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新区推出“滚动居家公寓”回杭“观察”的员工有“家”了

钱塘新区推出“滚动居家公寓”回杭“观察”的员工有“家”了

一张床、一套桌椅、一台电视机、一个信号良好的无线网络……不豪华,却足够年轻人的日常所需。2月13日晚,浙江西子航空有限公司的员工郭晨光,搬进了自己在杭州的“新家”——位于钱塘新区前进街道的“滚动居家公寓”。他将在这里接受7天的居家观察。若身体状况一切正常,就将于2月21日左右重返工作岗位。

“在这里,有热水壶,有暖风机,甚至连牙刷牙膏都准备好了,很贴心,不比我之前租的房子差。”他满意地打量着房间,笑着告诉记者。

钱塘新区推出“滚动居家公寓”回杭“观察”的员工有“家”了

公寓能“滚动”

配套齐全,还能在阳台看风景

2月12日晚,“滚动居家公寓”正式交付启用。它位于前进街道的江雅苑。本来,这幢以30-40平方米户型为主的公寓楼,是钱塘新区为企业提供的一个人才租赁房,尚未交付。最近半个月以来,施工人员加班加点,对这里进行了装修和布置,终于赶在杭州首批企业核准复工期间投入使用。

走进公寓内部,每个房间都有近40平方米。房间分为3部分,阳台、卧室、洗手间。站在阳台可以看到窗外的风景,卧室内床铺、电视、桌椅配备齐全,洗手间内也安装了热水器,水壶、洗漱包等必备用品一样不落。

据悉,首批交付的“滚动居家公寓”共90套,目前已经租出去17套,租金只收水电等运营成本。“租客”都是前进街道辖区企业的员工,一人住一套。入住时间相近的,就住在同一个楼层和区域里。待他们7天居家观察期满后,房屋将进行全面消杀,再换一批人住进来。这样,整个公寓就可以“滚动”起来,实现对房屋利用的最大化。

钱塘新区推出“滚动居家公寓”回杭“观察”的员工有“家”了

复工后员工住哪

这个问题曾经让企业很头疼

前进街道位于钱塘新区东北部,是杭州的制造企业集中地,光世界500强企业就有19家。过年前,在这里工作的外来员工达到4万多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住企业的员工宿舍。而这些宿舍大多是4-7人的集体宿舍。

2月10日,杭州首批500多家企业获核准复工,其中,6家在前进区域。2月10日前后,街道接到了很多企业的求助:大部分员工都选择回老家过年,但返杭之后不少员工拿到了“黄码”,上班前需要接受7天的居家隔离观察。可没地方住,怎么办?

“如果简单地让员工们住回员工宿舍,势必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此外,前进街道的酒店也比较少,上规模的只有一家快捷酒店。把这些复工员工‘推’到酒店,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前进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此时,及时交付的“滚动居家公寓”就派上了大用处。为了让企业员工们住得更舒适,前进街道还联系物业公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消防部门等,组建移植服务队伍,维护公寓秩序,并提供人性化服务和医疗服务。

“街道的这项举措,帮了我们大忙。解决了员工的居家观察问题,企业就可以集中精力抓生产方面的防控,让生产力安全快速恢复。”浙江西子航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钱塘新区推出“滚动居家公寓”回杭“观察”的员工有“家”了

公寓滚动,管理不松动

7个组联动疫情防控

公寓“滚动”起来,防控管理可不能放松。

在“滚动居家公寓”投运前,前进街道联合钱塘新区经发科技局、教育与卫生健康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园区企业等成立了工作专班,下设7个专项工作小组,多方联动,助力复工。

据了解,7个专项工作小组分别为综合组、信息核查组、有序入住组、居家管控组、后勤保障组、隔离点建设组、突发事件处置组,每个小组都由对应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企业联络员组成。

比如,“信息核查组”会验证员工此前的去向等信息,让租客身份透明;而“居家管控组”则负责公寓管理,确保“滚动”前租客们真正安心“居家观察”;“隔离垫建设组”则加入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实时掌握租客的身体状况,真正做到了信息共享、协同联动。

据悉,90套“滚动居家公寓”交付后,前进街道将视情况布置装修更多的公寓房间,为回杭州的复工企业员工提供更多的居家观察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