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买的口罩从武汉发货,还写着“救援物资”?

针对“网上买口罩从武汉发货”,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建议,武汉乃至湖北尽快摸清口罩的真实供需状况,“究竟整个武汉、湖北需要多少口罩?本地自己能够生产多少口罩?国内外人士捐了多少口罩?如果本地产能足够,那么外地是不是可以不用捐了?”

2月14日晚,微博网友@作者张弓长爆料称,他从微商渠道团购到的两箱2000只口罩是从武汉发货,该批口罩的包装箱上用油性笔写着“救援物资”。顺丰发货单显示,发件人是武汉总工会汉南工人文化宫一个名叫“何洁”的人。

网上买的口罩从武汉发货,还写着“救援物资”?


次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闻中心官方微博“认领”了这一事件的解释权,发声明称,经过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公安分局调查核实,这批口罩为武汉某防护用品公司生产,并非社会捐助的救援物资。

对于为何在包装写上“救援物资”,并且能够毫无障碍地通过物流管制,将货物运出武汉,该官微声明并未作具体解释。

前不久,广西南宁市民连钰(化名)所在的一个微信团购群里,有人联系到了一位自称能够代购口罩的王姓微商。团购群的朋友一共向王某购买了100盒口罩,每盒有40个。这4000个口罩一共12800元,还包邮。平均一个口罩3.2元,大家都觉得,价格还能接受。2月3日,物流显示“快件在武汉汉南区汉南营业点已装车”。也就是说,这批口罩是从武汉发货的。

对此,微商的解释是,“口罩总厂基本都是湖北”。

一周后,这批从武汉发货的口罩到达南宁。公安部门先联系上了买家。理由很简单,疫区过来的口罩,出于安全起见,需要查问清楚。

网上买的口罩从武汉发货,还写着“救援物资”?


几位买家在警方工作人员陪同下前去验货,这时,他们第一次看到装着口罩的外包装箱子上,用黑色水笔写着“救援物资”四个字。这四个字彻底激发了买家们的不安。

这批口罩的生产厂家——武汉华世达防护用品有限公司的联络人何雄表示,“网友揪着救援物资几个字不放,那几个字肯定是别人写上去的,有人想通过这个来害我们厂。”何雄否认口罩外包装箱子上“救援物资”四个字是自己或者厂方所写。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有行业内知情人士说,出于疫情发展的医疗需要,许多制造企业在节假日召回员工需要一定成本,“这时候都是亏本在生产,除了生产成本、员工工资支出,很多生产医疗相关用品、配件的企业都是成本价给到一线,即便这样,这个钱也不知道什么能收回,资金压力很大。”该知情人士对某些厂家被征用后、自寻销路的做法表示理解。

这样的说法,在何雄与买家的沟通中得到相互佐证。他曾表示,企业如果全部供应政府,没有一点外销的话,就会每天处于亏本状态。就此,《中国新闻周刊》向何雄求证,但未收到回复。

此前,已有多家媒体报道过口罩口罩、隔离服等生产企业亏本生产,甚至“生产一个亏一个”。由此,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补贴政策。

至截稿前,武汉华世达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未对外售口罩的原因作出回应。

“希望通过这个事情,一是督促有关部门能够做好统筹,二是真正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