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為什麼會出現“文景之治”呢?

果笑


政府無為而治,則百姓自然恢復發展,文景之治出現。

但另一方面,不干預政策最有利於權貴,他們富者連田阡陌,而貧者已無立錐之地了,詳情請見晁錯《貴粟疏》。

權貴富裕,百姓因為當時增量尚未分完,也有所得,自然就是盛世了。


歷史的行程


被歷史所稱道的“文景之治”是孝文、孝景父子兩代帝王掌政的時代,歷時近四十年,人口增長,經濟復甦,國庫充盈,社會安定,儘管因工商業主的崛起和權貴的搜奪有貧富懸殊之弊,諸侯國的幾次叛亂形成局部的震盪,但中央政權日益鞏固,社會依然充滿了活力。

歷史有很多的偶然性,一連串的偶然性規定了歷史的走向。呂后死,諸呂滅,倘若庶子外王劉恆沒有入主朝廷,用他寬厚仁愛的性格和持重穩健的國策開其端,其子劉啟自然也不能繼位人主承其續,那麼,歷史上也就不會有什麼“文景之治”。

劉恆之被選為新君,自然因為他作為高祖劉邦活著的兒子排行居前,但這不是主要的,因為有一位起兵討呂的高祖長孫齊王劉襄同樣有競爭力。由誰入繼大統,是權臣們根據自身政治利益反覆權衡的結果,任何具有皇家血統的劉氏子孫都可能成為新的君主。

劉恆歷史有很多的偶然性,一連串的偶然性規定了歷史的走向。呂后死,諸呂滅,倘若庶子外王

劉恆沒有入主朝廷,用他寬厚仁愛的性格和持重穩健的國策開其端,其子劉啟自然也不能繼位人主承其續,那麼,歷史上也就不會有什麼“文景之治”。

劉恆能夠勝出,他的母親薄夫人為其加了關鍵的一分,這一點,薄夫人本人不知道,但恰恰是因為她,才成就了其子孫後來的帝王之業。不止是她,文帝之後景帝之母竇太后同樣重要。

薄夫人,高祖劉邦之姬,文帝劉恆之母。生於秦代,其父吳人,與原來魏國宗室之女私通生女。不久,其父死,葬于山陰(今之紹興)。此時六國已滅,秦皇一統,薄氏女在這樣的時代漸漸長大。至秦二世,天下叛秦,諸侯蜂起,已滅六國

想趁機死灰復燃,魏豹起兵,自立為魏王。薄女之母原既為宗室女,當然知道女子入宮乃是博取富貴權勢的最佳途徑,於是,將女兒送進了魏王宮。有相者許負,為薄姬(魏豹之姬)相面,雲將來當生天子(此姑妄聽之)。

當時項羽和劉邦相距榮陽,楚漢戰爭處於相持階段,勝負未分。魏豹本是漢之盟友,幫助劉邦打項羽,及聞許負言,心中竊喜,沒想到薄夫人後來成了劉邦的女人

竇太后,文帝劉恆之後,景帝劉啟之母。呂后當政時,竇女以良家子選入宮中。竇皇后有一個弟弟,名叫竇廣國,四五歲時,被人販子拐賣,家裡遍尋無果。廣國連著被轉賣十多家,到了宜陽,為其主人進山燒炭。夜宿崖畔下,山體崩塌,所宿百餘人盡死,唯廣國得脫。大難不死,求人算了一命,說不久將要封侯。

廣國流落長安,聽說皇帝新立了皇后,皇后早年家在觀津,竇廣國被拐時年雖小,還記得家鄉和自己的姓氏,猶記小時與姐姐採桑,從樹上摔下的往事,於是上書自陳,說當朝皇后是自己的姐姐。皇后言於文帝,立即召見,所言父母家鄉皆合。又問及當年情景,廣國說起姐姐被徵入宮的往事,說姐姐臨行前和我訣別在官家傳舍之中,曾要了一個澡盆給我洗了澡,又親自餵我飯,這才哭別而去。

