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科比曾兩次無限接近加盟公牛 如今芝加哥用全明星緬懷他

在科比-布萊恩特早年的青澀影像中,有那麼一張他身穿公牛23號球衣,戴著茶色的眼鏡,嘴裡叼著雪茄的超酷扮相。這是在模仿或者致敬誰,不言自明。

但這並不是像坊間傳言的那樣,是故意穿上公牛球衣“逼宮”湖人管理層,同意將他交易去芝加哥。事實上,這組已成經典的照片拍攝於2002年的總決賽期間,更確切說是湖人與籃網的第四場前後。那算是“OK組合”的蜜月期,也是整個NBA迄今為止,最後一次有球隊完成三連冠的偉業。

但今年的芝加哥全明星週末期間,在這座喬丹統治的城市,想必會有諸多致敬科比的環節,更會有無數場內場外的球迷,身著8號或24號的紫金戰袍,在科比與之著千絲萬縷聯繫,卻從未真正成為主人的聯合中心球館裡,崇敬而肅穆地最後一次假想起這段曾經那麼近、卻終於那麼遠的緣分。

揭秘:科比曾兩次無限接近加盟公牛 如今芝加哥用全明星緬懷他

科比身穿公牛23號球衣

是的,連邁克爾-喬丹也不禁為科比的離去而動容。當他本人仍將在未來幾十年的人生中被尊為“活著的傳奇”時,另一段屬於洛杉磯的傳奇卻定格在了41歲的年紀。這兩條故事線原本有機會在同一個城市中、同一份傳統下融匯交織、一脈相承,但終於還是停留在了假設。

2004、2007年,科比曾兩次無限接近於離開湖人、加盟公牛。如今在翻騰起這NBA史海的沉鉤,也不得不慶幸正是這兩次遺憾的“如果”,才成就了20年一人一城的紫金傳奇。

2004之夏:兩個“傑裡”之間的切換

“我們都已經開始看房子、看學校了。”

2004年夏天,時任公牛隊老闆傑裡-萊因斯多夫和總經理約翰-帕克森飛抵加州的紐波特海灘,而此行的目的再明確不過——在那裡等著他倆的,是科比和他當時的經紀人羅伯-佩林卡,如今湖人隊的籃球運營副總裁。

當時科比想要挪挪地兒的想法已是公開的秘密。當年總決賽湖人“F4”慘敗給活塞隊之後,“OK組合”間本已嚴重的齟齬加上媒體的一通渲染,早已到了有你沒我的境地。

那年夏天湖人的主題詞圍繞著3個人合同展開——科比、奧尼爾,當然還有“禪師”傑克遜。傑克遜是第一個確定與湖人分道揚鑣的,而替代他的是湯姆賈諾維奇。至於曾經親密的科比和奧尼爾,也陷入了一整個夏天的試探、遊走、博弈,如今聽來的一些玩笑話,似乎都是用玩笑的口吻說出的真心話。

2003年夏天湖人隊在夏威夷集訓,而奧尼爾碰上湖人老闆傑裡-巴斯時,還開玩笑地打趣著“快給我錢,快給我錢”。但他很快意識到老巴斯可能生氣了——2004年總決賽失利後,全隊聚餐時,老巴斯徑直坐到了科比和瓦妮莎身邊。“可他一句話都沒對我說,”奧尼爾在與科比回憶起那段日子時說,“當時我就對自己說,我有麻煩了。”

揭秘:科比曾兩次無限接近加盟公牛 如今芝加哥用全明星緬懷他

科比在公牛球館最後一次亮相

就在那時,科比已經與另一個“傑裡”開始過從甚密了。對於已是自由身的科比,和在“後喬丹時代”亟需領袖的公牛隊,想必談判的核心問題並不是錢或任何物質上的待遇,而是科比是否願意拾起所謂“喬丹的遺產”,去重新振興芝加哥關於籃球的希望。

答案是肯定的。科比十分尊重萊因斯多夫,更尊重他與喬丹之間保持的良好關係。

“當時距離邁克爾離開已經足足6年了,”帕克森這樣回憶起科比那年夏天的態度,“很多球星不願意來,是因為不願意背上那麼沉重的負擔。但科比卻說,如果我們雙方敲定,他很樂意接受這項挑戰。這一切都與邁克爾有關,可科比說了很多、很多次。”

科比和公牛在2004年夏天的談判是嚴肅、深入且富有成果的。在紐波特海灘的初次接洽後,科比和瓦妮莎還親自飛赴芝加哥,那是為孩子和家人做一些實質性的準備。“我們飛去芝加哥,的確是去回訪萊因斯多夫和帕克森的,”科比回憶道,“但我們也已經開始在那兒看房子、看學校了。”

當時科比和瓦妮莎的大女兒納塔麗娜剛剛出生不久。從洛杉磯到芝加哥,非但意味著新合同和新的籃球生涯,也意味著文化和氣候上的顯著差別。就連那年夏天“盼著”科比走的奧尼爾,在日後聊起這些決定時,都忍不住反問一句:“你當時真打算離開陽光燦爛的洛杉磯,跑去冷得跟鬼一樣的芝加哥啊?”

