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在家學習,但是自律性很差應該怎麼辦?

曹貓魚


在家學習,對自律性是個考驗,如何解決自律性差的問題?

什麼是自律性

從本質上講,自律就是你被迫行動前,有勇氣讓自己去做必須做的事情。自律往往和不願做或懶於去做但卻不得不做的事情相聯繫。"律"即是規範,保證沒有行為會越出這個規範。自律性表現在生活的很多方面,學習,工作,健身,成功的人都是自律的人,自律才能自由。

為什麼自律性差

1、惰性心理在阻礙著你。惰性心理每個人都有的,它潛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時刻伺機破壞你的奮鬥計劃,它會把一個很有潛力的天才變成一個庸庸碌碌的無能之輩!

2、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朋友在兒童少年時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後期表現為學習能力差,自律性差。

3、環境影響,在家裡學習,沒有氛圍,沒有監督,還會被各種因素干擾,導致學習中斷。

如何提升自律性

1。要有一個大的生活目標,更要有每天的小目標,天天反省自己的達成度。

2。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不要好高騖遠,並按照計劃立即行動!

3。不斷地尋找前進動力,對自己設定小的獎勵機制,不要讓懈怠的野草在你理想的花園肆意蔓延,要把它消滅在萌芽狀態。

4。尋找監督。進群打卡,或者找同學朋友和家人監督自己一段時間,堅持下去,直到自己形成了良好習慣。請試試吧?

5、杜絕一切拖延症,立即,懂嗎?永遠不要說“等一等”。

6、避免干擾,杜絕誘惑,剋制慾望。


襄陽魚梁洲


這個庚子鼠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震動全國,而後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為了不給國家的防疫工作添亂,受疫情影響在家學習,不過不少人都表示自己在家學習的自律性很差。對於這種情況,我認為這有環境作用的影響,也有自身意志的因素,還有學習方法的缺失,要想有所改變,還需對症下藥地從這三點進行突破。

以下是個人針對題目給出的具體理解,希望我的回答能為題主答疑解惑、提供幫助。

一、環境作用的影響

自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抗“疫”爆發以來,如今疫情依舊嚴重,心思容易遊離不定,在這樣的大環境裡,這種心緒的出現是必然的。

還處於學生時代的我,曾也一度有過相似的處境,那是當年的第二號颱風登陸時,我們都被圍困在家中,學校通知停課自習。由於倉促準備,學校也沒有佈置學習任務和作業,我便開始怠惰了起來。如今想起來,可以說是如今疫情的相似情景,雖然談不上“惶惶然”,但是多少還是會有影響,加上自由的學習環境,缺少限定的約束,習慣了傳統在束縛和控制下、有條不紊地開展學習任務的學生,這種自由的環境裡無疑學習效率難以保證。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今很多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學校時,除了著重看師資力量外,還關注學校的學習氛圍。

誠如是,學習氛圍似虛而實,影響著學習進程,在家學習,就意味著和老師、同學的隔離,自律性本就不那麼強的學生就會受制於學習氛圍的改變。

或許在他人和環境的影響下,學習會更有狀態,其實所指的便是這些。那時在家學習的我,深深地認識到自己這樣下去,等到暑假結束時就會落下一大截,但就算是想學也沒有什麼動力。

離開了互相促進、共同進步的濃郁學習氛圍,每個人便有似離群的孤狼,其學習動機也隨之而減弱。

二、自身意志的因素

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曾說過:“不能約束自己的人不能稱他為自由的人,”自律與自身意志堅定與否密不可分,自身意志強大的人不斷提醒自己最初的目標和計劃,將會成為自律的最大受益者。

對於自律而言,其實心理狀態是第一,技巧第二。有了一顆自律的心,那麼那些消極的學習狀態也將隨之而改變,我也深知如此,但依舊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看著外面狂風暴雨,聽著房間窗欞顫動,怎麼都難以進入學習狀態,我動不動就會離開座位看向窗外,卻難以回到桌前伏案學習,那種不由自主的“失控”讓那時的我一度低迷。

