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本文會有些許劇透內容)


​mumu丨文

世嘉旗下的《如龍》一直是個很特別的遊戲系列。

你很難在市面上找到像《如龍》這樣,彷彿敏感元素百科大全、關鍵詞提取出來槍槍斃命的遊戲。

不論是日本黑幫、街頭鬥毆,還是權利鬥爭、政治陰謀,又或是擦邊球的夜總會元素……題材處處戳中男性的G點。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有人會拿《GTA》和《如龍》對比。

畢竟一個是美國文化背景下的黑幫文化,另一個是地地道道的日本極道故事,題材上看似有相通之處,也都在國內直播平臺的禁播列表中。

實際上游戲節奏卻相去甚遠,這點從遊戲規模上也能看出來。就像特效爆炸的好萊塢美式大片與節奏明快的日劇間的鮮明差別。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一個是銷量破億、以開放世界聞名的世界級3A大作,另一個是現在首周十幾萬頂天、完全以日本市場打造的遊戲系列,比許多小眾JRPG還小眾。

從2005年第一部發售開始,《如龍》系列已經了有十幾年的歷史,基本保持著1~2年一部的速度推出著新作/衍生作,說是“年貨”也沒啥問題。

但長久以來它的IP知名度並不高,很多玩家都處於“一直有聽說過,但始終沒玩過”的狀態。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不過好在,雖然官方一直把遊戲定位在日本市場,只為“取悅”成年男性玩家,但是戲劇化、極具張力的劇情體驗,讓《如龍》在不知不覺中滲透出了日本“彈丸之地”,世嘉這幾年接連推出了英文、中文等海外版本。

特別是《如龍》系列此前是PS4“獨佔”的,這幾年終於開始借Steam平臺讓作品陸續登錄PC,還加入了微軟的XGP……慢慢的在亞洲建立起了口碑,甚至在歐美獲得了不錯的反響。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Steam上的《如龍》系列前作,中文依舊是PS4獨佔)

《如龍》前兩代的遊戲劇本是由“馳星周”操刀擔任監修的。

對,你沒看錯,就叫“馳星周”。人家是周星馳粉絲,因為酷愛香港電影,所以筆名取了個倒過來的筆名。最出名的作品叫《不夜城》,講的是一箇中日混血的戰爭遺孤,在歌舞伎町深陷黑幫泥潭的故事。

而馳星周筆下的《如龍》劇本活脫脫就是這樣一部寫實的黑幫電影,主角背鍋、朋友背叛、殺害老大、幫會爭權……嚴肅的熱血男兒故事,又適時穿插著些無厘頭幽默,為這個系列定下了最初的基調。(在馳星周離開後,如龍劇本質量下降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圖為馳星周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不夜城》,男主是金城武)

今天的主題是系列最新作《如龍7》,這兩天遊戲荒我拿出來通了一遍,故事依舊足夠“如龍”,足夠“極道”。

這一代的主角不是老玩家熟悉的“桐生一馬”,而是新的主角春日一番。主舞臺也從現實東京的“歌舞伎町”來到了橫濱的“伊勢佐木異人町”。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就是左邊那個毛毛頭)

一般來說,日式遊戲的主角通常都是青少年,故事主題突出一個“ 成長”,《如龍》系列卻常常反其道行之。

主角年輕時燙著個寸頭,留著絡腮鬍須。雖然是堂堂混黑道的,但卻是個連保護費都收不到的“弟中弟”。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等主線劇情鋪開時,春日一番作為一個蹲了18年號子的背鍋俠,出獄時已經是42歲的大叔。

時代的變遷讓他顯得格格不入,最開始連智能手機都不會用。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被丟到橫濱流浪漢聚集區後,他在那裡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底層民眾,並與盤踞在此地的中日韓三方勢力產生交集。

然而這樣一個前黑道“弟中弟”,心裡一直有個夢想,就是當《勇者鬥惡龍》裡面的勇者……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得益於春日一番的“邪王真眼”,可以讓眼中所視之物“中二化”,這代《如龍》的戰鬥機制變成了類似《勇者鬥惡龍》的即時回合制。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一場小混混間的街頭鬥毆都可以有異常華麗的動畫。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其實這都是主角春日一番腦補的畫面。這主角就是有點二的類型,也就是所謂的“熱血笨蛋”,整天熱鬧哄哄的,以至於有些聒噪。