竇皇后聞聽,抱著弟弟大哭,姐弟相認,左右的人無不下淚。這個“三言二拍”中才有的故事並非小說家言,而是記於正史的。

竇廣國自此封侯驟貴。竇氏有三人封侯,除竇後之弟廣國封為章武侯外,她的一個遠房侄子竇嬰在吳楚七國叛亂時為大將軍,破吳楚有功,封為魏其侯。至漢武帝時,竇嬰還當過丞相,後被武帝所誅。竇皇后,景帝時為太后,武帝時為太皇太后,高壽,得三朝之尊。

晚年時因患青光眼,雙目失明。她篤信黃老之言,所以,為帝王的兒孫都要讀老子的書,對漢初朝政有重大影響。

《漢書·儒林傳》記載一個有趣的故事:竇太后好老子書,召問博士轅固生,轅對曰:此乃民間私家之言耳。他的話是對老子之書的輕蔑,認為不足以作為王朝施政的指導思想(王官之學)。

竇太后大怒,其喜怒塑笑不僅關乎朝政,關乎大漢帝國治國理政的指導思想,還關乎一些人的身家性命。

竇太后直到晚年,對朝政還有決定性的權力。

薄、竇二後,不僅因為她們生育了文、景二帝,也因其性格、好惡乃至個人命運戲劇性的變化決定了漢王朝的歷史走向。


歷史天天說吧


文景之治”是指在漢文帝(公元前179年)和漢景帝(公元前140年)兩代帝王的統治下所出現的那段政治穩定、經濟生產得到顯著發展的時期。“文景之 治”是中國古代社會出現的第一個太平盛世,它是在黃老“無為而治”的治國論指導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因此也被稱做“黃老之治”。

    在漢朝建立之初,社會經濟極為衰弱,朝廷推崇道家的黃老之術,採取“與 民休息”、“輕徭薄賦”的政策。這種政策取得了積極的成果,生產逐漸得到恢復 和發展,整個社會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穩定富裕的景象。

  史書上有這樣的記載: “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 可食。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時漢王朝的物質基礎也大大增強, 出現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

  

  文景之治更是為後來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 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文景之治的出現說明道家的黃老之學對恢復社會生產、迅速提升國力、改 善人民生活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道家思想對封建王朝政 治決策的巨大影響力。


放學別走我去叫人


“文景之治”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被高度推崇的一個時代,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名的一個盛世。既然是“文景之治”,其治理手段和政策措施,肯定是這個盛世之所以出現的重要原因。然而,當一些歷史老師在給孩子們講這個“治”的時候,卻讓孩子們非常迷茫。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先來看看“文景之治”究竟有哪些“治”的內容。

一是“輕徭”。“徭”就是徭役,也就是政府把老百姓徵集起來,修建大型工程。比如修水利工程,修道路交通,修邊防設施,修皇家宮殿等等。

在徵集老百姓的過程中,有一些是老百姓義務勞動,也有一些會發一定的補貼。不過這些並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就是要搞國家建設。

而“輕徭”,就是很少徵集老百姓幹這些事,當然也就是很少搞國家建設。

二是“薄賦”。“賦”就是稅收。“薄賦”就是減免稅收。漢文帝在位期間,有兩次“除田租稅之半”。漢文帝十三年的時候,還全年免田稅。

漢景帝雖然在收稅上略有增加,但大致也是照搬漢文帝的政策。

三是“減刑”。秦朝的時候有很多嚴酷的刑罰,漢文帝的時候,把很有嚴酷的刑罰都減輕了。而一些包括“黥、劓、刖、宮”這樣的肉刑,漢文帝都予以了取消。

四是“節用”。也就是從上到下講究節約。漢文帝非常講究節約,他在位期間,基本上沒有修過什麼房子。衣服也是穿了又穿,有時候甚至穿著草鞋上朝。

如果我們仔細看上面的四條措施,我們會發現,其實根本就不叫什麼措施。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不做事。或者用一個比較書面的語言,就叫做“無為而治”。

我們都有個概念,一個政府要把當地的經濟搞上去,那必須大幹苦幹。修橋補路,搞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化推進等等。只有這樣搞,經濟才上得去。

但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文景之治”,秘訣竟然是“無為而治”,竟然是“不治”,這個怎麼還能稱作“治世”呢?