學生時代的我,的確並不怎麼自律,或許常常會有“幡然醒悟”,有很多願意去改變的計劃,但總是缺乏改變的動力。

自律不是死板的,它是基於實際而形成的自然習慣,自律性可以經由時間去磨礪出來,只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下去,一切都將成為自律的佳話。

那些因特殊狀態而出現的拖延、迷茫、焦慮、怠惰,自從有了一個準確的目標,也便有了改變的方向。

沈從文先生曾說過:“征服自己的一切弱點,正是一個人偉大的起始。”強大的自身意志,給人所向披靡的力量,真正的自律者都能在這種超乎尋常的狀態中,發掘出自身潛在的動力之源。

三、學習方法的缺失

某種意義上,我所缺乏的並不是“學習能力”,所缺少的是一種可以堅持自律的“學習方法”,而在真正意義的學習層面,“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都缺一不可。

自律性差只是表象,其實是個綜合性問題,解決它不能只靠“道”上的解讀,學習方法是以“術”的層面自律的方式,同樣也十分重要。

於是,按照自身的實際情況,簡單地列了一個清單,從幾點到幾點做什麼、怎麼做,而之後回到學校,我也有對課外的生活有了精準的估測、計劃。

那個階段衝刺高考的我,搬來了一堆堆的學習資料,兩耳不聞窗外風雨,一心只是學習讀書。

那時我發現自己深受所困的便是焦慮,而自律的生活給了我很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繼而緩解了我的焦慮。與其天天為此後不知什麼時候面對的挑戰,倒不如專注眼前的、有計劃的階段性學習,當這些自律的片段開始“滾雪球”般地越積越多,學習上的困難也便迎刃而解了。

找到自身最佳的學習方法,必可事半功倍,當我們徹底踢開多巴胺,專注於“選擇”,那麼自律學習同樣並不困難。

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我們切莫因在家中學習而荒廢了光陰,而因以此作為做出改變、保持自律的磨礪,此後也將會得益於此。

自律是一個看似簡單,實則需要強大意志力的事情。疫情當前,缺失學習狀態會給人以怠惰的負面影響,往小的說會在此後出現學習成績下滑,往大的說會影響未來的學習狀態。

上述文字給出自律養成的方式,願在家學習的題主能夠堅定意志、自律自控,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


老夏分析師


你說的自律性差,差到什麼程度呢。既然可以在網上發佈問題,如果不是父母代勞,那起碼是小學中高年級以上到大學生了。

1.有人是真的自律性差,直接可以從學習結果看出來。

2.有人是自我要求太高,而其實學習成績不錯,這樣的人大可不必太焦慮。

          對於第一種人,年級小的需要家長看管督促,高中大學生則主要靠自我激勵,買一些勵志的書(乾貨多的那種)回來讀裡面方法很多,網上視頻文章也非常多。另外有一些很實際的,並不高大上的方法是--把你羨慕嫉妒恨的優秀人才時刻記在腦中,你要趕上他甚至超越他。或者說有你愛慕的男生女生,你要努力配得上人家舉案齊眉啊。

           如果這些都做了,還是不能激起你的鬥志,我在這裡鄙視你一下,你真的沒救了好嗎,期待你來打我臉。

        

           對於第二種人,要求高是好事,但不可過度焦慮。舉個例子讓你放鬆一下。看看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胡適的日記:

7月4日

新開這本日記,也為了督促自己下個學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讀完手邊的莎士比亞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適之啊胡適之!你怎麼能如此墮落!先前訂下的學習計劃你都忘了嗎?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2月5日

“劉千里以電話邀打牌。”【老友難得一聚】

4月29日,

“天時驟暖至八十度以上,不能讀書,與沈、陳諸君打紙牌,又與劉、侯諸君打中國牌,以為消遣之計。”【天太熱,無法學習】

5月14日,

“夜與劉千里諸人打牌。劉君已畢業,雲下星期二將歸祖國矣。”【牌友要走了,怎麼不得打一局以表送別】

7月2日,

“天熱不能作事,打牌消遣。”【天又熱了哈哈哈】

          看完真的忍俊不禁,當然我們都知道胡適是怎樣的大家,背後的努力毋庸置疑。這裡只是要說,偶爾短暫的放縱,對於身心也是放鬆無關大局,不必太焦慮。


非凡茶話


受疫情影響在家學習,但是自律性很差應該怎麼辦?

