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鐵都會生鏽,自然法則,有不生鏽的車嗎?


不生鏽的車子,是沒有的,至少以目前的技術是達不到不生鏽。或許會有人有疑問:明知道鐵會生鏽,為什麼還要用鐵作為製造汽車的主要材料?但是因為成本!目前鐵依然是大部分汽車的主要材料,因為車企要考慮一款車的製造成本。製造成本過高會導致客戶群體的減少,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下降。

雖然汽車生鏽不可避免,但是汽車製造商在設計和製造一款汽車時,會去儘量延緩生鏽發生的時間。車企利用了很多的技術和工藝,使車輛在整個使用週期裡不會生鏽或者儘可能少生鏽。下面,我們來看看車企都是通過哪些技術來實現的。

選材

我們都知道,汽車生鏽主要就是金屬氧化的一種表現。鐵的穩定性不是特別高,而汽車的使用環境又相對複雜。鋼鐵最害怕的潮溼的空氣以及水等汽車都會接觸到,而且頻繁接觸。即使在相對較好的使用環境下,隨著時間的推移鋼鐵也會生鏽,更何況複雜的使用環境。這樣汽車的工作環境對於鋼鐵來說極其不利的,所以汽車廠商就需要想辦法來應對。而材料的選擇是在根本上杜絕或是延緩生鏽的發生,而鍍鋅鋼板就被應用到汽車材料上。鍍鋅鋼板就是通過加工手段在鋼鐵表面鍍上一層鋅。鍍鋅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隔絕鋼鐵與空氣直接接觸,二是通過消耗自己來保護鋼鐵自身。第一個作用很好理解,就像我們下雨天穿雨衣可以避免我們與雨水直接接觸從而不會被雨水淋溼。第二個作用就是鋅比較活躍,可以通過消耗自身來“消耗”潮溼的空氣。

塗裝工藝

汽車在車身在經歷過拼裝以及焊接以後,車身整體的框架出來以後,會進行進一步的防鏽處理。這部分用到的主要工藝是“電泳塗裝”,電泳塗裝主要工序就是讓車身框架完全沉浸在完全稀釋的陰極塗料槽中。這樣的處理可以讓塗裝材料均勻、完全的覆蓋車身形成一種鍍膜,在物理上讓鋼材與空氣隔絕。很多容易生鏽的車,就是因為省略了這一步驟造成的。而我們在給汽車補漆的時候需要打膩子,也是因為這道塗層被破壞需要找平的原因。

內部防鏽

因為車身設計需要強度,而為了成本和車身重量的控制,所以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空腔。車身外部的防鏽處理很好做,而針對外部的防鏽處理很難覆蓋空腔。我們看到有些車子外部車漆完整的情況下依然會生鏽,就是從裡往外鏽造成的。而車身外部還有一道噴漆作為保護,空腔是無法進行噴漆的,所以也少了一層保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汽車廠商使用了空腔注蠟技術。空腔注蠟顧名思義就是在空腔內部注滿蠟,將蠟加熱成液體注入加熱後的車身空腔。多於的蠟流出以後,蠟會完全覆蓋空腔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

噴漆

噴漆是大家接觸比較多的一道工序,我們的汽車在發生碰撞以後,在需要換件或者鈑金的時候,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噴漆。噴漆的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對於車身顏色的需求,二是為了進一步防鏽。在經歷了基礎塗裝以後,車漆是第一道保護。車漆可以進一步隔絕鋼材與空氣的直接接觸,從而加深對於鋼材的保護。

以上就是目前主流的防鏽處理,還有一些針對底盤的防鏽處理。底盤的防鏽主要是將橡膠樹脂噴塗在底盤上,主要作用是防鏽,同時也有一定的隔音和防刮擦。

<strong>


車市小夭


如果說做到完全不生鏽,現在還不太可能,時間越久的車,相對來說,生鏽的幾率越大一些,國產車相較於合資來合資車來說,生鏽的幾率又更大一些,在我做二手車的這一段時間,遇到的這些車子裡面,合資車相對於國產車來說,油漆鈑金要做的強一些,當然啦,年薪近一點的國產車現在的質量做的也確實不錯,比如說吉利啦,奇瑞啦,現在近幾年的國產車比前幾年好很多,我想隨著技術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我們國家的國產車質量應該會越來越好,甚至超過歐美日系車


誠新車行


目前還沒有不生鏽的,因為做不到所有配件都是防鏽處理的,那樣成本會很高!


哈雷遠方


全鋁車身就不會生鏽,當然只是車身,不可能100%鋁整車,捷豹、路虎、特斯拉,A8L鋁含量達到整車的70%~97%不等。


我行我素御貓


暫時沒有這種不生鏽的車,但是每臺車出廠的時候都會有做防鏽處理,但是使用久了之後還是會生鏽的,畢竟現在造車的材料大部分還都是鐵為主。

因為成本控制的原因,如果用的是防鏽材料,成本上去了,售價也上去了,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就較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