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20年每月拿出2000元購買基金,只買不賣可取嗎?收益會怎麼樣?

Wegetmarrie245484693


如果連續20年每月拿出2000元來購買基金,別的不說,肯定比自己在股市中瞎投資的效果要好很多。可能很多投資者認為投資基金這不好、那不好,中間還存在費用支出。但是,基金要比個人投資者專業得多,擁有專業的團隊,能夠第一時間對於股市、上市公司做出反應。而個人可以嗎?個人並不能做到專業以及職業。那麼,在投資基金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些什麼,收益又是如何?

一、投資基金也並不是“閉眼”投資就能行。基金也分很多的種類,指數型基金、貨幣基金、股票基金等等。如果能夠承受一定的風險,那麼可以投一些股票類型的基金,雖然存在波動,但綜合收益率還是客觀的。

而股票型基金也分很多的板塊成分股投資,重要的就是挑選價值股成分股作為投資標的的基金,要不就是指數型基金,這樣會降低很大的風險。

二、如果投資的是指數型基金或者成分股為價值股的基金,那麼年複合收益率可能要大於8%。這個數據是綜合前提20年來進行計算的,並且是以成立時間較長的指數型基金作為計算樣本。如果未來,我相信這個回報率可是能夠達到的。

作為普通投資者來講,個人的情況之下投資股票,既不專業,又不專職,還不如就投資一些基金合適,起碼來講比自己要專業的多。當然,投資的方式以定投更優,既能夠分散風險,又能夠長久吸籌,牛市能夠更好的收益,熊市也能夠分散風險。


厚金說


連續20年每月拿出2000元購買基金,只買不賣應該是可以的。可以選擇買入的基金有三種類型,一是指數型基金,二是偏股型基金,三是分級基金A類。


根據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所說,股市短期是一部投票機,長期是一部稱重機;歷史也證明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長期來看股市指數不會永遠偏離GDP增長步伐。而指數型基金和大盤指數漲跌同步,也和GDP同步,買入指數型基金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賭國運。



如果你看好未來20年經濟增長率保持在5%左右或者以上,那麼選擇指數型基金買入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按照複利公式計算,連續20年保持5%以上的增長率後,原始數值將增長為2.65倍。也就是說,如果A股大盤指數以現在作為底部基數,20年後指數起碼將上漲至2.65倍以上。假如是保持每年7%,有機會上漲至4倍以上。那麼從現在開始連續20年每月拿出2000元購買基金,只買不賣肯定是一個好的投資。



對於有一定經濟學和商業眼光的投資者來說,更適合選擇偏股型基金買入。以過去10年為例,雖然A股市場指數不漲反跌,但是一些行業或者是板塊的股票卻有逆勢上漲的優良表現。如果選擇買入以這些行業或者板塊為主的偏股型基金,有可能獲得比市場平均收益率更高的投資回報。



如果你是一個懶人,不想去預判股市未來漲跌,那麼選擇A類分級基金買入,是一個最好的選擇。最近三年多以來,A股市場上的絕大多數A類分級基金都取得了30%以上的投資收益。


A類分級基金賺取的是非常穩定的槓桿利率收入,幾乎無視股市漲跌,買入A類分級基金幾乎是不需要動腦筋就可以獲利的投資選擇。當然投資收益率相對固化,最高上漲空間有限。


白馬華菲特


個人以為各有利弊。市場總是漲漲跌跌的,死捂不放不見得是最好。

我的做法是,選擇三隻左右的超級大基(大盤基能最大限度避免在熊市時淨值問題而清盤。),定投,設置個“小目標”,達到目標即自動賣出。這樣,有利於複利復投。

一隻指數,一隻板塊概念,一隻中小盤概念,這樣可以平衡風控。

最好是有紅分的。基金分紅還是公平的,除權後所有基民都是處於同一起跑線,不似股票,被非流通股佔了大便宜。


不怕水的豬1


收益怎麼樣很難說,起碼會經常坐過山車,畢竟基金的收益好壞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而且基金收益也並不是整齊劃一的全都一路向北的,基金收益的好壞完全取決於基金經理的管理水平,而基金經理本身也不可能是常勝將軍,他也有判斷出錯的時候。優秀基金經理通常在一戰成名後就會開始自己組建私募,原來的基金會交給接任者,接任的水平如何,那通常是不如前任的了。

定投基金也要鎖定收益,這樣才能儘可能的利益最大化。並且同時享受到了投資帶來的樂趣。


gzwxw1


這種就是基於對國運的投資,邏輯很簡單,不需要做什麼複雜的分析,但前提是20年你不為中間的波動變化動搖,我覺得就算買etf基因未來五年也會有翻倍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