首先,我以前也像你一樣,是個自律性很差的人,也喜歡玩手機、專注力很差那一種。但後來,自己經過一番努力後,現在略有成績。

最近因為疫情關係,很多人也被迫待在家無事做,和只能在家自修或工作,所以值得

分享一下我一點經驗。

自律性差不外乎有幾個因素,分別是:

- 喜歡晚睡
- 經常手機不離手、玩手遊不能自制
- 經常看視頻打發時間如抖音、西瓜視頻等
- 專注力弱、常停留在淺層思考
- 常發白日夢
- 喜歡吃快餐等垃圾食物,致脂肪過高、肥胖等

一、你有訂立目標習慣嗎

就等於我們乘飛機或打車一樣,先有目的地,才會有航線和路線。 訂立目標也一樣,

當你訂出來後,便可把計劃進行細分。

我少年時為要應付大學入學試,把由高中讀書時間到考試之間的時間進行管理,如用

一星期讀完地理科後,下一個星期專注讀中國歴史。

總之就是按著目標來進行。相比漫無目的去讀書,這方法會更有效。

而且,如果簡單到如何過每一天,我建議你先從每一天做一件重要事情開始。

例如每一天早上我會花2至3個小時看完半本書、或利用早上聽完一個音頻課,然後寫出聽後感筆記等。

二、慢慢培育早起習慣

有句話叫一日之計在於晨、或早起的鳥有蟲吃。 對大多數人來說,早上是專注力最高

、最不被幹擾的時間。

如果你過去習慣睡到很晚、或因最近疫情關係,使你變得在家無所事事,我建議你可

開始較鬧鐘,例如較到每天早上8點、或7點起床。

當然,大前題是你避免太晚睡覺,一般儘量11點或11點半前睡。 因為在中醫角度,

由晚上11點到零晨2點是肝臟收復休息的時間。

時間效益管理專家張萌更是連續20年5點起床、每天工作17小時,成為了首批入選胡

潤百富學院的85後女性企業家。

她曾擔任08年奧運火炬手、更獲時任總理、和英首相卡梅倫接見。 她能有如此成就,

便歸功於每天早上5點早起閱讀學習,與時間做朋友,厚積薄發。

因為她說如果一年能有300天早起3至4個小時,總共便多了1200多個小時,這些時間

夠她看完300本書。

所以,早起是自律的開始。強烈建議你可從明天開始,先踏出第一步。

當你能夠做到早起後,便可開始實行你的學習計劃。在計劃中,你可應用蕃茄鍾法則,即每幹接近25分鐘至半小時,便讓自己休息放空5分鐘,目的是讓你精神適當地放鬆。


三、找項運動開始鍛鍊自己

就好像上面提到的張萌,她每星期打3次泰拳,使自己身體保持活力。

我自己也每週至少跑步一次,除了可使身體更健康、更能夠鍛鍊深度思考。 在跑步過

程中,可同時進行獨處和思考。

透過跑步,除了可使我減肥、當天更精神外、也全面提升了我的生活質素、自律性也

大為改善。

到了今天,我已習慣每週跑步,更是不跑不舒服。 當然,在疫情影響下,建議可早點

起床跑步,也儘量遠離人群來跑,減少風險。

在《暗時間》一書,便說當我們進行某些事情,同時可進行思考,這更能有效善用時

間。

如果你嫌跑步太辛苦,也可在家進行室內運動如瑜伽、跳繩、掌上壓、舉重等。 今天

便有不少女生,喜歡一邊看視頻教學、一邊跟著做瑜伽。

四、有目的去閱讀

因為疫情關係,你會發現日常生活突然增加了閒置時間,因為多出來的時間和減少了

時間的稀缺性,會使你產生錯覺,變得比以前更不珍惜時間。

即使你看書,也很可能看到不夠半小時便分心,走去看抖音、西瓜視頻等。

