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日記【隔離病房有了“新武器”】


2020.2.16

今天武漢天氣晴朗,北京也是大晴天。


和往常一樣,我們穿好防護服走進病房,開始交接班,仔細查看著每一個病人的狀況:吸氧幾升每分,憋不憋氣,吃飯怎樣,有沒有什麼不舒服;胃管深度,尿管的固定情況以及尿的顏色,氣管插管的深度,呼吸機的參數等等。


由於醫護人員的防護眼罩可能會造成部分視線受限,遇到需要讀取病人吸氧情況等參數時,特別費眼神。我觀察到,病人的氧氣帶在床頭牆上,牆上有接孔,氧氣表頭和接孔連接,一根吸氧管連接給病人吸氧,從而緩解病人憋氣的症狀。醫護人員交接時要看清楚參數,就得把提示字牌放大。經過一系列操作,我的小發明——氧氣流量提示牌新鮮出爐!


援鄂日記【隔離病房有了“新武器”】


這個牌子的數值與病人吸氧流量一一對應!吸氧幾升每分,提示牌上的數字就對應幾!清晰、明瞭,方便大家工作!


文:國家援鄂醫療隊員、北醫三院急診科高勇

#清風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