可就當科比以為所有決定可以輕鬆落定,正和瓦妮莎在意大利度假時,佩林卡的一通電話打來,讓許多人的命運都改變了:“沙克提出交易申請了。”當時科比的第一反應是,湖人不可能在一個夏天同時失去他和奧尼爾,誰走誰留,這天平瞬間倒向了一邊。

那一頭,奧尼爾和兒子沙里夫正在吃甜品時,正巧聽到了時任湖人總經理米奇-庫普切克開始聆聽關於自己交易詢價的消息。二話沒說,他就跳上汽車直奔庫總家裡,可門口等著他的卻是兩個警察。

“你不能進來,沙克。”

揭秘:科比曾兩次無限接近加盟公牛 如今芝加哥用全明星緬懷他

公牛球館悼念科比

2007之秋:科比的最後一次動搖

“公牛仍是我心願單上的第一選擇。”

在此後與奧尼爾的交談中,科比還是很納悶,庫普切克怎麼就預先部署了警力在自家周圍。奧尼爾倒是很看得開:“他大概知道我會狠狠地掐他脖子吧,把他身體裡的氣都掐出來那種。”

當2004年夏天博弈的結果,已經不言自明。奧尼爾“東遊”去了邁阿密,也為湖人換來了奧多姆、巴特勒、格蘭特等看似不錯的砝碼——至少奧多姆的確成了湖人2009、2010年兩冠中的關鍵角色。奧尼爾本人也與韋德在2006年如願捧杯。兩人離開了彼此,一共拿了3個總冠軍。

2004年的那次分手,科比的心結的確是人們關於他“離開了沙克奪不了冠”的質疑。但至少在其後的3年中,科比單核帶隊時遭遇的低谷和險境,從一個側面也證實那些他不願直面的懷疑,其中也有合理的成分。這3年中他留下了81分之夜這樣的經典名場面,但沮喪之情在2007年季後賽輸給太陽,再度止步首輪後,積聚到了快要爆發的程度。

也正是那時,公牛這個鬼魅般的名字再次浮出了水面。這一回,不再像是3年前那樣容易的一拍即合,而是需要反覆斟酌交易的籌碼。在這樁交易中,公牛隊起初頻繁被提及的3個主要人物分別是盧爾-鄧、本-華萊士和泰魯斯-托馬斯。

可事實上,這樁交易的關鍵因子鄧一頭霧水:“從來沒人告訴我確切的詳情啊。”

但科比知道,一清二楚。當時還是湖人隊小股東,在交易中並無決定權的“魔術師”約翰遜,看著科比在場上時而六神無主的表現,也不禁公開喊話:“你要麼就交易他,要麼就公開表態要留下他。科比是需要這樣的表態。你看看他(之前某場比賽)一氣兒罰丟了9個球,心有雜念啊。”

在其後的歲月中,科比也毫不諱言,當時公牛的確仍是自己心願單的第一選擇,和3年前一樣。

但比起3年前,湖人和公牛的管理層更明白且堅定了一件事:“要做成這樁交易,不是光光兩支球隊開心就可以的,科比也得高興——這才是主要因素。”

事實上,當時也正是科比動用了自己合同中的交易否決權,讓好幾樁以鄧為主要籌碼的交易提案流產。此後調整的諸版本中又加入了本-戈登、喬金-諾阿等名字,但兩隊間的交易也從一鼓作氣,到再而衰和三而竭,在科比湖人生涯的最後一次動搖中,切斷了他和公牛的緣分。

當時科比數次否決交易提案的初衷,隨著他的離去已成了一樁懸案,但似乎也不必對此懷有執念。就連當時的主要當事人鄧,在被問及私底下是否認識科比,以及是否就此事電話或短信聯繫過科比時,答案也只有兩個不願多提的“Yes”。

小半年後,科比等來了保羅-加索爾;大半年後,公牛等來了德里克-羅斯。

揭秘:科比曾兩次無限接近加盟公牛 如今芝加哥用全明星緬懷他

科比新秀賽季大戰公牛

未能如願的雙城記,卻並不妨礙每座城市的銘記

從洛杉磯到芝加哥,兩座風格迥異,但籃球底蘊同樣深厚的城市,雖然沒能同時貯藏科比作為球館主人的記憶,卻並不妨礙我們在“風城”芝加哥——這座科比曾錯過,或者說曾錯過科比的城市,拋開那些“如果”,而沉浸在純粹而極致的懷念中。

除了洛杉磯之外的其餘所有NBA城市,哪裡的球迷沒有夢想過擁有科比?可最終,他們都擁有了自己城市裡科比般的英雄,不必整齊劃一,卻各具風格,才造就瞭如今NBA的多元生態。

或者說,科比所塑造並倡導的“曼巴精神”,早已被他身後的一輩甚至幾輩球員效仿併發揚。如今他們如星星之火,遍佈聯盟,超越時代,傳承理想。他們各自用自己獨到的方式,致敬和緬懷著幾周前故去的偉大靈魂,並不因城市間的隔閡而有所差別。

每年全明星週末,與東道主城市有關的經典詩歌、音樂都會被吟誦傳唱,作為城市文化悠久歷史的一部分。今年在芝加哥,似乎很適合重溫卡爾-桑德堡那首粗狂、隨性、譭譽參半的《芝加哥》:

“轉過身,對那些嘲笑我的城市的人,

我回敬以嘲笑,我說:

‘來呀,給我看別的城市,也這樣昂起頭,

驕傲地歌唱,也這樣活潑、粗獷、強壯、機靈。’”

這像極了科比生前桀驁、堅韌、好勝形象的描摹。

套用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戲劇家本-瓊森對於莎士比亞的評價,“他不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所有的世紀”;那麼,科比的記憶不僅屬於洛杉磯或芝加哥,而是每一座城市的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