有一個方法,便是帶著目的去閱讀。正常人看書是從第一頁開始看,由引言導讀、到開首介紹作者背景、理論、為什麼、到最後如何做等等。

其中一個缺點便是很多內容你可能已經認識、或聽過,當閱讀到重覆內容時,會減低了繼續讀書的慾望,從而使你開始分心,最終再次跌進看手機的陷阱。

所以,你可帶著明確目的來看書,例如我只想看如何做禪修冥想,便直接看介紹禪修冥想的書的方法部份。

每次看書,你都可先帶著目的和心中想好,你今天想在書中學到哪方向知識,然後才

打開書本,並直接在書中開首的目錄中查閱你想讀的內容,這樣你便可跳過書中前面

的沉悶部分。


到最後,說了這麼多,最重要是把你每項學習賦予意義。

很多人學習半途而廢,究其原因便是沒有想清楚這件事的意義。例如我跑步,除了減肥、控制體重外、更可以鍛鍊腹肌,使自己看上去更年輕。

你學習的意義又是什麼? 是渴望半年後、一年後成為更好的自己? 試認真想想,你一

定可以想到的。


毅鋒俠


受疫情影響在家學習,的確很不習慣而出現自律性自覺性很差的現象。這個時候家長不必慌張和憂傷,也不必採取過急的方式強套。我認為講明情因以理服人、亮明態度以情感人以身示範敦促習慣、營造一個“家校園”等不失為一些好辦法,興許對眼前情形有所改變,變不利為有利。

都清楚,寒假及春節是大家都應該盡興玩耍盡情享受的時候,今年卻因冠肺炎病毒肆虐而剝奪了幾乎所有人的時間空間。莫說孩子就是成年人都很不適應,心裡毛裡毛躁,魂不安魄不落的,鬱悶且近乎瘋癲。

為此要理解孩子,順著毛毛來,切忌有一鋤就挖個金娃娃不現實的想法和做法。

在疫情患難的當下,出現諸多的不便是必然的,此時既不能讓不利因素牽著鼻子走而使自己處於被束縛於無奈之境地,更不能祈求天會隨人願。只有堅定一定會贏、一定能行的信念,並立下誓言,我相信人自己一定會改變自己的。一旦明白到這個道理,家長心地坦蕩怡然了,孩子又怎能不順心就範呢?於是,家長要做的:

首先,家長願孩子就心願,家庭安孩子就心安,家庭樂孩子就快活,家庭有規矩孩子就照規矩。所以,營造一個外封閉內開放、外危險內安全、外冷清內熱絡良好有序的“家校園”至關重要。有了這個孩子心情當然就很熱活,不自律性不自覺性慢慢會消減。

其次,打開窗戶讓孩子看看外面,空蕩蕩人影不見,不只我們小區這樣全國都進入隔離封閉狀態,根本沒有心思往外拽,也不可能有機會與夥伴們相見。唯有安下心來在家學習充實不快,別無選擇還不能等待。要按照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安排完成作業和訓練,才能打發走這長長的時間,否則白白浪費光陰後悔莫及只待怨嘆。讓孩子明白,窩居在家是形勢被迫使然。

再次,為進一步指導孩子儘早進入學習狀態,家長趁機適時講講逆境中刻苦學習成功的事例進行啟發、誘導孩子是可行的,比如古人《鑿壁借光》、《懸樑刺股》、《陳門立雪》、《囊螢映雪》以及《孟母三遷》等故事。用以達到讓孩子提高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端正學習態度、增強學習信心、立下志向發憤等目的。

不少家長曾經經常說平時忙沒時間輔導孩子,此時時間就很寬裕,應該坐下來與子女好好聊聊,好好陪陪,打開心扉談談。比如講講父輩爺輩在艱苦落後的條件下,立志立業的創業史和發家史,對孩子是很有教育意義的。艱苦樸素、逆境不畏、知難而進的精神是時候讓孩子們學習和具備的了。