當然了,也不能完全說沒有提倡的東西。“文景之治”的時候,非常提倡一點,就是“德”。選拔官員的時候以“德”為先,官員要做道德修養的表率,同時在地方治理上要“以德化民”。

不過,“德”卻是屬於文化的範疇,是務虛的東西。這對促進經濟的發展,看起來似乎並沒有多大的幫助。

所以說,當孩子們在學習這個“文景之治”的時候,會覺得迷惑不解。歷史老師在講這段歷史的時候,也有些說不清,因為實在沒什麼“治”可講。

然而,恰恰是什麼也不做的“無為而治”,是中國古代社會非常重要的一種治理經驗。

中國古代社會和其他地區的古代社會不一樣。比如中國古代北方的遊牧社會,其能夠強盛,那就是要出一位戰神。只有出現了戰神,他才能帶著大家結束北方四分五裂的狀態,征服別的地區。這樣,北方才能富裕,北方的社會才會出現盛世。歐洲古代,由於處在非常複雜敏感的地域,又是海洋文明,大致和中國北方的遊牧社會是差不多的,也是要能打。希臘能打,所以戰勝波斯,強盛起來。羅馬能打,所以戰勝希臘,強盛起來。英帝國能打,所以到處都是其殖民地,讓它強盛起來。

但是中國古代不一樣。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農業社會是自給自足的社會。不打仗,不搞大型工程修建,讓老百姓安心在土地上進行農業生產,糧食生產自然就會豐收。糧食生產豐收了,人們自然富裕。人們富裕了,國家自然會強盛。

所以說,不做事的“無為而治”,恰恰就是“文景之治”最重要的“治”。

當然了,這一條經驗,其實並不適合現代。因為現代社會是工業社會。工業社會,要是不做事,搞無為而治,那就只有落後。當然了,雖然不該“無為而治”,卻也不該折騰老百姓,“文景之治”的經驗,也是應該借鑑的。


海洋說歷史


 話說推翻秦朝暴政之後,又爆發了許久的楚漢戰爭,後來劉邦獲勝成立漢朝,劉邦也被稱為漢高祖。雖然劉邦上任之後勵精圖治,但是國家,百姓都苦於戰亂,很難在一定時間內恢復元氣,經濟蕭條,民生哀怨!

  劉邦死後。剛成立的國家又經歷了系列的小規模動盪,史稱諸呂之亂,在經歷了這些動盪使得剛得到恢復的國家又面臨的極大的危機,農民食不果腹,傳聞更是出現了“人吃人的可怕事件”後來眾人推舉劉恆即位稱為漢文帝,平定了諸呂之亂。漢文帝時期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這才穩定了動亂的國家局面。

  後來漢景帝劉啟上位之後吸取秦朝衰敗的教訓,大力發展農業減輕賦稅勞役,政治上實行無為而治,注重以德服人,使得國家經濟方面得到蓬勃發展,雖然經濟得到大幅度恢復,但是國家憂患尚在,各諸侯國的實力還是非常強,這對中央集權是一個嚴重的威脅,後來頒佈法令收回了各個諸侯國的官職任免權只保留了收稅的權利,雖然如此,但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後來推行的措施只能恩施並重逐步收回權利。

  內憂解決之後外患依舊存在,匈奴看到西漢這塊肥肉還是蠢蠢欲動,但是此時的漢朝也不是軟柿子,部隊積極準備反擊,促使匈奴只能在邊疆活動,為了避免匈奴的騷擾只能用和親的政策去緩和關係,但是老單于(匈奴的首領)死後,新的繼任者不買賬,依舊對漢朝發起了戰爭,但是漢朝也是積極備戰,新首領看到漢朝防備力量精良便作罷,後來漢景帝對匈奴也採取一系列的經濟聯合措施,使得在雙方在關係上得到很大的緩和,最終內憂外患都得到相對的解決,漢朝也達到了相對的穩定發展,歷史上也稱為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為後世的漢武帝文治武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也是功不可沒!

