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運行的一個底層邏輯——“複利”詳解

愛因斯坦說過這麼一句:

“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He who understands it, earns it ... he who doesn't ... pays it.”

翻譯過來: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知之者賺、不知之者被賺。

複利,是世界運行的底層邏輯之一。

今天,我們就聊聊“複利”。

世界運行的一個底層邏輯——“複利”詳解


先說“利息”

利息,這個概念雖然簡單,但人們普遍接受利息的存在,也就是近一百年內的事情。

在中國人的印象裡,“利滾利”是缺德的,是地主惡霸做的事;

在西方人眼裡,莎士比亞筆下的夏洛克代表著邪惡;

地球上絕大多數宗教,都有嚴格的教義,禁止收取利息。甚至,連善於理財的猶太人,他們的教義裡都規定“不得向同族收取任何利息”。

隨著經濟學的發展,人們認識到:“利息”是最高效的調配資源方法

哪裡缺錢,哪裡就出個高利息,自然就會有錢過去。

在利率的計算上面一般分兩種:單利複利

所謂單利,就是本金固定,到最後一次性結算利息。

10萬元,年利率為5%,借5年,最後的利息總和2.5萬元,就是單利的算法。

你把錢存進銀行,他們會給你利息,不過全世界絕大多銀行都只支付單利,因為銀行在佔你便宜。


“複利”概念

複利,俗稱“利滾利”,就是上一期的利息加入到下一期的本金

單利的本金=初始本金

複利的本金=初始本金+上一期利息

如果對比單利與複利的收益率,你會發現,銀行究竟佔了你多少便宜。

世界運行的一個底層邏輯——“複利”詳解

只要能積累的東西,基本上最終都會產生複利效應。

那麼,它的增長最終大抵是這樣的:

世界運行的一個底層邏輯——“複利”詳解

複利的構成

複利有兩個基本要素:時間利率

巴菲特說過:“人生就像滾雪球,關鍵是要找到足夠溼的雪,和足夠長的坡。”

溼的雪就是利率,長的坡就是時間。


(1)複利的時間

時間是一種的偉大力量

我們常常高估一天內可以做到的事情,卻低估了一年裡可以做到的事情。

據測算,假設20%的年化收益,10年變成6倍,20年變成39倍,50年將變成9100倍。

有人曾對1975-1982年美國股票市場上市值最大的500只股票進行統計。

這8年是股市的波動不大。

在1年的時間裡,有3%的股票上漲了1倍,

時間拉長到3年,有18.6%上漲了1倍以上

5年,價格上漲超一倍的股票有38%。

換句話說,你買30支股票,一年裡有可能1支股票翻倍,五年裡會有10支以上翻倍,這就是時間的力量。


(2)複利的利率

利率很重要,但很多人容易忽視開始時的小收益而會選擇放棄。

例如:1萬塊,年化10%利率計算,一年下來也也就1000收益,每天也就2元多一點,對很多人來說都沒有多大的吸引力。

但做過投資的人知道,保持10%的年化收益率是多麼困難。

股神巴菲特也才年化20%。

投資中有個72法則,即用72除以你的年化利率,得到的結果就是資產翻番所要的時間。

如果年化複合利率12%,資產翻番要6年,年化15%,資產翻番需要5年。

接受開始的進步很小這個事實,有助於對複利這個概念形成正確的期待,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複利效果的顯現。


世界運行中的“複利”

(1)財富投資

巴菲特一生中99%的財富都是他50歲之後獲得的。

也就是說,50歲之前,他也是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

從27歲,他投資的年複利是20%,50歲之後,進入財富爆炸期,靠的就是時間和複利的力量。

世界運行的一個底層邏輯——“複利”詳解


(2)個人成長

個人的成長也同樣符合複利增長曲線。

無論是讀書、鍛鍊或者學習某一個知識。只要是積累型的操作,都會接著複利的力量,完成個人的蛻變。

世界運行的一個底層邏輯——“複利”詳解


(3)歷史進程

正如上文所說:在任何可以積累的系統裡,都存在“複利”。

這種曲線在很多地方都是一樣的

世界人口增長曲線也是這樣的:

世界運行的一個底層邏輯——“複利”詳解

道瓊斯指數過去一百年的增長曲線也如此:

世界運行的一個底層邏輯——“複利”詳解

科學技術也是如此:

世界運行的一個底層邏輯——“複利”詳解

其實,我們正站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拐點上,經過漫長的積累,人類社會正在進入高速發展期。

因此,我們在對未來進行評估時,不能根據過去的經驗。

因為未來的發展,會遠超我們對現在的認知。

世界運行的一個底層邏輯——“複利”詳解


總結

(1)複利,是世界運行的底層邏輯之一。

(2)在任何可以積累的系統裡,都存在“複利”。

(3)在財富投資與個人成長中,相信時間的力量,堅守複利原則。

(4)預測未來,要有“複利”的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