然後,指出全國學生都隔離在家由家長安排輔導學習已成普遍自然現象,如不抓緊學習怎能跟得上形勢?可適時打開電視和網絡上傳播的好的學習事例,讓孩子在增長見識的同時達到勵志學習學好的目的。

拿出學校老師發來的線上學習的通知和線下自學的要求,再適時加以強調和提醒,讓孩子明白不完成學習任務開學後與其他同學是有差距的道理。

最後,攤開親友、家長群發來的其他孩子學習所取得的經驗和成績,以此啟發、誘導孩子:積極進入學習狀態,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學習已時不我待。

通過比張比李講清原因、過程、結果及利害關係,是促使孩子改變惰性、不自覺性、不自律性和不安下心來學習的清醒劑、靜心劑和助推器。一旦講清和明白這個事理,孩子學習會信心倍增。

另外,封閉學習、自律學習是愛自己、愛家人、愛他人、愛國家的表現。因呆在家裡不外出做好隔離,是黨中央的英明決斷和統一號召;提倡線上線下學習是當前的形勢所迫、特殊情況所致;聽從黨指揮、服從國家安排,是青少年的責任和擔當。愛國愛家愛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在家安心隔離學習做起。

道理已講明,思想已做通,思路已理清,指向已清晰,接下來就是定規矩照規做,家長帶頭開好路。

嚴格遵循學習作息規律:每天早上7:30按時起床,8點30誦讀,9點至11:30,學習語文、數學、英語各40分鐘(包括3個時段各休息10分鐘在內);每天下午3:00至5:00,畫畫、手工、書法、唱歌、跳舞等各分別輪流擇選一兩樣訓練。

倡導合理科學的生活規律:以上學習外的時間是孩子生活和自由活動時間,看電視、玩手機、室內及陽臺種養殖都可。還可適量讓孩子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和自理事情。

這期間,家長全程陪護、督促、指導、檢查,每做一樣都要走在孩子的前面,每時每處都要給孩子做出表率。

只有這樣,疫情假期孩子才過得充實,有滋有味,過得有模有樣,而不是摩皮擦癢。


東方G819


自律對一個人的重要,毋容置疑。一個會自律的人,才能做自己的主人,真正成就自我。

疫情下的我們,該怎樣提高自律性呢?

一、為自己制定學習計劃,把每個時間段學習的內容,學習的目標,方法等羅列清楚。同時在每個時間段中間有休息時間,做到有條不紊,勞逸結合。自律性很差的人,可以在書桌或自己面前醒目處貼上提醒自己的標語或名言,當學習過程中散漫或偷懶時,看到這些,會提醒自己應該怎麼做。每天睡覺前反思自己學習任務的落實情況,及時查缺補漏,用對自己嚴格要求的方式,確保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

二、把自己固定在書房或單獨的房間裡,給自己營造一個靜心讀書的環境。書桌要整理得整齊有序。如果有一盆鮮花會更好,還可以泡一杯清茶。學習時手機儘量放在一邊或調成靜心,不讓手機干擾自己的學習。用安靜愜意的學習環境,讓我們的學習有一種儀式感和陶醉感。

三、休息或閒暇時閱讀關於自律促進成功的文章,與比較自律的人交流自律的方法,讓自律成為一種思想和鞭策。

四、隨時寫一寫自己在學習和自律方面進步的心得體會,讓我們看到自己的成就,激勵自己取得更多的成就。

四、每天靜心反思,想想疫情下還在為我們的安全,幸福不顧安危與病魔奮戰的人,那麼,我們能做什麼?又不能做什麼?將來可以做什麼?明白我們是幸福的,何不趁此機會認真學習,在將來用自己的成功為國家和社會做更多事?想到此,我們有什麼理由選擇安逸和虛度時光呢?