  小編覺得文景之治時期兩位皇帝做的都是值得認可和肯定的,最起碼我覺得他們在外交方面就做的非常好,總結出來就是能好好談就不動手,真動手咱也不怕!真的是為百姓著想,畢竟沒有人喜歡戰爭,小編為這兩位皇帝點贊!






超越搞笑坊


“文景之治”指的是漢文帝和漢景帝兩代帝王的統治,時間從公元前179年到公元前140年,差不多40年的時期,這段政治穩定,經濟生產得到顯著發展的時期。之所以會出現文景之治,一方面是主觀上文景二帝推崇黃老無為而治,希望與民修休養生息,另一方面卻是根本的客觀原因是,經過戰國後一統的秦,仍然是對內大搞基建 對外連年征戰。一統15年之後秦滅,繼而楚漢相爭天下再一次打亂。漢高祖劉邦開國後面對的內部局面其實已經是一片凋敝。再加白登之圍後,對外部匈奴的“朝貢”又是增加了百姓的負擔。綜上,主客觀不得不也需要相當一段時期休養生息恢復民生國力。於是出現了文景之治這可謂是第一個太平盛世,為漢武帝的霸業提供了強有力的國力基礎。



老豆講歷史


“文景之治”是指在漢文帝(公元前179年)和漢景帝(公元前140年)兩代帝王的統治下所出現的那段政治穩定,經濟生產得到顯著發展的時期。“文景之治”是中國古代社會出現的第一個太平盛世,它是在黃老無為而治”的治國理論指導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因此也被稱做“黃老之治在漢朝建立之初,社會經濟極為衰弱,朝廷推崇道家的黃老之術,採取“與民休息”,“輕徭薄賦”的政策。這種政策取得了積極的成果,生產逐漸得到恢復和發展,整個社會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穩定富裕的景象。史書上有這樣的記載:“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時漢王朝的物質基礎也大大增強,出現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更是為後來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文景之治的出現說明道家的黃老之學對恢復社會生產,迅速提升國力、改善人民生活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道家思想對封建王朝政治決策的巨大影響力。


方大傑


文景之治的出現有三個方面原因。

(一)文帝和景帝重視農業生產。他們多次減免田租賦役,定田租為三十稅一,開放山林川澤,鼓勵農民進行副業生產,活躍商業市場。

(二)改革法律,廢除秦朝的株連,關心民眾疾苦,用笞刑取代某些傷殘肢體的。這裡還有一個緹索救父的故事。緹索,漢太倉令淳于意的小女兒。淳于意沒有兒子,只有五個女兒。文帝時,淳于意有罪要受刑,詔命解送長安,當時肉刑尚未解除,淳于意臨行罵他的女兒說:“我沒有兒子,遇到急事,你們一點用處也沒有。”緹索便跟著父親到了長安。上書給皇帝,表示願意賣身為官婢來贖父罪,文帝憐憫她,下令廢除肉刑,赦免了淳于意。景帝繼續減輕刑罰,各級官吏亦斷獄從輕。

(三)提倡節儉,反對侈糜,減省財政支出。文帝統治期間,宮室苑圃,車騎服飾,都無所增益。史載文帝為了節省黃金百斤罷建露臺,他說:“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吾奉先帝宮室,常恐羞之,何以臺為?”景帝尚節儉,對地主商人中正興起的侈靡之風,多少會起一些制約作用,與的大興土木,“,八百里”,確實是不可同日而語。


