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凝聚人心的手段是什么?绝非《三国演义》中摔阿斗这样的伎俩


刘备凝聚人心的手段是什么?绝非《三国演义》中摔阿斗这样的伎俩

有一句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是来源于《三国演义》中《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一回。从这个歇后语中的“收买”两字中可以看出,它的感情色彩是带有一些贬义的。这大概是因为《三国演义》中塑造出来的“长厚而近伪”的刘备的形象,有些过于仁善。摔阿斗的行为也不符合人之天性,有作伪的嫌疑。历史上刘备收买人心,如果褒义的感情色彩就是凝聚人心,绝非用这种违背天性、用力过猛的伎俩。那么历史上的刘备是如何收买人心的呢?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刘备凝聚人心的手段是什么?绝非《三国演义》中摔阿斗这样的伎俩

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

曹操、刘备、孙权三个人在收买人心上有各自的手段和优势。曹操掌握了汉天子这一张政治上的王牌,能够给予人才更高的合法的待遇,这是曹操的优势;江东集团则用授兵、复客、奉邑这些实在的利益来招揽人才,收买人心,维护统治。相比之下,刘备实在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利用,所以只好打出道义的大旗。虽然很多人以此认为刘备是个虚伪的人物,但是小编认为刘备这种做法也是现实所迫。他没有能力争取汉天子,也没有父兄留下来的基业,只好凭借汉室宗亲的名号,加上做出的“宽”、“仁”、“忠”的态度,来迎合人才的心理上的诉求。

刘备凝聚人心的手段是什么?绝非《三国演义》中摔阿斗这样的伎俩

利益重要还是心理重要,每个人有不同的标准,不过至少心理诉求确实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尤其古代受儒家经学影响的士大夫阶层更是重视这一点。在经过东汉末年两次“党锢之祸”后,士人对汉室的忠心大大降低,但是在曹操控制的许都和邺城仍然分别爆发过叛乱;陈宫为什么会背叛曹操?很大程度原因上是因为曹操处死了陈留名士边让,而非利益得不到满足;糜芳、孟达分别投降江东、曹魏,也是受到关羽、刘封的欺辱。所以满足人才的心理诉求也是一个重要的事情。

刘备凝聚人心的手段是什么?绝非《三国演义》中摔阿斗这样的伎俩

刘备以汉室宗亲自居,以兴复汉室为旗号,将自己摆在绝对的大义上,诸葛亮就是刘备用兴复汉室的旗号请出山的,这也是后来蜀汉政权的立国之本;刘备宽以待人,礼贤下士,无论是真心或者是作伪,最起码赢得了人才的倾心,甚至避免了一次刺杀(感动了刺客);在曹军南下的时候,刘备不惜拖慢行军速度,携带十万人一起行军。这十万人为什么宁可抛家弃业追随刘备呢?或许是因为曹操屠杀徐州的恶名,让他们心生恐惧。刘备以性命为赌注“携民渡江”,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极大提升了个人名望。可以说刘备在创业时期,“宽”、“仁”、“忠”或多或少都做到了,也起到了收买人心的作用。

刘备凝聚人心的手段是什么?绝非《三国演义》中摔阿斗这样的伎俩

身在行间,寝不脱介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被塑造成一个仁弱的形象,经常用哭的手段博人同情。然而试想一下,在东汉末年的乱世当中,跟一个软弱无能的主公,做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业,人才会感到安心吗?显然刘备并不是这样一个人,他可以说是一时雄主。明代兵书中记载有几种古代剑法,其中就包括刘备所创的“顾应法”。这种剑法的真伪小编不敢保证,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刘备身上带着一种尚武之风,也亲历战场与敌人搏杀。

刘备凝聚人心的手段是什么?绝非《三国演义》中摔阿斗这样的伎俩

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东汉末年的汉室宗亲不计其数,刘备的父亲早死,也不能给刘备带来足够的入仕的资源。刘备聚合少年,以讨伐叛军的军功入仕,在过程中与敌人短兵相接,甚至还有在战场上装死才活下来的经历。如果说这是在创业初期不得已的行为,那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身在行间,寝不脱介”;在“汉中之战”中“亲当矢石”则足以证明,在实力可以一战的时候,刘备还是能够亲冒白刃正面应敌。虽然这种做法会受到士人的不认可(比如被廖立贬低);也有可能翻车(比如孙权在“逍遥津之战”、曹操在“潼关之战”亲自断后面临危险),但刘备在这些战役中的表现无疑能够提升自己的威望,赢得武人的尊重。

刘备凝聚人心的手段是什么?绝非《三国演义》中摔阿斗这样的伎俩

府库百物,孤无预焉

上面所说的都是刘备营造出来的个人魅力,固然可以吸引人才,但是如果要长期拉拢人才,稳固人心,还是需要利益的维系。上面小编说到孙权给自己的部下以私兵、奉邑、复客,形成一种特殊的制度,归根结底是用让利的手段。刘备作为一个统治者,也要用利益来维护部下的忠诚,而非单纯的空口白牙。

刘备凝聚人心的手段是什么?绝非《三国演义》中摔阿斗这样的伎俩

在创业前期,刘备一穷二白,当然不能有太多的利益来犒赏部下。在取得益州之后,刘备终于有了本钱。益州地理环境封闭,受战争影响较小,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府库充盈。刘备承诺可以将益州府库中的所有财物赏赐给众人,导致整个军事集团的财政出现了危机。刘备不得不用刘巴的建议铸造大面额的钱币投入到益州的市场,导致通货膨胀,与民争利。另外在《云别传》中记载,刘备还想将成都内外的田舍分给有功的将士。赵云认为为了益州的安定,应该把田舍归还给当地人进行生产。这一点得到了刘备的同意,没有实行。

刘备凝聚人心的手段是什么?绝非《三国演义》中摔阿斗这样的伎俩

除了物质的奖励之外,刘备对一些特殊的部下也给予了超过标准的政治待遇。比如法正这个人心眼比较小,利用职权“擅杀毁伤己者数人”,但是并没有被处罚,原因就是刘备的庇护,连诸葛亮也不能干涉;比如糜竺和黄权,糜竺的弟弟糜芳在“襄樊之战”中投降江东,黄权在“夷陵之战”中投降曹魏。在三国时期有一种质任制度,将士在外有投降或者反叛的举动,作为人质的家眷会受到牵连。这一点在曹魏和东吴都明确存在,蜀汉中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从黄权投降后“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糜芳投降后糜竺“面缚请罪”的情况来看,似乎也有这种制度。而刘备则赦免了黄权家眷和糜竺。刘备铸造直百钱对于益州人来说显然不算善政;对法正等人的纵容也破坏了法律的公正性,但是在这些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起到鼓励、收买人心的效果。

总的来说,小编认为刘备的御人之术是以心理的迎合和利益的维系两个方面为基础,前者为主,后者为辅,比曹操集团和江东集团更加全面一些。蜀汉这个政权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因争权而发生的流血事件相较于曹魏和东吴来说也更少一些,或许也是因为刘备打下来的基础吧。

参考文献:《三国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