陽關雪


一般來說,在家學習多數學生自律性不強。所以都願意到學校去學習,去感受那種緊張的氛圍,在別人的影響帶動下,不好意思溜號,自然就能很快投入到學習中去了。但是封閉在家裡,缺少了緊張積極快節奏的氛圍,人很容易放鬆下來,所以創設一種緊張的氣氛和節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但是能認識到自己自律性差也是難能可貴的。我的建議是:

一、創設讓人監督的環境氛圍。既然老師能直播上課,我們學生為什麼就不能直播學習呢?你也可以打開攝像頭,把自己置於攝像頭的監督下,你就不會分散注意力了。邊學邊錄,還能有利於以後檢查反饋自己的學習狀態,可謂一舉兩得,也可以讓別人遠程監控你。

二、制定課表,按照平時在校的方式制定,每節課40分鐘,上課下課都設置鈴聲,自己完全按照鈴聲指令進入學習狀態,也可以和自己的同學、同桌、小組成員約定好,按照統一的進度,大家在QQ群裡或微信裡一起學習,還能互相監督。也可以各自發揮所長,每人講自己最擅長的科目給大家,大家輪流上課,在線答疑、討論都可以。還能提高大家參與的積極性,說不定學習效率效果比在學校還好呢。

三、如果學生年級較小,可以求得家長的幫忙,請家長把學習計劃課表制定好,學習小組建立好,設備調試安裝好,讓家長扮演旁聽生或其他聽課老師的角色。同時還能起到規範課堂和監督維護課堂秩序的作用。如果有家長本身是老師,那麼效果就更好了。

四、張弛有度,自我反饋,適度獎勵。如果學習方式和效果好,可以每天適當增加一、二節活動課,大家可以在網上群裡微信上飆歌、遊戲、我說你做,我演你猜,都可以。讓每天的學習不枯燥,還能充滿期待,體驗新的學習合作方式。這些全新的體驗和嘗試大家完全可以大膽實踐。


醒悟諮導123


提升自律分三步走,只要堅持就一定可以。

1、找到問題:

找到讓你無法自律的問題,房間太小離床太近、沙發太舒服不忍離開、沒有像樣的桌子、身邊環境干擾太大、家裡網太好忍不住手機上網刷抖音、回家時拿的書太少沒書可看、沒有稱手的健身器材沒法鍛鍊...總之,身體和思想總要有一個在路上,無心學習,無心鍛鍊,無法堅持是導致自律性差的主要問題;

2、解決問題:

無心學習,那就要刻意營造學習氛圍,離電視遠一點,離沙發遠一點,找一張整潔的書桌,擺上幾本書...儀式感越強越好,這樣會給自己心理暗示,好不容易搭的景不能就這麼快放棄,還可以多看會書;

無心鍛鍊,沒有瑜伽墊,沒有啞鈴...好,找一塊空地,俯臥撐、仰臥起坐、跳繩等等,只要是通過本身就可以達到活動的運動都可以嘗試。抵抗疫情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升自己的免疫力,所以請加油吧;

3、持續堅持:

開始容易堅持難,所以往往能堅持到最後的人才是優秀的,當然我們先不奢望一下子成為優秀的人,只需要今天比昨天好一些就可以。打開手機,設置看書、健身、做家務等幾個提醒事項,然後要設置成多個時間段重複提醒,先通過外界刺激養成意識和習慣,養成習慣之後就自然會堅持了。

關鍵時刻,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貴在堅持。


曙Ouba


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的自控力薄弱---其實每個人都具有對抗新變化、維持現狀的傾向,這是人的天性。

認識到這一點,首先在心態上就趨於平緩。其實你並不孤獨。要想自律,養成習慣,你需要的不是意志力而是養成自律的訣竅和方法。

自律性差的常見因素

日常我們都羨慕那些自律性很強的人,覺得自律需要靠很強的意志力,其實這種認識不完全正確。自律性是考習慣和一些技巧完全可以達成。認識到這些因素,你也可以變得很自律。

受疫情影響在家學習,本身就脫離了我們熟悉的環境。在不同的場景中,我們的習慣和慣性沒有了,即觸發我們學習的場景不存在了。

主要因素有以下:

