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先鋒的工作紀實(三)


文旅集團簡訊 | 戰疫先鋒的工作紀實(三)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濟南文旅集團各單位的黨員幹部、團員幹部,積極貫徹市委、市政府下沉社區一線服務防疫工作的要求,挺身而出、衝鋒在前。



趙學強:我是黨員,奔赴一線義不容辭

文旅集團簡訊 | 戰疫先鋒的工作紀實(三)

文旅集團簡訊 | 戰疫先鋒的工作紀實(三)

趙學強是市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處副處長,也是此次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二隊入駐集團的隊員之一。前不久,他主動報名要求參加下沉社區一線執行服務工作,2月12日,他作為第二批“先鋒隊員”,來到了市中區文化西路58號社區。

社區報到首日,他先是在第一批同事的帶領下熟悉了社區情況。上新街片區共有1300餘住戶,大部分是舊居平房,其中300多租賃戶,600多外來人口,片區共有7個出口,其中6個已經封堵,只留上新街北口作為居民出入口。

趙學強和林濱一組,主要負責上新街片區的防疫檢查工作。包括向居民宣傳中央、省、市關於疫情防疫的相關政策,發放《致市中區全體居民的一封公開信》,《關於加強社區、村居疫情管理的告知書》等資料;協助社區落實環境整治措施,做好公共場所的清潔、消毒和通風等工作。同時為居民辦理出入證件。下沉社區服務首日,他就為小區居民辦理出入卡60餘張,辦理汽車出入證10餘張,為合規進入小區的居民檢測體溫200餘人次,阻止無正規手續的外省人員2人進入小區,還為4戶外省來濟居民送達最新醫學隔離通知書,並登記相關情況。

文旅集團簡訊 | 戰疫先鋒的工作紀實(三)

趙學強與組員在工作中發現,社區旁的醫院與歌舞劇院之間雖然有隔板阻攔,但隔板與東牆有縫隙,居民反映如果有人從此經過將造成隱患。二人及時將此問題反映給了居委會,事情得到了妥善解決。同時,針對當前進出小區的汽車沒有條件消毒的情況,趙學強也積極與居委會溝通協調。“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在抗擊疫情最需要的時刻,理應站在最前面。”


楊建軍:雙重身份雙重責任,始終為人民服務

文旅集團簡訊 | 戰疫先鋒的工作紀實(三)

同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二隊的楊建軍主任,如今在歷城區東風街道華龍路579號進行社區防疫工作。協助社區工作人員進行信息採集、研判居民的健康狀況、做好來往人員的體溫檢查、出入登記、室外車輛消殺等。同時積極向居民宣傳“十個一律”通知精神,對省外人員勸導實施居家隔離14天,對隔離人員重點服務。

前不久,全市疫情防控阻擊戰正式打響,國企服務二隊的隊員們也積極為集團疫情防控保駕護航。集團黨委為復工與值班人員的防護用品四處協調,國企服務二隊瞭解到防護用品需由工信局統一調撥,因此楊建軍積極聯繫戰友與上級領導,前後三次修改申請報告,為集團爭取到了一批防護口罩,為一線服務人員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文旅集團簡訊 | 戰疫先鋒的工作紀實(三)

針對此項工作,他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是一名30年黨齡的部隊轉業幹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信念已經根深蒂固,下派集團和下沉社區是一樣更好的服務,當然要參加。我當以大局為重,盡己所能,將黨的力量挺在最前沿。”


孟仁杰:退伍不能褪色,少年更當驅前

文旅集團簡訊 | 戰疫先鋒的工作紀實(三)

孟仁杰,集團企業管理部員工,共青團員,集團首批一線服務防疫工作先鋒隊隊員,曾於北京衛戍區服役。

疫情來勢洶洶,舉國聯動,共克時艱。孟仁杰積極響應緊急召喚,全力支持歷城區東風街道洪苑社區2213戶的防疫工作。他主要負責輔助社區在佳寶路崗執行截停問詢、檢驗登記、宣傳通報、消殺勸誡等任務。本卡點包含機關單位、奶站、水站、公廁等,人員複雜,不易管控。10日、11日外地返濟復工人員湧入,信息統計、登錄等工作量大。初至崗時他還帶著一絲生澀,然而憑著軍旅生活中的哨兵經驗很快適應了節奏,並積極與同卡位的值崗人員交流,進一步瞭解了社區防疫工作的開展情況。孟仁杰隨社區工作人員走訪時遇到外國留學生,順利完成英語溝通和信息登記工作。

文旅集團簡訊 | 戰疫先鋒的工作紀實(三)

在集團黨委的關懷支持下,執勤卡點的執勤環境和物資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孟仁杰說:“每當聽到歸家居民的一聲聲感謝,一日的疲累和緊張也就隨著暖意消散殆盡了。”

孟仁杰與身為老黨員並同樣堅守一線的母親達成了東西兩端的默契,母子倆在一個城區的東西兩頭值守。“注意自身防護,多喝熱水,好好跟人說話!”是母親的叮嚀,“您老人家注意休息,勞逸結合,好好保暖。”是兒子的回應。疫情當前,這個小家中顯示出黨員和團員堅守的縮影。

透過二環東路157號橋墩,已望過八個黃昏。飛雪中拍打集團配發的防寒軍大衣,那個練兵習武,堅信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少年尚在。“上次穿著它,我是黨的鋼槍,戍國保疆;這次穿上它,我是黨的鐵牆,護衛安康。退伍的誓言仍在,若有戰,招必回!疫情當前,防疫一線就是我的戰場!”

“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