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 勇當戰“疫”衛士——延安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復工復產側記


傳承紅色基因 勇當戰“疫”衛士——延安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復工復產側記


2月20日,記者走進位於延安市寶塔區的延安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延安製藥)時,看到車間裡一派忙碌景象,員工們正在加工板藍根原料。與此同時,在安塞區的工廠裡,員工們在加緊生產消毒液。

從1月28日開始,延安製藥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這是一家從戰火中走出,流淌著紅色血液的製藥廠。延安製藥的前身是創建於1938年的八路軍制藥廠,曾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作出過特殊貢獻。新中國成立後,更名為延安製藥廠。1998年改制,2016年再次變更名稱為延安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它是延安市唯一的製藥企業。

“延安製藥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在這個特殊的戰‘疫’時期,我們更應該繼承優良傳統,發揚光大,承擔社會責任。”董事長常學軍說。

提前復工

生產防疫藥品

1月26日(正月初二)晚上,正和家人吃飯的楊豔豔收到公司發來的復工信息,告知她公司將在正月初四復工生產。楊豔豔的工作主要負責前處理配料,是整個藥品生產線上的第一道工序。因此,收到信息後,她二話沒說,直接回復:“好!”

在向延安市寶塔區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指揮部、延安市工信局等單位請示得到批准後,1月28日,延安製藥就組織在延安市區居住的工作人員有序開工。

1月28日一大早,楊豔豔佩戴口罩來到公司,先和同事在大門口排隊測量體溫、噴灑消毒水後,才走進車間。午飯時間,公司安排了員工錯峰用餐,楊豔豔被排在第二組12時用餐,第一組是11時30分。用餐時,員工之間分散就座,儘量避免近距離接觸。下午,公司把熬製的增強免疫力的中藥發給員工服用。

“春節前放假時,我們還有一批板藍根、銀翹原料儲存在倉庫。疫情暴發後,運輸不暢通,其他原料不好購買,這段時間我們就把庫存的最後一些原料進行加工生產。”常學軍介紹,“在組織復工的同時,我們制定了防控防治工作制度,公司嚴格執行封閉式管理,每天上下班派公司專車接送員工,切實做好防控工作,保障員工安全,確保生產車間正常運行。”

擴增生產線

保障防疫物資充足

除了開工生產藥品外,疫情期間,延安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還積極創新,生產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彌補延安市場空白。

“我們公司以前一直小批量生產濃度為90%的酒精,供公司內部使用。疫情暴發後,酒精使用量大,我們就加大生產量,生產75%濃度的酒精。”常學軍說。

瞭解到延安市目前沒有生產消毒液的企業,延安製藥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一家企業合作生產84消毒液。在該企業輾轉購回消毒液的原材料後,2月14日,延安製藥就正式生產,如今消毒液已經投入市場。(據《陝西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