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當戰“疫”逆行者 駐馬店高新區同心抗疫


勇當戰“疫”逆行者 駐馬店高新區同心抗疫

劉效斌在村內巡邏、宣傳

2月12日晚,豫南大地寒風凜凜,手握小喇叭的88歲老黨員劉效斌,在河南省駐馬店市高新區吳桂橋社區劉莊村結束了當天的村內巡視和防疫宣傳。望著燈火通明的村莊漸漸隱藏進黑夜裡,劉效斌那疲憊而又佈滿滄桑的臉上,流露出一絲會心的微笑,喃喃道:“離抗疫勝利又近了一天。”這是他為本村防疫抗疫義務工作的第20天。

劉效斌是武漢鐵路局退休職工,1960年入黨,曾參加過多次搶險救災和自衛反擊戰後勤保障。1998年,退休後的劉效斌選擇回到故鄉劉莊村生活,並積極參與村中事務。

新冠肺炎蔓延後,劉效斌主動請纓要為本村抗疫防疫工作做貢獻。考慮到老人年邁,以及防疫工作的危險性,街道和社區幹部對他的好意再三婉拒。劉效斌在社區辦公室門口急得直跺腳,他執拗地說:“你們這些年輕人都不顧生死安危,勇敢的衝在防疫抗疫第一線,我一個快90歲的老頭,還有啥可怕的?我是名老黨員,國家和人民遇到了苦難,不讓我做點貢獻,我心不安。”無奈之下,社區給他安排了相對清閒的宣傳員工作。但讓人感動的是,劉效斌每日清晨6點半就開始在村裡巡邏和宣傳,每天巡村不少於4次,步行約10公里。

劉效斌老人的善舉,感動著全村的人。他卻說,我每天都被街道、社區幹部和村民無私的奉獻所感染,那一幕幕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畏付出,讓我在這個春寒料峭、疫期肆虐的時段,感受到了溫暖和力量。

幹部群眾勇戰抗“疫”一線

古城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吳桂橋社區包點幹部宋鑫龍是劉效斌常掛在嘴邊的感激之人。

吳桂橋社區距離駐馬店市區有20公里,雖然於2017年由行政村改為社區,但至今仍是一個以農業種植為主的傳統鄉村,2017年宋鑫龍開始包點吳桂橋社區。

大年三十下午,正在家中為家人準備年夜飯的宋鑫龍接到單位防疫通知後,第一時間趕到街道辦事處,開會、部署、調配物資、進駐社區,吃住都在辦公室。

勇當戰“疫”逆行者 駐馬店高新區同心抗疫

宋鑫龍組織防疫晨會

每日在幾個自然村和防疫卡點不停的巡查,瞭解社區動態,傳達上級指示,掌握防疫卡點需求,上報疫情防疫情況……每過一個防疫卡點,他都要被執勤人員噴灑一遍酒精消毒,多日未換洗的衣服,夾雜著酒精的味道,有著難以言表的酸爽氣味。深夜回到辦公室,宋鑫龍微信裡收到兒子給他畫了一副面戴口罩、手拎喇叭,題名為“最美逆行者”的畫像,讓他心裡暖暖的。

該社區現有近百名幹部和群眾參與防疫工作,在卡點執勤的34人,大多還自帶乾糧、被褥,偶爾回趟家吃口熱飯。帳篷未下發前,在防疫卡點的社區小組長張小建父子二人在車上吃住兩天兩夜。

“我參加過非典抗疫工作,知道病毒的危害性,我就很吃驚,這些社區幹部從哪來的這麼大幹勁和勇氣?在連口罩都沒有的情況下,從家拿著體溫計,冒著雨,什麼也不顧的,在卡點一呆就是一天。”回憶當初設立防疫卡點時的情形,劉效斌感慨。

深夜中,防疫卡點總會出現執勤人員蹲在帳篷門口,捧著包面充飢,但眼睛仍緊盯路口的畫面。問及他們苦不苦,累不累?多人會說:“俺們蘭洪啟書記熬夜熬的低壓達到130,掛著吊針,還在值班呢,我們這點苦累算啥!”

