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帮助刘姥姥到对司棋毫无人性,这个女人蜕变之快,发生什么了?

鲁迅先生对于《红楼梦》这本经典巨著有着见地精辟的评价,他不仅认为《红楼梦》是一本为人处世的智慧奇书,同时他还认为《红楼梦》这本巨著不可多得的价值在于,这本小说对人物形象的描写非常真实,

以前的小说刻画人物形象太过简单粗暴,好人就完全是好,坏人就完全是坏的,而《红楼梦》不同,它对人物如实描写,描写的人物性格复杂多面,远远超乎一切人情小说之上。

就拿周瑞家的这个人物来说,曹雪芹通过几个故事情节的描写,展现了这个人物性格的复杂多面性,让一个有血有肉、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真实树立在读者面前,你会惊叹,简直写活了,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其人。

通过对周瑞家的多方位的人物刻画,曹雪芹揭示了人性善恶的复杂多面性。

从帮助刘姥姥到对司棋毫无人性,这个女人蜕变之快,发生什么了?

【一】周瑞家的其人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心腹陪房,曹雪芹对该人物的人设是:周瑞家的虽不管事,因她素日仗着是王夫人的陪房,原有些体面,心性乖滑,专惯各处献勤讨好,所以各处房里的主人都喜欢她。

这句话点明了周瑞家的性格为人:热情圆滑、善于钻营、很有人缘,不高大上也不假丑恶。

想当年王夫人嫁到贾府时,周瑞家的应是在众多丫鬟中出类拔萃,才会得以作为心腹来到陌生的贾府。

红楼梦里陪房们诸如贾母的陪房赖嬷嬷,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仗着是主子的心腹,在贾府很有势力也很有面子,而且经济条件都不错。比如赖嬷嬷到了贾府,连王熙凤、李纨这样的年轻主子都要跟她客气三分,依仗着贾府,赖嬷嬷有了带花园的私家别墅。

周瑞家的经济条件也不错,从刘姥姥初进贾府见到她与她聊天可知,两口子平日里都很清闲,老公周瑞管着贾府春秋两季地租,闲时陪着小爷们出门子就没别的事了,女儿嫁给了古董商人冷子兴,周瑞家的平时也没啥事,只管跟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家中雇着保姆,日子富裕清闲。

从帮助刘姥姥到对司棋毫无人性,这个女人蜕变之快,发生什么了?

【二】热心帮助刘姥姥不求回报

在故事一开始,曹雪芹通过周瑞家的热心帮助刘姥姥,让读者窥探到了这个人物的冰山一角。

周瑞家的与刘姥姥交往不多关系并不热络,只因早年老公周瑞和王狗儿的父亲关系好,并且周瑞买田地时狗儿帮过忙,是以她在见到贫穷卑贱的刘姥姥时不忘旧情,一脸热情邀刘姥姥家中去做,书中写道:

周瑞家的听了,便已猜着几分来意。只因昔年他丈夫周瑞争买田地一事,其中多得狗儿之力,今见刘姥姥如此而来,心中难却其意,二则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听如此说,便笑说道:“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论理,人来客至回话,却不与我相干。我们这里都是各占一样儿:我们男的只管春秋两季地租子,闲时只带着小爷们出门子就完了,我只管跟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皆因你原是太太的亲戚,又拿我当个人,投奔了我来,我就破个例,给你通个信去。”

曹雪芹通过这段话描写了一个正面形象的周瑞家的。

1、通过“心中难却其意”,写出周瑞夫妇是知恩图报之人,脂砚斋更说出周瑞夫妇算是怀情不忘的正人。

2、对于“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一句,脂砚斋做了非常宽容的批注替周瑞家的作解,说她这也是身为陪房的本心本意实事。

3、通过“姥姥你放心”五字,脂砚斋告诉读者,周瑞家的是个得宠的高级奴才,才会有如此自信有底气的声口。

4、通过“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脂砚斋告诉读者,周瑞家的有好口角,是个会说话的热情之人。

通过曹雪芹的描写,通过脂砚斋对她满满的赞许,读者看到了周瑞家的热心助人的正面形象。

听其言观其行,周瑞家的不但说得好听,做得更让刘姥姥暖心,我们看到周瑞家的为了帮助打秋风的刘姥姥,替她四处联络“跑了半日”。

一会跑去凤姐处看其是否有空档接待刘姥姥;一会又奉凤姐之命传饭菜给刘姥姥吃;一会又去回王夫人有何指示;最后送走刘姥姥又去王夫人处回话,得知王夫人在梨香院,她又跑来梨香院回话。

周瑞家的帮助刘姥姥这件事做得无可挑剔,让初进豪门两眼摸黑的刘姥姥一路绿灯,顺利见到荣国府的大管家王熙凤,得到了20两银子的接济,成功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事后,刘姥姥为了感恩拿一块银子给她,但周瑞家的心思根本不在刘姥姥的这点好处,执意不肯收,可见她做这件好事完全是热心助人不求回报。这是周瑞家的让人喜欢的一面。

从帮助刘姥姥到对司棋毫无人性,这个女人蜕变之快,发生什么了?

