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投资雷区,哪些“银行理财”不能买,说说“飞单”那些事

避开投资雷区,哪些“银行理财”不能买,说说“飞单”那些事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很多人幻想过一夜暴富,但一夜醒来,发现一切如故,看来暴富光靠空想不行,于是下决心开始理财。说起理财,那自然是渠道很多、产品各异,但多数稳健投资者还是愿意选择银行理财产品,认为有银行的信用做背书,资金肯定安全,实现财富梦指日可待。殊不知,在各种利益趋势下,一些所谓的“银行理财”其实跟银行并没关系,投资者由于对高收益的贪婪,误入飞单投资陷阱。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张女士是某银行的一名老客户,一天张女士到该银行办业务,一名副行长和一名客户经理分别向其推荐了一款理财产品,期限1年,年收益11%。当时副行长和客户经理均口头承诺该产品有此银行代销,收益高、无风险。既然是熟人推荐,又是“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张女士觉得那肯定没问题。于是张女士及其亲戚按照客户经理的要求,分别向指定账户汇款50万元购买了该理财产品。一年后,张女士的账户没见到承诺的本金和利息,在向客户经理咨询后,客户经理说可以先支付利息,本金还得再拖几个月,见到11%的利息到账,张女士总算放了心,就这样一直拖了一年多,本金也没有回来。直到东窗事发,其他客户都纷纷到该银行要钱,张女士才知道被骗,原来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并非真正银行代销的产品,是那个副行长和客户经理私售的飞单,全部客户购买理财的资金都被挪用其他投资,最终因投资失败无法偿还客户资金。本想理财致富,结果损失严重。

以上就是一个购买飞单理财遭受损失的典型案例,那么什么是飞单呢,一般来讲,银行理财所谓“飞单”,是银行内部人员在利益驱使下,违规代销理财产品,以产品高收益为诱饵,让客户购买。同时,还会以口头承诺、隐藏产品说明书等方式,让投资者摸不清产品具体情况,只想着高收益而忽视风险。

飞单和真正的银行理财产品比风险极高,主要是因为两者的投资渠道和风险控制有着天壤之别。银行理财产品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货币、债券市场和央行票据等领域,少部分资金会进入优质实体、信托或基金公司的合作项目等,这一切都在银行严格的风控中进行,客户资金的安全性有很大保障。而飞单的资金则通常是以股权、债权等形式直接进入实体项目,而且飞单对资金的投资标的、领域、渠道、占比和风险性根本没有考虑,甚至部分飞单投进了股市或海外投机市场,风险难以把控。

避开投资雷区,哪些“银行理财”不能买,说说“飞单”那些事

既然飞单风险如此之大,那么如何回避投资雷区,避免遭遇“飞单”呢?

一是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渠道购买理财产品。如果在银行网点购买理财产品,一定会被录像录音,如果在购买过程中,没有进行“双录”,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被骗。

二是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如果在购买理财产品过程中,客户经理忽悠购买高收益理财产品,一定要冷静对待,保持谨慎。目前一般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在4%左右,若是收益率超过10%,就必须提高警惕,很多人被飞单的案例就是因为被第三方的高收益率所吸引。

三是理财产品购买合同或者协议上的盖章一定要看清楚。若购买的是第三方机构的产品,落款签章一定是第三方公司的章,若购买的是真的理财产品,那一定是银行的章。

四是认真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哪怕就是熟人,也不要完全相信客户经理的介绍,产品说明书一般会有理财产品主要的投资范围和风险程度的提示,便于你了解所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和风险等级。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飞单,另一种外部不法分子飞单诈骗风险更高,这种方式是外部不法分子独立实施或与银行员工内外勾结,利用银行营业场所,冒充银行工作人员,销售非银行准入的虚假理财产品。总体来看,无论是银行工作人员私售非银行理财产品,还是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场所、冒充银行工作人员销售虚假理财产品,飞单理财都是以高收益为诱饵因此我们在购买理财时一定要分清自己买的是不是真正的“银行理财”,切勿被高收益蒙蔽了双眼。有效避开理财雷区,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才能尽快实现我们的财富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