路上拔個廢舊棒球棍,都能給你玩出石中劍的宿命感。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角色通過“換工作”可以轉職成各種奇葩職業。

打架的時候,你甚至可以像叫外賣一樣用手機“搖人”,召喚各種奇奇怪怪的人物來幫忙。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只見春日點開手機裡的“滴滴專送”APP,手指對著屏幕一頓亂搓,終於點下“下單”鍵。

末了還不忘大喊一句:“就決定是你了……(皮卡丘!)”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唉?怎麼出來的是個鐵拳?”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越是厲害的角色出場費就越高,只要有錢,甚至可以把前幾代的人氣角色給搖來。

這哪是印象裡冷酷陰暗的黑幫,完全就是個童心未泯的熱血沙雕啊!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最扯的是,一個現代都市背景下的、沒有奇幻和超能力的世界,竟然全靠主角的惡搞和腦洞,在橫濱地下整出個刷怪(小混混)練級的地下城迷宮系統……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好端端的“如龍”變成了“勇者鬥惡人”,雖然一開始讓很多老粉絲不滿,但是大部分人最後還是免不了真香定律。

也有人叫它《男神異聞錄7》,確實有點道理。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看著這個六維屬性界面,再加上主角和P5的波特都是重啟人生的背鍋俠,就連把妹的修羅場結局也是一樣一樣的。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如龍》、《勇者鬥惡龍》和《女神異聞錄》其實都是SEGA旗下的IP。)

《如龍》系列最有意思的就是各種支線任務。主線雖然基本是正兒八經的事情、推動劇情,偶爾會摻雜一些脫線的搞笑元素。

比如同行的妹子遭到了流氓騷擾,向你抱怨:“那個禿頭居然想要舔我的腋下!”

正當你為此義憤填膺,想要把這光頭暴揍一頓的時候,妹子的下一句話硬生生把你的暴力衝動給整了回去。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搞笑脫線的臺詞,配上犀利的吐槽,一旦讓主角們用比較嚴肅的氣氛演繹出來,會有種奇妙的反差感。就感覺自己像在看一部黑道題材的日劇一樣。

劇情推進中,偶爾穿插的各種惡搞支線也是恰到好處。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春日一行人會在路上遇到一個叫做“江湖寶貝博士”的神秘男子。

博士為了世界和平,正在蒐集各種變態、危險份子的數據,需要春日一行的幫忙。他會給你的手機裝上“江湖寶貝圖鑑”APP,能夠記錄打倒的各種敵人。

首先春日要先從紅、藍、綠這御三家之中挑選一個“江湖寶貝”並將其打趴在地,並登錄數據。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在這之後,以成為“江湖寶貝”大師,完成收集全252個江湖寶貝圖鑑的目標前進。(任天堂法務部警告!)

支線任務裡隨處可見玩梗致敬的地方。

就說春日一番接手了一家小公司,幫忙打點生意。這時候你又會遇到形形色色的求職員工,奇怪點的有吉祥物的咕咕子。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比爾蓋茨與喬布斯合體的“比爾丶喬布斯”、明顯出自知名日劇《半澤直樹》的“半澤”……總能讓你會心一笑。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說實話,這麼明顯的捏他並不會讓人覺得特別山寨。在不影響主線劇情的情況下,反而讓人倍感親切。

經營公司、開卡丁車、節奏音遊、日本麻將……各種小遊戲元素,就像傑洛特沉迷昆特牌一樣讓人流連忘返。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卡拉OK是個音樂小遊戲)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讓很多人頭疼的日麻元素)

總的來說,《如龍7》有很多新的地方,新的主角春日一番、新的回合制戰鬥系統、新的橫濱大地圖。

可能會有很多老玩家接受不了遊戲類型的巨大改動,也難以割捨幾代的男神“桐生一馬”。心裡會想,不如重開個系列別叫《如龍7》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如龍7》依舊足夠的“如龍”,足夠的“極道”,有著優秀的素質,值得一試。

論日本黑幫的胡逼程度,《如龍》總是能給我足夠的驚喜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