1.目標不明確不具體

待在家裡這個環境中本身就脫離了以前學習的場景,沒有監督。心裡面也沒有具體的目標和任務驅動自己。以前是在老師的安排和佈置下有具體的任務和引導,一旦我們失去了這個柺杖,不知所措。缺乏了目標和任務驅動,我們自然不知道該幹些什麼。就好比瞄準一樣,沒有了靶心。不知道往哪開槍。這也凸顯出自己平時的學習缺乏一定的計劃和學習習慣。這是一方面原因。

2.壓力過大,精力過度消耗

因為疫情的影響,我們只能呆在家裡,狹小的空間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們的大腦。缺乏與外界的多維度刺激,大腦變得遲鈍和缺乏活力,通過媒體和新聞看到疫情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焦慮和壓力,給我們的大腦精力造成了很大消耗,意志力跟我們的大腦精力是直接相關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消耗在焦慮中,那我們控制自己的意志力就會變得崩潰。其實就是供應大腦的糖元消耗掉了,這是經過科學研究的證據。著名心理學家吉姆·洛爾博士在《精力管理》中提出:

我們體內的長期循環的壓力激素可以臨時提供能量,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它們會誘發一些症狀,如活動過度、好鬥、不耐煩、易怒、生氣、自我陶醉和對他人的感受反應遲鈍。

3.缺乏具體的執行力

執行力缺乏是心裡面沒有具體分割的任務驅動和場景驅動。缺乏具體學習內容的支撐。也就是缺乏一個具體可行的計劃安排。這是目標落實到具體行動的關鍵一步。沒有走出第一步的動力和慣性。其實開始的第一步是消耗精力最大的,猶如火箭發射升空階段,往往開始的階段是最難,消耗精力也是最大的。

4步輕鬆養成自律習慣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找到問題的原因。接下來分四步走,養成習慣,不靠意志力。

一、 給自己定一個具體、明確、可測量的目標

制定目標是行動的第一步,很多人卡在了這一步,因為制定的目標:不!夠!具!體!。 我們來看一下以下目標有什麼區別:
  • 半年後我要學好英語;
  • 12月後我要學好聽力;
  • 2月26日前,我要在英語聽力方面達到基本脫離原文聽懂慢速voa。

以上三個目標,你覺得哪個好?為什麼儘量具體?前面我們說過了,只有具體,才能明確知道自己到底應該在哪方面多下功夫,最後能實現什麼樣的效果。並且這個效果是可以進行測量的。設定好期限,才能把具體的目標分解到每一天的量化的行動中,可以一天檢驗自己的任務完成進度條。很直觀的可以看到自己今天完成的任務量。這個欺騙不了任何人,完全靠數據說話。

二、 根據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計劃

這個非常重要,很多人做完目標就覺得萬事大吉了。其實接下來的具體行動和計劃才是我們完成目標的體現。計劃是根據要完成的目標逆推得來的。很多時候學不下去就是因為沒有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其中有3個關鍵點:

  1. 切實可行:計劃不是空話,一定要保證計劃本身是可實施的,比如你給自己定每天背100個單詞,估計沒兩天就放棄了。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哪怕開始任務量少一點。保證自己能完成,這側面給自己樹立了正面反饋和信息。這才是我們最關鍵的第一步,哪怕這個任務量是你平時的二分之一。走出第一步,這才是最關鍵的。尤其是在這個時候,前期幾天保證自己能順利走下來才最重要!