多爾袞愛新覺羅


《漢書·景帝紀》中關於西漢文景之治有這樣的記載:“周雲成康,漢言文景,美矣!”足可見,史論家對文景之治的評價有多高。

一、儒家思想對文景之治的影響

文景之治是漢文帝與漢景帝均推崇儒家思想,施行仁政的結局。而文、景二帝之所以廣施仁政,與儒家思想息息相關。對於政治儒家一直主張仁政思想。在儒學中“仁”主要指道德非常廣闊,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從人的層面來說,儒家指出真正的人是品德仁義的人,反之,則為人形獸。可見儒家強調仁義思想,人際間需做到“親親為大”。特別是孔孟之道,更將儒家仁義思想推至極高的位置。在兩漢時期儒家仁政思想的影響非常深刻。

漢初有許多傑出思想家,比如主張儒家思想的賈誼,其深受漢文帝賞識,同時其儒家思想也對文帝影響頗巨,使文帝樹立了廣施仁政的強硬信念,這就是漢文帝之所以自覺施行仁政的根本。而之後的漢景帝,更是對與民休息方針推崇之至,這無疑使儒學發展及恢復獲得了更大空間。

二、文景之治主要施行仁政

1.正法省刑。

文景之治期間各種嚴苛刑法均被取消,該時期正法省刑,以寬容、慈愛厚待子民。封建社會最慘無人道的法律即連坐法川而漢文帝即位後,很快連坐法被取消。從文帝的行動上來說,他認為正法省刑是仁政的核心,若法不正刑嚴苛,則無法禁暴導善,最終發展為暴政。封建社會的誹謗妖言罪專司禁人心,鉗人口,對民眾思想言論予以處罰的律法。但這種律法對國家社會健康發展破壞極大,官吏不受輿論的監督,只會迎來不斷的改朝換代。正是由於這一弊端,漢文帝即位後誹謗妖言罪被廢,民眾獲得了暢所欲言的空間。

後期的漢景帝即位後繼承了漢文帝的意志,其即位之初(公元前156年)即減笞刑,諸如此類的正法省刑事例數不勝數,為文景之治的盛世形成奠定了良好

2.其他仁政。

廣施仁政主要是為官民同樂,富民強國,避免民貧官富造成的暴政。漢文帝與漢景帝為達到富民共樂的目的,制定實施了重農政策。漢初受戰爭之亂,地荒民飢,至文帝時仍不見善。故文帝接受賈誼重農富安九州的意見,連番下詔強調要重視農業生產,並對力田者給予相應獎勵,恩准民眾用糧食贖罪買爵等後期的漢景帝同樣不忘漢文帝遺志,大力推廣重農富民政策,甚至在病逝前還下詔全國凡不重農者必嚴懲。正是由於這些仁政的實施,使得漢代經濟得到了極快的發展,為文景之治形成創造了諸多便利條件。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形成,與儒家仁政思想之間關係密切,可以說,若是沒有儒家仁政思想,則文景之治不成。


歷史上的新鮮事


由於秦末農民戰爭和四年楚漢之爭,社會動盪不安,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致使西漢初年社會經濟非常貧困。史書上記載:老百姓無法在田地上生產,到處是饑荒,發生了人吃人的現象,百姓死者過半。那時連皇帝也坐不上四匹純一色的馬拉的車子,將相們只能坐牛車。面對著這種形勢漢高祖劉邦採用休養生息之寬鬆政策治理天下,讓士兵復員歸家,豁免其徭役,重農抑商,恢復了殘破的社會經濟。穩定封建統治秩序,恢復和發展君主專制社會經濟成為鞏固統治的當務之急。