勇當戰“疫”逆行者 駐馬店高新區同心抗疫

村民在村裡消毒

社區支書掛吊針不棄工作

現年42歲的蘭洪啟,屬於鄉間致富帶頭人,開辦有養殖場。因為致富有道,又積極參與鄉村事務,並經常關照有困難的鄉鄰,2018年6月,他高票當選為吳桂橋社區党支書。因為工作敬業,黨建工作做得紮實,業績突出,蘭洪多次受到高新區管委會和古城街道辦表揚。疫情爆發後,他堅決落實上級部門工作部署,並動員在深圳經商的親戚吳俊啟從國外購買1萬多元電子測溫儀、口罩,為家鄉捐贈。

勇當戰“疫”逆行者 駐馬店高新區同心抗疫

社區黨支部書記蘭洪啟上門為群眾量體溫

經過挨戶摸查,該社區共有28人從湖北、廣東、福建等異地返鄉。面對閉門隔離的要求,起初異地返鄉村民並不理解和支持;面對不讓探親訪友,親友相聚的要求,很多村民一時難以適應和接受;偶爾也會有醉漢到卡點去抱怨和耍酒瘋……面對這些問題,蘭洪啟總會親自上門去溝通、解釋。該社區26戶脫貧戶,雖然生活上有極大改善,但他們大多是老弱病殘,蘭洪啟安排村醫,或者親自登門,每天都會為他們測體溫,並送來方面面和火腿腸,緩解他們購物難的問題。由於高度緊張和高強度工作,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的蘭洪啟,原本硬朗的身體也出現了問題,低壓達到130。多人勸導他回家休息,但他選擇了在辦公室邊輸液邊辦公。

脫貧戶執意要捐贈

讓回鄉居住已經22年的劉效斌興奮的是,在這次疫情防控的過程中,幹群關係達到了意想不到的團結、融洽。通過前期的宣傳和街道、社區幹部的感染,村民們都選擇緊閉大門而不出,返鄉人員每日通過微信上傳體溫,出外就醫、採購的村民自覺登記……很多村民自覺來到社區辦公室,捐款捐物表達。他們中有在家務農的農民,有在鄉鎮開滷肉店老闆、有一手油漬的修車工、有剛剛畢業的大學生……

勇當戰“疫”逆行者 駐馬店高新區同心抗疫

防疫卡點工作人員盡心盡責

最讓蘭洪啟等人為難的是,脫貧戶張永超把300元現金硬塞到蘭洪啟手中,然後掉頭就跑。因為父母年邁、身體有病,張永超家經濟狀況緊張,兩間80年代低矮、破舊磚瓦房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精準扶貧以來,當地政府給他家建了新房,讓扶貧政策全到位,並通過產業分紅,經濟林種植指導,幫其脫貧。

當社區幹部到張永超家中,要將其捐贈的300元退回時,68歲的母親王愛不樂意了,她說:“這些年,要不是黨和政府幫我們,給我們蓋新房、添傢俱,幫我們致富,我們哪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現在國家有難了,我們盡點心意,不中嗎?”

臨別時,張永超反覆央求社區幹部:“我打聽了,武漢那邊現在不好進,咱們社區防疫工作,有啥我能幹的,你們儘管給我安排。”

截止到2月10日,吳桂橋社區辦公室已經收到村民3萬多元的現金捐贈,還有面包、雞蛋、方便麵、蘋果等物資捐贈。

見到幹部們辛勤堅守的一幕幕畫面,聽聞村民力所能及的積極奉獻的一個個故事,劉效斌時常眼含淚花,他認為,在當下疫情防控中,幹部群眾齊心協力、一呼百應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經過這幾年的脫貧攻堅,幹部隊伍得到了充分地拉練,工作作風、工作態度、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升,深得百姓的認可和信任,彼此的凝聚力得到加強。(駐馬店市委網信辦供稿 崔彬 王磊 圖文來源:中國搜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