下來,把第二天需要補齊的物資去哪裡買、幾點到貨,如何配發都一一安排妥當。特殊時期領導和同志們加班是常有的事,無論是到深夜還是到凌晨,甚至幾天幾夜連軸轉,李亞南寸步不離辦公室,隨時待命保供需。在她心裡,陪伴是抗擊疫情戰場上最真誠的告白。

冰天雪地 30個菜餑餑詮釋的不只是婆媳深情

戰疫剛一打響,李亞南就把8歲的女兒完全交給了婆婆。無論多晚回家,婆婆都會給她亮著門口和門廳的燈。為了採購物資,很多時候趕不上吃飯,方便麵、火腿腸、麵包成了物資保障組一行人的家常便飯。一天上午十點多,婆婆給她打來電話。“亞南,中午我給你們辦公室同事們包點菜餑餑送去,別吃方便麵了啊”,“媽,我們好多人呢,湊合點就行了”,“沒事,我多包點”。中午12點多,因為忙著給社區送物資,她把菜餑餑的事忘了。婆婆拎著滿滿一盆子菜餑餑來到了指揮部。怕路上涼了,婆婆還用熱乎乎的新毛巾圍著盆子,整整30個蘿蔔粉絲餡的菜餑餑熱騰騰的擺到了大家面前。看著因為走的太急、直喘粗氣的婆婆,總是樂呵呵的李亞南淚目了……就這樣,疫情防控開展以來,婆婆已經給大家送過60個菜餑餑和三大盤子鍋貼餃子。前幾天,居住的小區報志願者,婆婆還當上了樓門長。婆婆說,“咱們全家都為抗疫情作貢獻,我很高興……能做點什麼,就證明我還健康。”

唐山丰润:为战“疫”一线保供给的女党员

李亞南與婆婆的聊天記錄截屏(左);李亞南與社區工作人員的聊天記錄截屏(右)。

有一線戰疫的同志們的堅守,有家人的支持和厚愛,李亞南堅信: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