漢高祖死後,漢廷經過一段的動盪,爆發了諸呂之亂,丞相陳平,太尉周勃與朱虛侯劉章等宗室大臣共誅諸呂,迎立劉恆為帝,史稱為漢文帝,朝政逐步穩定下來。其後漢景帝劉啟即位,漢高祖及其後的漢文帝、漢景帝等,吸取秦滅的教訓,採取了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措施,減輕農民的徭役和勞役等負擔,著力於恢復農業生產,穩定封建統治秩序,注重發展農業生產。文景時期,提倡節儉,重視“以德化民”,社會比較安定,經濟得到發展。歷來被視為封建社會的“盛世”,史稱“文景之治”。

漢初至漢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間,文、景二帝仁慈恭儉,篤信黃老,以清靜不擾民為政策,海內富庶,國力強盛。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政治領域

無為而治

漢帝國建立之初,利用民眾對秦王朝殘厲法制的不滿,順從民意,進行了政治改革。為與民休養生息,採取了無為而治的統治思想,這也是道家思想第一次登堂入室。

所謂“漠然無為而無不為也,澹然無治也而無不治也”,《原道》篇就闡述了這一思想原則。在行政實踐中推行這樣的原則,就像《淮南子·覽冥》中所說“除苛削之法,去煩苛之事”,以及《淮南子·齊俗》中所說“上無苛令,官無煩治”。無為政治看起來有消極保守的傾向,從另一種種角度看,卻透露出科學的客觀主義的精神。這種政策強調行政上不妄為,少有急切的舉措,避免苛政擾民,使社會生活在自然的狀況下得以安定。這種政治風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經濟的進步。

文景時期,繼續推行漢初無為而治的思想,各項政治措施實際上都圍繞著無為而治的思想展開,並適當補益損革,使得漢朝國力逐步恢復。文景時代比較寬和的政治空氣,有利於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漢書·食貨志上》說,“文帝即位,躬修位節,以安百姓”,對於當時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穩定局面

漢代歷史相關圖片

文帝即位不久,就廢止誹謗妖言之罪,使臣下能大膽地提出不同的意見。秦代以來有所謂“秘祝” 之官,凡有災祥就移過於臣下。文帝前十三年下詔廢除並且聲明:百官的錯誤和罪過, 皇帝要負責。次年,他又禁止祠官為他祝福。

漢初統治者認為秦朝郡縣制並不成熟,在國體上實行了郡國並行制。

漢文帝即位之後,首先封賜推舉自己上位和誅殺諸呂的有功之臣。漢文帝前元年(前179)十月,封周勃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灌嬰為太尉,組成新的漢廷中央。除了保留舊有的諸侯王之外,漢文帝又立了一批新的諸侯王。同年十二月,立原趙幽王劉友之子劉遂為趙王;徙封原琅邪王劉澤為燕王。後來,又立劉遂之弟劉強為河間王;朱虛侯劉章為城陽王;東牟侯劉興居為濟北王;立皇子劉武為代王,又徙封為淮陽王,後徙封為梁王;封劉參為太原王;劉揖為梁王。

漢文帝根據群臣的建議,立長子劉啟為太子。這樣,自漢高祖以來,預立太子就成為漢家的定製。

漢景帝即位後,加強中央集權,重用御史大夫晁錯,大力推行削藩。平定“七國之亂”後,絕大多數諸侯王國僅領有一郡之地,實際地位已經降為郡級,國與郡基本上趨於一致。諸侯王國領郡由漢高祖時的42郡減為26郡,而中央直轄郡由漢高祖時的15郡增加至44郡,使漢郡總數大大超過諸侯王國郡數。

漢景帝抑貶諸侯王的地位,剝奪和削弱諸侯國的權力,收回王國的官吏任免權,僅保留其“食租稅”之權,並且收奪鹽鐵銅等利源及有關租稅。

但是諸侯王勢力並未徹底解決,以致後來漢武帝不得不繼續採取相應的措施。

虛懷納諫

文景二帝還十分重視有識之士,聽取和採納他們有利朝廷的建議。思想家賈誼提出農業生產是立國的根本,只有把糧食積貯得多了,才能攻能守。政治家晁錯提出重農輕商的主張,提出使農民附著於土地的觀點,文帝都採取了措施加以實行。