【三】送宫花还原周瑞家的对主子们的真面目

送宫花一回曹雪芹通过周瑞家的如何给三春、凤姐、黛玉送宫花,途中如何安慰焦急恐慌的女儿,让读者看到了周瑞家的左右逢源,非常有人缘的正面形象。

薛姨妈交代周瑞家的送宫花时说:“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

由于薛姨妈没有特别指明究竟是先送给黛玉还是凤姐,是以周瑞家的选择顺路先送凤姐,最后送给黛玉。在给黛玉送宫花的途中,她突然遇到家中出大事来找她的女儿,这个意外插曲打乱了她之前还算平静的心思。

穿过了穿堂,抬头忽见他女儿打扮着才从他婆家来。周瑞家的忙问:“……你这会子跑了来,一定有什么事。”他女儿笑道:“你老人家倒会猜。实对你老人家说,你女婿前儿因多吃了两杯酒,和人分争,不知怎的被人放了一把邪火,说他来历不明,告到衙门里,要递解还乡。所以我来和你老人家商议商议,这个情分,求那一个可了事呢?”

周瑞家的听了道:“我就知道呢。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且家去等我,我给林姑娘送了花儿去就回家去。此时太太二奶奶都不得闲儿,你回去等我。这有什么,忙的如此。”女儿听说,便回去了,又说:“妈,好歹快来。”周瑞家的道:“是了。小人儿家没经过什么事,就急得你这样了。”说着。便到黛玉房中去了。

从母女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女儿的老公酒后失言,被人告到官府要被押送回老家。这对女儿来说不啻晴天霹雳让她焦急万分。

反观周瑞家的听到此事后是气定神闲,轻描淡写安慰女儿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别着急有我呢,并迅速安抚女儿回家等她。

事实上,周瑞家的虽然是贾府有头有脸深得宠幸的高级奴才,认为依靠贾府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对于女婿犯这样大的事,其实她心里也没底,女婿冷子兴是古董商,与之打交道的都是有头有脸的权贵,这些人非富即贵,有可能是古董交易得罪了这些人中的某一个而被告到衙门。

周瑞家的知道这些人惹不起,心里也慌乱,但面对女儿她能沉住气安抚女儿,表现了一个母亲遇事临危不乱、非常有主见能掌控局面的超强心理素质,这一点应该给她的为人打满分。

从帮助刘姥姥到对司棋毫无人性,这个女人蜕变之快,发生什么了?

糟糕的是,女儿这里安抚好了,但黛玉听说宫花是最后一个才送给自己,敏感孤傲的她一下子就大为不满了。

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此时周瑞家的如果不是女婿出了大事心绪不佳,她一定会安慰黛玉,向黛玉解释一番,可此刻的她只想着赶快交差回家与女儿商量怎么救女婿,心思全然不在黛玉这里了。

抑或她当时可能也想对黛玉说:姑娘你听我说,事情不是你想的这样的,我从薛姨妈那里来,是按着路程远近来给你们送宫花的,最后才走到你这里,所以你是最后一个拿到宫花,大家的宫花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厚此薄彼。

俗话说越描越黑,沉默是金,她怕在黛玉面前越解释引出的问题越多越耽搁时间,此刻女儿还等着她去解决急事,

故而她选择沉默,这样黛玉也无话可说了,她也得以赶快离开回家处理家中大事。

这一故事情节,还原了周瑞家在生活中的真面目,写得非常真实,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周瑞家的再怎么圆滑会说话,也会有遇事出纰漏疏忽冷漠黛玉的不周之处,曹雪芹的幽微笔触不露痕迹把一个中年妇女的遇事内心焦灼的心理刻画得鲜活真实,呼之欲出。

从帮助刘姥姥到对司棋毫无人性,这个女人蜕变之快,发生什么了?

