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傳遞 集中觀察點位上的民政幹部

他們沒有疾控專業知識,卻堅守在抗疫的前沿陣地,奮戰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各個密接集中觀察點。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民政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他們的擔當和使命。

愛心傳遞 集中觀察點位上的民政幹部

角色轉變 為民不變

南天商務酒店是啟用的第一個密接者集中觀察點。民政幹部程剛大年三十就駐守在這裡。他負責統籌協調街道、社區工作組和現場調度。在觀察點時間最長的是他、話最少的是他、最細心的也是他。

做好服務工作,就成了程剛對群眾的承諾。有老人不習慣洗淋浴的,馬上配好臉盤;有小孩吃不了米飯的,程剛會囑咐食堂換食材做營養羹;有女性因生理期身體不適的,會送去紅糖……這樣的貼心服務,不分白天與黑夜,24小時不打烊。

程剛在人民需要他的時候,隨時能轉變角色。在他看來,為人民服務,不分崗位,沒有貴賤。

生命接力 真情相依

民政幹部何明龍、張思意負責隔離人員轉運後勤保障工作。1月30日晚8點,醫護人員例行查體溫,發現陳婆婆發熱,他們迅速聯繫醫院。9點30分,漢南區人民醫院派出120救護車將陳婆婆接至醫院。因婆婆患有帕金森症,其丈夫申請陪同照顧。凌晨1點,區人民醫院經診斷開藥後,建議接回隔離點。為確保隔離點防疫安全和婆婆生命安全,何明龍、張思意將陳婆婆繼續轉診,同時為防止交叉感染,需將其丈夫接回隔離點。他們不斷聯繫調度車輛、聯繫醫院。直到凌晨三點鐘。

何明龍說:“我是一名退伍軍人,但是退伍不褪色,能在前線作戰,我無比自豪!”

精心守護 愛心傳承

綠地康養居酒店是第三個啟用的密接隔離點。民政幹部劉凱從1月31日就駐守在這裡,沒預料到這一來就回不了家。劉凱不好意思的說:“來時只帶了一套換洗衣服,天氣冷洗了幹不了,穿上防護服一天總要被汗溼幾次,沒辦法,身上都能聞到餿味了。”說完,愛開玩笑的他又笑著說:“還好穿著防護服,只有自己能聞到。”

愛心傳遞 集中觀察點位上的民政幹部

除了保障隔離人員的食宿、做好醫療救護、清潔消毒,做好健康宣傳和心理疏導工作,還要滿足個別群眾的個性化需求。2月14日,劉凱夥同觀察點工作小組聯繫酒店廚房,為2月份過生日的五位隔離人員送去了生日蛋糕,並且給六位單身女性送了巧克力。面對群眾需求,有求必應,想方設法營造安全愉悅的氛圍。

愛心傳遞 集中觀察點位上的民政幹部

無私奉獻 衝鋒在前

民政幹部胡艾萍自從來到維也納集中觀察點,就再也沒有回趟家,哪怕她的家就在隔離點對面。家中婆婆患老年痴呆症癱瘓在床、母親患癌症需要有人照顧,胡艾萍一心撲在工作上,在隔離點當起了“接線員”,負責交接工作,對外負責和街道、社區、服務對象、醫護組對接,對內將隔離點四個小組的工作銜接的井井有條。2月11日夜裡,沌陽街密接群眾郭某在預計時間內遲遲沒有送來。原來,郭某的爺爺癱瘓在床、感染症狀明顯,社區將其爺爺送至發熱門診。一直未收到安頓好的回信,郭某放心不下爺爺,不肯出門。胡艾萍趕緊聯繫街道詢問情況,並一邊安撫郭某,直到爺爺入住醫院,郭某這才放心來到隔離點,直到深夜十二點。

十多天緊張的工作、不規律的用餐和作息時間,瘦弱的胡艾萍身體有些吃不消了。同事叮囑她照顧好自己,她說:“民政人本來就是扶貧救苦的,怕苦就不當民政人。”

(通訊員:鄭連洪、 餘中正、 王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