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信心 暖人心 聚民心 濟寧市全方位無死角開展疫情防控社會宣傳

掌上濟寧訊 (記者 徐斐)記者通過近幾天的採訪發現,騎車走在路上,汽車、行人都十分稀少,90秒的紅燈時間也通常只有記者一人在等待;平常熱鬧非凡的新世紀廣場,現在變得人跡罕至,顯得極為空曠;原來熙熙攘攘的商場、金街,現在紛紛關門歇業,在營業的超市裡,顧客們也都做好了各類防護,有序排隊,買完東西抓緊離開……

“不走親,不訪友,不在外邊到處走;該吃吃,該喝喝,就在家裡待半月;發現疫情就隔離,防範主要靠自己……”“你串的都是親戚門,害的都是自己人。”最近幾天,在任城區唐口街道各村的大喇叭上天天發出上邊這些“好聽的”、“不好聽”的聲音,濃重的鄉音和接地氣的規勸,讓眾多村民聽在耳裡,記在心上。韭菜姜村村民邵漢雷聽了大喇叭後,趕緊讓家裡人不拜年、不串門、不聚餐,“年味兒雖然淡了一點兒,但心裡踏實!”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濟寧市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全市各級工作人員充分利用戶外大屏、樓宇電視、立面廣告牌、宣傳廣告欄、電視字幕等公共區域,以懸掛張貼宣傳標語口號、農村廣播、手機短信、微信群發等各種接地氣的方式,呼籲居民們做好防疫工作,真正做到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營造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濃厚社會氛圍。

據瞭解,在城區,我市充分利用各類櫥窗、LED顯示屏等宣傳載體高密度進行刊播,在各類LED顯示屏、戶外大屏等累計滾動播出疫情防控公益廣告標語口號176萬餘條(次)。在村居,統一制定下發《鄉鎮宣傳車廣播稿》,全市出動宣傳車713輛不間斷循環播放,大部分在早8點至晚6點時段不間斷循環播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和注意事項,實現了全市156個鎮街、6238個村居和244個城市社區的全覆蓋。特別是充分發揮農村“村村響”廣播系統循環播放宣傳口號,梁山、鄒城、兗州等統一印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明白紙》,發放到各鄉鎮、太白湖新區通過無人機喊話的方式宣傳防疫知識,持續擴大基層群眾知曉率、覆蓋面。全市各級在重要區域位置,特別是在城市出入口、重點路段、城市廣場等顯著位置擺放立面廣告牌、懸掛張貼或噴繪宣傳標語。由於農村大多老年人並不習慣使用智能手機,也不方便閱讀牆面上張貼的宣傳單,而村裡的大喇叭則有效彌補了老年群體信息傳播不到位的薄弱環節。

“新春已至風雲變,疫情突發在武漢。病毒不斷在擴散,我們應當怎麼辦?國有難,莫添亂,在家裡,是貢獻……”近日,一段小朋友打著快板宣講疫情防控知識的視頻《山東快書:阻擊疫情保平安》在微信群頻繁轉發,並先後在學習強國、新華社客戶端、人民日報客戶端、央廣網等重點媒體播發,獲得超高點擊量。朗朗上口的節奏和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廣大網友不自覺地跟著視頻打起了拍子,視頻中介紹的防控知識更是讓大家入腦入心。在抖音平臺推出的《謝謝您!最美逆行者》視頻點贊量超過660萬,播放量2300萬。汶上縣建立縣鄉村三級網絡宣傳隊伍,網絡宣傳員達1463人,覆蓋所有縣直部門、鄉鎮街道、村街社區,確保疫情防控信息能夠第一時間傳到達所有群眾手中。梁山縣發揮融媒體優勢,加強微信、短視頻等產品的製作和推送,推出了《超市備貨充足,價格穩定,超市購物記得戴口罩!》《抗擊疫情 廣場舞大媽變身“防疫宣傳大使”》等一批點擊量均超過30萬的爆款產品。全市各級各部門通過多種形式,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做好基層社會宣傳工作。

特殊假期,濟寧學院附屬小學積極發動少先隊員們在家裡和家長一起學習疫情防控相關知識,並通過微信平臺開展“編防疫小報、編防疫童謠”、“紅領巾助力送祝福”等行動,讓孩子們把自己學習到的關於疫情防控的知識通過手繪、童謠、視頻、朗誦等作品展示出來。

與此同時,我市加大對各級各類文化市場、重大文化活動的管控力度,制定印發了《全市文化和旅遊領域肺炎疫情防控方案》《關於做好A級景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截至目前,全市127家A級景區已閉園65家,其餘開放式景區已取消一切活動和停止群眾集聚活動。組織開展“利劍行動”,對全市所有網吧、KTV、電影院等文化娛樂場所的暫停營業情況進行了拉網式排查,系列措施的推進讓群眾疫情防控意識入腦入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