人的内心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金无足金人无完人,曹雪芹对于人物的刻画,不是粗暴一刀切非黑即白,不是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在小说的前半部分,曹雪芹基本展示了周瑞家的好的一面、正面的形象。

但基于人性的复杂多面性,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曹雪芹笔锋急转直下,用下面两个典型事例,展现了周瑞家的沦为鱼眼睛的丑恶的一面。

【四】拿着鸡毛当令箭,执行凤姐命令走样

贾母八十大庆,两个荣国府的婆子得罪了尤氏,凤姐意思等过完贾母生日再把这两婆子捆了交尤氏处理。

但周瑞家的因与两婆子有过节,是以在执行时存有私心,为泄私愤拿着鸡毛当令箭,自拿主张捆了两婆子。

本来,如果按凤姐意思来处理的话,事情很快就会平息过去,然而,因周周瑞家的心存私心从中添乱,使得原本简单的小事复杂化了,后来这事告到了邢夫人处,邢夫人听信了费婆子的话,以为是凤姐无故捆了两婆子,借此数落凤姐,让凤姐第一次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

曹雪芹通过这一故事情节的描写,揭露了周瑞家的心存私心不秉公办事的丑恶嘴脸,当年那个不折不扣给凤姐送宫花的热心女人哪去了?

从帮助刘姥姥到对司棋毫无人性,这个女人蜕变之快,发生什么了?

【五】 对下人毫不留情,宝玉骂她混账

王夫人下令抄检大观园,司棋因潘又安写给她的情书被撵出大观园,周瑞家的执行命令要强行带走她,司棋与绣桔分别,主仆二人依依不舍,周瑞家的这下人面前却一改热情体贴,显得非常不耐烦只管催促,丝毫不讲人性。

周瑞家的等人皆各有事务,作这些事便是不得已了,况且又深恨他们素日大样,如今那里有工夫听他的话,因冷笑道:“我劝你走罢,别拉拉扯扯的了。我们还有正经事呢。谁是你一个衣包里爬出来的,辞他们作什么,他们看你的笑声还看不了呢。你不过是挨一会是一会罢了,难道就算了不成!依我说快走罢。”

周瑞家的替主子王夫人卖命,却不顾及王夫人儿子宝玉的感受,宝玉的恳求她也不买账,依然带走了司棋。

周瑞家的等皆知宝玉素日行为,又恐劳叨误事,因笑道:“不干你事,快念书去罢。”宝玉笑道:“好姐姐们,且站一站,我有道理。”周瑞家的便道:“太太不许少捱一刻,又有什么道理。我们只知遵太太的话,管不得许多。”

无可奈何的宝玉对此给了周瑞家的为人最好的总结:“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

周瑞家的年轻时应是通情达理、非常能干讨人喜欢的丫头,宝玉不解的是,为何在嫁给周瑞后,她怎么就如同变了一个人,变得不通情达理,变得混账比男人还要可恨呢。

年轻的宝玉经历太少阅历太浅他看不出问题的实质,理解不了人性的复杂多变,人在生活中会慢慢成长慢慢蜕变的,有的向好而生,有的腐化堕落。

红楼梦里这些凡出了嫁的女管家,陪房,媳妇们,在贾府伺候主子年深日久了,耳濡目染了这个大家族的腐朽堕落,为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为适应生存,她们渐渐在性格上发生蜕变,在贾府这个龙潭虎穴之地学会了刁钻乖滑。

她们表面上对有权有势的主子尽力奉承,处处讨好,可在背后,这些在主人面前貌似忠厚老实的女人无不煽风点火造言生事挑拨主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这是造成周瑞家的的性格复杂多面性的原因。

从帮助刘姥姥到对司棋毫无人性,这个女人蜕变之快,发生什么了?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用如椽巨笔把红楼人物真真假假善善恶恶的复杂性格揭示出来,就像是生活中真实的人物出现在你面前。

在现实与幻想之间纠结,在现实生活的磨砺下扭曲变形,曹雪芹通过4个事例对周瑞家的进行刻画描写,充分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多面性,不是简单粗线条的非黑即白,这就让周瑞家的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真实可信,读来让人信服,“驾一切人情小说而远上之。”这也是《红楼梦》这本书的魅力所在,读懂了曹雪芹笔下人物性格的复杂多面性,也就读懂了《红楼梦》

从帮助刘姥姥到对司棋毫无人性,这个女人蜕变之快,发生什么了?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红楼梦120回通行本》

红尘三千,不问风雨,只道本真。

【文/诗绿凤 】更多内容,请关注:诗绿凤细讲红楼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