修改刑罰

秦朝時期大多數犯罪的人,都沒有刑期,終生服勞役。文帝詔令重新制定法律,根據犯罪情節輕重,規定服刑期限;罪人服刑期滿,免為庶人。秦代法律規定,罪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和子女都要連坐,重的處死,輕的沒入為官奴婢,稱為“收孥相坐律令”。文帝明令廢止。秦代有黥、劓、刖、宮四種肉刑。漢文帝下詔廢除黥,劓、刖,改用笞刑代替,景帝又減輕了笞刑。

這些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後兩項在當時和以後並沒有認真執行。文帝時許多官吏斷獄從輕,持政務在寬厚,不事苛求,因此獄事簡省,人民所受的壓迫比秦時有顯著的減輕。

漢景帝在法律上實行輕刑慎罰的政策:其一,繼續減輕刑罰,對文帝廢肉刑改革中一些不當之處的修正。其二,強調用法謹慎,增強司法過程中的公平性。其三,對特殊罪犯給予某些照顧。

實行“賣爵令”及“黷罪之法”。這兩項措施都是在文帝時由太子家令晁錯提出,並被文帝批准實行的。景帝即位後,繼續執行了這些被證實是有效的措施,並使它更為完善。大批徙民充實於邊地,成為一支兵農混一的墾戍隊伍,不但減輕了內地百姓的徭役,而且爭取到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

軍事領域

強化軍權

軍權是保障皇權最重要的權力,漢文帝在進入長安的當天夜裡,就命令親信宋昌為衛將軍,鎮撫南、北二軍;命張武為郎中令,巡察保衛宮中。有司衙門分別誅殺少后帝及其三個弟弟於各自的府第。皇帝回到前殿,連夜頒佈詔令,大赦天下。

漢文帝知道自己在漢廷並無雄厚的政治基礎,有的宗室認為他是“摘桃派”,僅僅是依靠一批老臣的擁戴而登上皇位的,他所面臨的是不斷壯大和日益驕橫的諸侯王勢力,所以他首要的任務是採取恩威並施的兩手策略來鞏固皇權。

維護統一

漢文帝

由於漢王朝大力推行無為政治,對諸侯王勢力的惡性發展,起了催化作用。諸侯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必然使劉氏宗室內部在皇權和王權的分割問題上產生了尖銳的矛盾,這個矛盾從文帝即位後就開始激化了。文帝三年(前177年),濟北王劉興居叛亂,首開王國武裝反抗漢廷之先例。文帝派兵鎮壓,叛軍頃刻瓦解,劉興居被俘後自殺。

只過了三年,淮南王劉長又舉起了叛旗。但尚未行動,即被朝廷發覺。文帝派人傳訊劉長入京,罷去他的封號,將他發配蜀郡。途中,劉長絕食而死。

賈誼獻策兩起叛亂雖被平息了,但漢初諸侯王勢力的惡性發展,實際上已成為對抗中央朝廷的分裂勢力。朝廷中一些有識之士,認為到了非從根本上解決不可的時候了。賈誼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時年28歲的賈誼上《陳政事疏》(即《治安策》),提出兩點:第一,親疏不是主要問題,即同姓諸侯王不比異姓王可靠。第二,是強者先反叛,弱者後反叛,在這樣的封國條件下,最後都是要威脅中央集權政權的。賈誼提出解決的辦法就是“眾建諸侯王而少其力”,即分割諸侯王國的勢力,從而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