  2. 計劃要具體:在日期上最好細到每天的固定時間安排,同時需要考慮到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不要制定一個很泛泛的月計劃,那基本就流產了。在行動上,具體到這件事做的時間點和時間段。

例如閱讀:我應該讀哪類的書——這類書,我應該從哪本開始讀——預計多長時間讀完,每天讀多少頁——讀書的過程中如何做筆記——筆記需不需要複習——如果筆記需要複習,複習間隔是多少……計劃越具體,你實施的可能性越大。

3.學習時間的分配:包括時間總量和固定時間段的學習,比如每天英語學習2個小時,但這兩個小時要有一個按照平時一節課40分鐘為單位量的學習,或者開始是20--30分鐘。中間穿插其他學科以及休息。一個科目時間過長精力消耗,注意力分散,學習的效果很差勁。本來就有牴觸情緒,有時候開始按照一節課的時間往往不利於實施下去。循序漸進,能走下去才是最關鍵的。我們要做的是0.4*5=2個小時。即學習時間的分配,要抓住兩個要點:區間學習和交叉學習

三、學習場景與儀式感的塑造

通過環境和學習儀式感的塑造,達到熟悉的學習氛圍,是保證學習下去的關鍵,任何的干擾因素都可能將你打回原形。

1. 儀式感的塑造

通過指定的具體執行計劃,在適當寬鬆的基礎上制定每天的作息時間,聽到鬧鐘以後,立馬起來去洗臉刷牙。給自己形成一種不用大腦思考的行動的指令,一旦我們的大腦開始思考開始跟意識作鬥爭,那必然會消耗精力,往往很容易放棄。所以,鬧鐘一響,就立馬起身洗臉刷牙。觸發行動指令。這個時候採用“如果·····,就·······”的行動指令。如果我刷完牙,我就開始背誦朗讀英文。直接將大腦的思考鬥爭過濾掉。這個方法在我健身習慣養成過程中功不可沒。我當時設置的觸發指令----如果我到家,我就拿好健身包去健身房。

千萬不要在家穿睡衣!---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是塑造學習儀式感的關鍵一步。懶散的衣著潛意識給大腦一種鬆懈的暗示。得體的衣著塑造一種認真的儀式感。當你做到書桌前面開始學習時,閉上眼睛在腦海裡面想像自己接下來積極,渾身充滿熱情的學習景象。塑造這種儀式感,激發潛意識力量。而不是以一種消極抵抗的心態面對學習。

2.學習環境

書桌上面儘量乾淨整潔,出去必要的學習資料和書籍,其餘收拾乾淨,把一切與當前學習無關的任何資料和手機,水杯等全部拿到你視線範圍以外。手機最好放到另一個房間,製造遠距離的感覺,這避免了我們被周圍不相關因素吸引視線和注意力的干擾,同時也營造了一種乾淨的學習環境。同時,告訴家人對自己進行一定的監督。


結語

其實不是我們意志力和自控力差,而是對我們的大腦認知方式和思維習慣缺乏一定的認知。

正如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凱利·麥格尼格爾在《自控力》中如是說:

“我要做”和“我不要”是自控力和自律的兩種表現,但不是全部,要想在需要“說不”時“說不”,在需要“說好”時“說好”。你還得有第三種力量:那就是牢記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你真正想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進入期望的學校。只有想到這些,才能遏制你刷手機、看電視、躺在沙發上的慾望,你就得在關鍵時刻明確自己的目標,那就是“我想要”的力量。

先保證自己能做下來,完成一天的流程才是最關鍵,也是開始行動的第一步。堅持最小行動的原則。


隱者有言


在家工作學習,確實比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一會吃一會喝,一會翻翻手機,一會兒又臥在沙發上打盹了,大多數都會效率低下,結合這幾天的工作經驗,和大家分享下我的經驗。

一,制定合理的計劃表。每天睡覺前把第二天需要做的事項以及處理計劃羅列好,做到心中有數。

二,藉助高效的辦公溝通軟件,比如:飛書等,提高同事之間的溝通協調效率。

三,做好時間管理,安排出“免打擾”時間,避免拖延症。

四,營造適合工作的空間,不要把工作放到床上,沙發上等可臥可躺的放鬆空間。

五,做好任務拆分,大事化小,降低執行難度,輕鬆搞定。

六,合理安排作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最後提醒大家一句:在自由散漫的閒暇時間,人與人的差距就拉開了,合理安排出時間去做自我提升,別等疫情過後,身邊的人把你甩在了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