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健身三式

祖國之“氣功”歷數千年,至今門派眾多,名稱各異:有語溯黃帝老莊者.有言源仙道儒佛者,有式仿禽獸動靜者,有系出醫學生理者,有理睡陰陽五行之玄者,亦有取證時代科學以壯聲勢者……雖論說紛雜,各有其據,但言殊旨-,萬變難離其宗:氣功乃凍氣之功底也。由是提出我的功法論據;

一、練氣的途徑在於呼吸,而呼吸的通道,僅有兩個鼻孔一張嘴。只要呼吸的方法能促使內臟不隨意之肌產生脹縮運動,體內原有不隨意之元氣聽從意念指揮,就能祛除疾病

增進健康,甚至激發潛力,開發智能。

二、腹式呼吸是反璞胎息境界的主要步驟。因人在母胎就是以臍帶呼吸,出生後雖儘管用口鼻,但全身氣機總樞,仍不離此一部位。至於吸氣或呼氣時要前傾上身,則是“以外水引提內水”的原理,藉以啟發陽氣、排除氣之關鍵動作。

三、修道家有一名言:吸長而命長、吸短而命短。如狗的呼吸每分鐘約30次,其壽命為15年上下;龜的呼吸每分鐘僅有5次,壽命可達500年左右;蟬的呼吸每分鐘僅為3

次,可活700年上下;而人的每分鐘呼吸為16次左右,壽命在80年上下…·是故練氣之呼吸首要在綿長。

四、無論靜功或動功,常須意守丹田,吐納內氣,為使氣 機早日迅速通暢滾轉、可利用電纜束一類“鋼絲把”扣擊全身,以激盪丹田產生暖熱,促使內分泌化熱為氣,打通脈絡,當可加速如神助。

練功,只要調身:姿勢)、調心(意念)、調息(呼吸),正確無謬,且不貪、不急、不猛,就不致“走火入魔”或發生傷害事故。

本人綜合歸納中外名家著述,且曾付出高額學費親到氣功研習班體驗之後,認真加以總結創新,在實踐中去蕪存菁,

精工濃縮,得養生健身三式、簡述如次:

1.強髒一式

功能:運髒清腑,通疏衝脈、去疲祛疾。

- 時機:初學氣功或久練其他功法無實效時,於每日晨昏行之。

姿式:衣松帶馳,盤座於床,或雙足著地平坐床沿(或椅凳),亦可雙足開同肩寬站立,但均須挺正(含胸拔背、肩 沉頂平而忌挺胸彎腰、聳肩抬肘),做到放鬆、靜止、自然,兩手疊握置腹前。

要領:先以深呼吸吐盡濁氣,繼而做縮陰提肛運動20次

以熱身,然後放鬆全身,輕閉雙目,舌抵上顎,集中意念,行吸縮呼鼓之腹式呼吸法:由鼻吸氣一緩、勻、深、長地下注小腹(同時縮陰提肛)一想象著以意拔提元氣由丹田循腹腔衝脈徐徐直升至頭頂百會穴(下為“泥丸”竅)而停駐一下壓橫膈膜至丹田,停息(閉氣)至不能忍時再用口緩緩吐氣,同時徐傾上身、意領元氣自百會沿督脈之玉枕、夾脊、命門、尾閭等穴降入丹田,呼盡餘氣後,慢慢復位,再做循環重複。

每一循環為一息,每晨、昏各作20至30息。

為使精力集中,增強效果,在吸、停、呼時,可默數秒數以計息程(初時數5至10秒,後逐漸加長),並同時佐以內視、反聽法(即意想看到元氣行進,聽到了聲音)。

效應:腦、身清爽,阻悶全消,體膚或手足生暖。

2.凝氣二式

功能:集凝元氣,打通任督經脈,

時機:繼前式後。

姿式:同前。

要領:調勻呼吸後,舌抵上秤,集中意念于丹田,行與前式相反之吸鼓呼縮之腹式呼吸法,由鼻吸氣(佐以內視、反聽、默數秒數),緩、勻、深、長地以意念領吸入之氣慢慢下

注丹田,與此同時,上身之頭,腰要直如槓桿地隨吸氣速度而前傾(約15°),下腹鼓起,肛門輕收,嘆想以吸入之氣催

動先天元氣于丹田部位形成旋渦而漸漸凝結成球。

吸盡之後,前傾姿式不變,隨即提肛縮陰,停息數秒(不是憋氣),並以意念引導元氣之“球”經尾閭沿背後督脈之命門、脊中、玉枕等穴,向上緩緩推至百會處以溫養(停

駐),停氣至不能忍時,即用鼻緩慢呼氣,同時上領元氣印堂沿任脈之膻中、神闕等穴,徐徐降儲丹田,並配合呼氣速度

而逐漸挺直上身,凹下小腹,放鬆肛門(可“一下子”放鬆之)。每一全程一息,晨、昏各做20至30息。

注:元氣降而走任脈時須銜接舌孵,故不能用嘴呼氣,仍以鼻吐氣。

效應:修練相當時間後,行功時可感到尾低骨生吸,或全身舒暢,關節麻熱等,即為陽氣產生之象徵,質佳者有暖流竄動之感。

3. 行氣三式

功能:氣通全身,青春復回

時機;陽氣產生有氣感之後施行(亦可繼隨前式之後預練靜虛忘我)。

姿式;同前。

要領:與凝氣二式不同之處在於:不集中意念導引,不傾俯上身,不停息,不提肛,完全自然、輕鬆、緩、長、細、勻地施行吸鼓呼縮之腹部呼吸,在出入綿綿、似有似無、半睡半醒之冥想狀態下(稍為意識到下腹、微收會陰即可)使元氣循督任二脈後上前下地運行在各主要穴位溫養 (即小周天),進而達成運轉全身脈絡、穴竅(即大周天)

注意:呼吸與元氣之運行,並非必須同步。例如:元氣可留駐某穴位長時溫養,而呼吸卻不能隨同長久地停閉等。

效應:全身脈絡通暢,青春活力與童顏重現。

收功之法;以上諸式,以深呼吸,或以自然呼吸恢復常態後,即叩齒 30 次將口津逐次吞嚥,意想貫氣掌指搓擦生熱後,逆向(由下往上)推摩臉部肌肉,指按眼窩、眼尾、鼻翼二側,食中二指如叉形夾摩雙耳,並搓擦手、膝後,再起身,放鬆復原。不要立即大小便(練功前應入廁淨手),以免減低功效,

練氣之功,貴在堅持。只要有信心,有耐心和毅力,排除干擾,持續不斷按照法則鍛鍊,通常月餘即見初效,長久則意念生功,乃至無論場所,不拘姿勢,隨時隨地都可運用意念以手掌或體膚向某一有益目標吸取外氣,發出內氣,或養生,或健體,或美容,或除患,或祛疾……收到神奇的效

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