漢文帝十分欣賞賈誼的《治安策》,然而,當時他正用心於穩定政局,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形勢不允許他與諸侯王公開對抗。直到文帝十六年(前164年),齊王劉則死,無子嗣位,文帝才分最大的齊國為六國。又封劉長的三子劉安、劉勃、劉賜等為王,將淮南國一分為三。賈誼關於眾建諸侯的建議,至此才得以實施,但皇權和王權的矛盾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分權和集權的問題依然存在。由於漢文帝對同姓諸侯王基本上採取姑息政策,所以導致了景帝時期的吳楚七國之亂。

漢景帝即位後,先提拔晁錯做內史,然後又升晁錯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晁錯經過分析,告訴劉啟要特別提防諸侯勢力最強大的吳王劉濞。

漢景帝知道了七國反叛的消息,就派太尉周亞夫帶領三十六個將軍去攻打吳國、楚國;派曲周侯酈寄攻打趙國;派將軍欒布攻打齊國;派大將軍竇嬰屯兵滎陽,監視齊國、趙國的軍隊。

竇嬰向漢景帝引見曾擔任過吳國丞相的袁盎。漢景帝召袁盎進宮相見,趁機勸說漢景帝殺掉晁錯,以保國家安全,平息叛亂。漢景帝採納了袁盎的計策,便殺了晁錯。

而七國之亂並沒有因此而停止,漢景帝調派周亞夫等將領領兵平叛。周亞夫採用截斷叛軍的糧道然後堅守不出的戰略,最終擊潰了叛軍,用三個月將叛亂徹底平定。

七國之亂平定之後,漢景帝將各諸侯王國的權利收回中央,又大量裁撤諸侯國的官吏數量。諸侯王不再有行政權和司法特權。經過七國之亂,諸侯王的割據問題得以徹底解決。

安定邊疆

漢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匈奴右賢王背棄和親之約,率數萬大軍侵佔河南地(今內蒙古伊克昭盟地區),並進襲上郡(今陝西綏德地區),殺略漢民,威脅長安。雙方雖未交兵,但這次用兵是西漢自白登之圍後對匈奴第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表明西漢王朝並不甘於和親政策。

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冬,老上單于親率14萬大軍入侵漢地,前鋒直抵岐州雍(今寶雞鳳翔)、甘泉(今陝西淳化西北),距長安僅200裡,直接威脅西漢王朝的統治中心。文帝得報,立即命中尉周谷、郎中令張武為將軍,發車千乘,騎十萬,屯駐長安附近,防衛京師;又拜昌侯盧卿為上郡將軍,寧侯魏遫為北地將軍,隆慮侯周灶為隴西將軍,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成侯董赤為前將軍,大發上郡、北地、隴西等處兵馬車騎迎擊匈奴,苦戰月餘,老上單于方退出塞外,而漢軍逐出塞即還,不能有所殺。從此,匈奴日已驕,歲入邊,殺略人民畜產甚多,雲中、遼東最甚,至代郡萬餘人。西漢王朝深以為患,不得不遣使者復與匈奴修好和親。漢文帝后元四年(公元前160年),老上稽粥單于死,其子軍臣立為單于,仍以中行說為親信,積極準備攻漢。

漢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軍臣單于絕和親之約,對漢發動戰爭,侵入上郡及雲中郡。文帝以中大夫令勉為車騎將軍,率軍進駐飛狐(今山西上黨);以原楚相蘇意為將軍,將兵入代地,進駐句注(今山西雁門關附近);又派將軍張武屯兵北地,同時,置三將軍,命河內守周亞夫駐屯細柳,祝茲侯徐悍駐棘門,宗正劉禮駐霸上,保衛長安。此時,匈奴騎兵已進至代地句注邊,邊境烽火警報連連告急。漢軍經數月調動,方抵邊境地區。匈奴見漢軍加強了守備,遂退出塞外。

總體而言,受制於國力、統治思想和馬匹、武器等具體物質基礎,文景時期對待匈奴的入侵併不組織軍隊主動出擊,以避免加重百姓的負擔,使恢復不久的正常的經濟生活再次受到破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