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武汉、湖北、全国重症病例占比均明显下降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2月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重症病例比例大幅下降。截至2月15日,武汉重症占确诊病例的比例由1月28日的最高点32.4%波动下降至2月15日的21.6%;湖北其他地市重症占确诊病例的比例由1月27日的最高点18.4%下降至2月15日的11.1%;全国其他省份重症占确诊病例的比例由1月27日的最高点15.9%下降至2月15日的7.2%。

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控效果已经显现,特别是随着全国对口医疗支援力量的加强,湖北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本地区防控措施,扎实做好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明确排除新冠肺炎可能的发热患者和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分类集中管理,使大量轻症病例得到及时救治,减少了转为重症的可能,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针对“鞋子会把病毒带回家吗”等一系列民众关心的问题,相关专家现场答疑。

国家卫健委:武汉、湖北、全国重症病例占比均明显下降

鞋子会把病毒带回家吗?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解释,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飞沫就算落到地上留下的病毒也非常少量,鞋子踩在上面不会把病毒带回家,因此,保持鞋子清洁即可,不必消毒,建议在门外蹭擦鞋底,再回家。

冯录召还建议,有些机构采用红外手持体温检测仪测量体温,由于现在气温较低,在使用前需要校准。建议测量被帽子、围巾或衣物覆盖的位置,比如手腕等地方测量体温,更加准确。

关于空气过滤设备是否会去除病毒的问题,冯录召说,空气净化器是同吸附把污染物过滤掉,针对的是一种或多种污染物,但产品标准中没有把病毒等病原物杀灭或过滤掉的要求,并不一定能去除病毒。

社区发现疑似病例怎么办?

国家卫生健康基层司副司长诸宏明介绍,基层医疗机构步负责诊断新冠肺炎患者,基层机构的任务市发现、报告、转诊。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永锦介绍,发现疑似患者,及时隔离上报疾控中心,并转诊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对于病人所在地进行消毒。

密切接触者都要采取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吗?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表示,按照现行规定,密切接触者要采取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但对于婴幼儿以及没有行为能力的人群可以居家进行隔离观察,应由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

冯录召还表示,一个小区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小区其他居民是否并认定为密切接触者,要根据与该患者接触的方式、时长、场所判定,不应将小区全部居民进行隔离观察。

首诊隔离点应具备哪些条件?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周宇辉,疑似病例和轻症患者的,首诊隔离点应设置在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的周边,步行可前往。隔离点应具备独立卫生间的独立房间。隔离观察对象会根据病情变化决定转诊、继续观察、解除隔离等,确诊病例将转诊到定点医疗机构。

正常诊疗秩序现在如何?

诸宏明表示,上海全市的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1月31日开始就已经全部转入正常的诊疗秩序,在246家社区中心中有34家设有发热门诊,其中有24家是24小时营业的,从上海的工作折射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一个缩影。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我国近400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全出动、齐上阵,发挥了非常重要而独特的积极作用。

基层工作人员如何发挥作用?

诸宏明说,要建设无疫社区,要使社区成为我 们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让老百姓都能感觉到我们这个社区是非常安全的,离不开基层医务人员,离不开社区工作者……近来这段时间复工复产、返程返岗、返回居住小区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可能会收到一些提示,例如: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近日来每天在小区内排查疫情,几次敲门您家都没有人,您看到字条后 主动与社区居委会联系并报告行踪和健康状况。如您和家人是外地返京的,请扫描右侧二维码进行登记。

据介绍,通过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网络设置了专门的培训栏目,针对基层防控机构,也针对乡村医生,有两个板块,一个村医板块,一个叫基层防控板块,而且是全开放、全免费的,通过不断更新课件来提高防控水平。据统计,截止到今天已经有78万基层医务人员通过这个平台得到培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