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鴻恩:對心意六合拳的盤練與發展有感而發


薛鴻恩:對心意六合拳的盤練與發展有感而發

薛鴻恩

  心意六合拳流傳至今已有300餘年,是形意拳的母拳,亦稱“十大形”,屬象形拳中一種強身、防身的內家拳,內家拳以藏精、蓄氣、練丹田、培本(人之本即精、氣、神),為秘旨,而外家拳以修技(人之技即伸筋、硬骨、揉皮為外務之修造)為要務。心意拳的特點是:簡潔、緊湊、嚴密、兇猛、快疾。外界有“散打拳”之稱,但對於中老年人來講,它又是一門養生、健身的好拳種。它可以用意不用力,以呼吸配合動作,以內氣帶動身法,心想意到,以意行氣,以氣使力,做到內外合一,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小時候練拳,總聽人們說“心意拳既難看又難練”,幾十年來,隨著拳齡的增長和自己演練的體會,逐漸悟出一個道理:一個拳種能流傳延續幾百年,說明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應該說都是好拳,如果練得不好,再好的拳種也不好看。心意六合拳拳譜說:“學拳容易得藝難,靈勁上身天地翻”,可見心意拳是難練,但如果練起來,明快有力,剛柔相濟,快疾中見功力,富有自然之美,那麼就不難看了。它不像長拳類或國家規定套路講究的是閃展騰挪,翻躍加難度,

心意拳講究的是內在的功力、人的整體發力(包括上、中、下三節即手臂、腰胯和腿)以及與人交手的實用性,特別強調“以中節為核心”,五官百骸相連而為一貫者,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節攻之,中節動而上下和之。拳譜講“中節不明,渾身是空”,我們練拳不單是肢體運動,更要注重的是由內而發,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同時還必須樹立這樣一個理念,心意拳就是由心而發、帶意而練的拳種,心意拳不帶意,白練。不少人不注重動作的節奏,不帶意練就缺乏精氣神,那也就談不上靈性的修煉,因此,使人看了感到難看,達不到應有的視覺效果。如果練習心意六合拳時做到上身舒展自然,下肢穩堅,按照:“踩、撲、裹、束、決的勁意和起落、開合、展縮、剛柔、收縱的身法以及雞腿、龍腰、熊膀、鷹捉、虎抱頭、雷聲等六藝”的要求去練,動作不虛浮,不僵硬,使人感到外順內實,三節貫通,是一種享受,那麼心意六合拳怎麼會難看呢。

  我們經常講要繼承和弘揚傳統武術,如果練得不得法,很難看,人家看都不願意看,設想誰還會來學?沒人繼承又如何談弘揚呢?

  對於初學者而言,學習的動作比較簡單,因是剛學,要領掌握不好,動作做不到位,看似難看,這很正常,可以說不論學習哪種拳都是這樣,這也是練拳必須要走的一段路。據說過去少林寺教少林拳,也是以單練動作為主,這恰恰是最長功的盤練。只有打好單練紮實的基礎,逐步將各個單練動作進行科學有機的合理組合、連環,這樣既可以提高學者的興趣、動作的靈活性和反應能力,又可提高該拳演練的觀賞性,從而更能提高廣大愛好者學習弘揚心意六合拳的積極性。

  我們這一代,經歷過心意拳封閉保守的年代,那時候練拳怕別人偷看(即怕人“偷拳”),晚上找個沒人的地方練,甚至半夜起來練,白天在公園裡練,也要找個僻靜無人的地方,如果發現有人一直在看,就不練了。即使在這麼保守的年代,喜歡練心意六合拳的人倒反而特別多。

  如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信息網絡時代,電腦網上拳照、視頻動作甚至拳譜什麼都有,但是要學的人、堅持鍛鍊的人與過去不能同日而語。儘管網上什麼都有,依樣畫葫蘆,那也只能學點皮毛;要想學到內在精華、好的東西,還是要請老師指點傳授,甚至入室拜師才能學到。

  練拳要在理解拳理的基礎上,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地練。有的人拳不好好練,一提到心意拳就談“打”,打是拳中一個方面,打是拳中的精華和變化,更是拳當中的動作、用法在實戰中的隨機應變、下意識所自然反應出的招術。俗話說:千遍會,萬遍熟,萬萬遍才能精。不熟,怎麼能隨機應變?老前輩們說得好,練拳是練功力,暫且不談功,如果力都沒有,怎麼談打呢?歸根到底,“練”是硬道理,拳還是要練,那麼怎麼練?我們認為一般來講,離不開以下幾個方面:

  一、 練心意拳的拳式,包括

① 拳架,拳架正確了,發勁來得快,不會繞彎路;② 反應 ③速度 ④ 功力

  二、 練心意拳內功,包括

① 抗擊打(排打功)② 內五行 ③站樁功

  三、 練心意拳散手,包括:

① 專門單練心意拳散打,抽出自己喜歡或順手的心意拳技擊招術,幾個動作結合起來單練;② 打沙袋,增強力度、速度、硬度 ③ 請教師父,多問,並與師兄弟們切磋交流,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善於動腦筋。

  為了承上啟下,繼承和弘揚心意六合拳,不能固步自封,要融入社會。

  首先,自身要進行刻苦的盤練,練好功夫,在有條件、有機會的時侯通過觀摩交流向世人展示,必要時還要參加各種武術比賽,讓心意六合拳被社會和世人所知曉和認可;

  其次,挖掘整理老一輩尚未公開的寶貴的將要失傳的東西,包括屬於心意拳的各種器械,如:杜金槍、雞爪鐮、盤龍棍、心意刀、六合槍等;

  最後,在遵循心意六合拳拳理、拳法的原則下,要不斷創新,不但要逐步把單練的動作有效、順暢地組合連環,還要編排一些對練項目和集體項目。只有這樣,才會被更廣泛的武術愛好者所喜愛。同時,反對為了編排而把長拳套路拳架加到心意六合拳中,搞得不倫不類,也反對某些人拉大旗作虎皮,故意添枝加葉,失去了心意六合拳固有的風格和特點,不利於心意六合拳的傳承與發展。我由衷地希望心意六合拳的愛好者們和同仁為了傳承和弘揚,為了再一次打開這一拳種的新局面而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