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

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

前段时间看到一条微博,内心触动很大!

内容如下:

一名中年男人带着父亲看病,说是要做心脏支架,心脏支架分国产和进口之分,国产的更便宜,这男人便说要国产的。

医生说,你爸年纪大了,还不放个进口支架。

可能这医生也没别的意思,就是为病人着想,提一下建议。

那男人的脸刷地一下子红了,一句话也不说;

后来在医院门口看到这男人,蹲在地上哭着打电话借钱——借国产支架的钱。

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

看完,让人感触良多,内心百感交集。

心脏支架和手术费用,撑死了不到10万。

对于一个身强力壮的中年人来说,未来日子还长着,钱可以慢慢挣。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金额数目,让这位中年男子瞬间崩溃。

可能你会说,不是才10万吗?一位中年人,怎么说也工作这么多年了吧,都拿不出来吗?

是的,就是没有。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都太安逸了,对他们来说每天最大的烦恼就是,纠结新款的游戏机哪个性价比最高,新出的包包款式选择哪个好,晚上去哪里逛街……

他们并不知道,另外一个世界里,大部分人的生存状态,他们并不关心也无法理解。

在这个社会中,20%的有钱人拥有着80%的财富,80%的穷人拥有20%的财富。

绝大部分人,都徘徊在生存边缘,每天三点一线;

他们为了省伙食费,每天中午可以只吃一碗热干面充饥,他们为了少花钱,而选择穿亲戚朋友的旧衣服,他们为了多挣那几百块钱,而选择每天加班到深夜。

这,才是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

即便这样,房贷、车贷、孩子的奶粉尿不湿钱,都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所以,他们不敢生病。因为,生病的成本太高了。

对他们来说,8万,10万是他们最后的底线。

在他们的世界里,随时可能全盘皆输。

1

成年人的世界,仅仅是没钱就让人感到绝望。

最近看到一条新闻,一名男子在铁路防护网旁边东张西望,铁路警察发现后将其带走,并询问原因,他说他妻子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完了家里的所有积蓄2万元,他不想活了,叫警察不要管他,他想躺在铁轨上自杀。

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

可以看出,这2万元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的生活深陷泥潭。

2万元可以让一名年轻人绝望,以至于想到了结此生。

也许你无法理解,但是你不可忽视。

知乎有人提问,穷可以让人卑微到什么地步?

有一个热门回答第一句是这样说的:

14年冬天,我因为饿,偷吃店里客人的剩菜。

只有当你走投无路的时候,你才能理解,缺钱可以让人走投无路。

那些无数个日日夜夜孤独加班的人们,那些无数个为了省打车钱,而选择坐最后一班公交车回家的人们,那些舍不得买新衣服只为了给孩子买尿不湿的人们,最最真实的事件,每天都在发生着。

你不知道的世界,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你生活的局限性,限制了对这个世界的想象。

2

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

2019年10月份,一位73岁的老人在医院因为脑溢血手术后,未脱离危险期,永久的离世了。

该老人的住院费用大部分居然都是水滴筹和轻松筹,还有找亲戚朋友同事借来的。

一共有10万左右,两个家庭因此财力俱损,精神恍惚,钱花了,人也没了,还欠上一身债。

电影《钱袋》有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男子母亲重病住院,急需手术费。

男子为了救母亲, 摘了肾,

为了筹手术费,退了房子。

还想着去预支工资,被老板不理解,开除了。

男子回家后,自责,饶头,崩溃到大哭,

对不起,妈妈,原谅我这个没用的儿子吧!

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

有时候,借钱,可以让成年人,行走在孤独绝望的边缘。

一不留神,就坠落深渊。

3

成年人的生活里,焦虑与压力是常态。

因为疫情而复工延迟,全中国大部分人的朋友圈,都显得不那么淡定了。

虽然公司倒闭了,上班延迟了,但是房贷车贷还是和往常一样,定时扣款。

每个月不吃不喝,就要支出工资的大部分,已经让绝大多数家庭无法承受了。

这时候,又要面对失业的可能,和延迟上班所带来的无收入状态。

微博上有个博主写的几段话,很真实:

成年人的崩溃,是从缺钱开始的,

成年人的底气,都是钱给的。

没有谁能天生开挂永远幸运,

没有躺赢的本事就请站起来奔跑,

没有躺赢的资本就请笨鸟先飞。

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

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地变富,那些所谓的财富都是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

成年人的生存法则是,先生产再生活。

对于成年人来说,每天为了房贷车贷而四处奔波,三点一线,还谈什么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呢,光是没钱,就足够压垮他们。

所以,在年轻的时候,能存点钱就存点吧,不管多少,至少能让我们在这个社会有那么一点点底气。

能让我们稍作休息后,用更好的状态,去面对每一个明天。

学会理解这个社会的运行规律,是一个成年人成熟的开始。


作者简介:诗歌中的少年,自由撰稿人,资深设计师。一枚90后已婚少女,爱读书,爱看电影,爱这世界的花花绿绿。本文未在任何平台发表过,今日头条首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