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引發中法大討論,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文化差異”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華輿訊 據想法報道

最近,想必大家都被“新冠病毒”的最新情況所刷屏。揪心之餘,我們也在網絡上看到了由“戴口罩”這一行為引發的激進言論,甚至演變成令人氣憤的暴力事件。

“戴口罩”引發中法大討論,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文化差異”

j此前,據英國青年新聞網站The Tab報道,一名在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讀書的中國留學生因戴口罩被襲擊。

“戴口罩”引發中法大討論,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文化差異”

©The Tab

另外,一段名為“中國女子在紐約因戴口罩被打”的視頻也在網絡流傳。根據視頻畫面,網友推斷事發地點位於紐約中國城的地鐵站內。視頻中,一位戴著黃色口罩的女性正遭到一位男子的追打。甚至在目擊者的口述中,施暴男子還辱罵對方是“生病的婊子”。

“戴口罩”引發中法大討論,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文化差異”

©Twitter@TonyySays

這種無端暴力行為瞬間在華人圈中引起了不小轟動,尤其是就“戴口罩”這一行為,網友們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戴口罩”引發中法大討論,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文化差異”

同樣,為了消除誤解、重申立場,我們歐時代-想法也在社交媒體上組織了JeMeProtege(我保護自己)的活動,通過照片和短視頻的方式向法國人發聲:“我們戴口罩是為了保護自己、保護他人”,重申“我們不是病毒”!呼籲大家正確認識疫情,停止互相攻擊。


“戴口罩”引發中法大討論,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文化差異”


Je ne suis pas un virus

Je me protège

Je vous protège

也有人認為,這次關於“戴口罩”的爭議實際上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觀念差異”。在一些網站中,小編也發現了類似“Pourquoi les Asiatiques portent-ils des masques ?”(亞洲人為什麼戴口罩)以及“法國人為什麼不戴口罩”的提問,並得到大量回復。基於此,小編對這些回覆進行了梳理分類,來看看大家給出的解釋吧

亞洲人為什麼戴口罩?

1.戴口罩是預防作用:如果一個人身上攜帶病毒,那麼他走過的地方,都不可避免地會留下細菌的痕跡。可能會在門把手、樓梯扶手、電梯按鍵、用過的手提袋,甚至是他停留過的封閉空間中,也會留有他的細菌。這就是為什麼在人口密度過大的亞洲國家,許多人有戴口罩的習慣。

2.因為空氣汙染:在中國,空氣質量一直是人們吐槽的問題,在擁有數百萬人口的大城市,霧霾天氣更是時有發生。戴口罩可以有效避免人們吸入有害顆粒物,這也是國家衛生部門倡導的防護措施。

3.對於過敏體質人群來說,口罩是他們的生活必備品:每年2月底,是日本過敏季節的開始。你會看到,日本街道上,不少人會戴著口罩。這是為了避免吸入花粉,引發花敏症。

4.口罩也有保暖的作用:在中國嚴寒地區,人們都需要戴厚厚的口罩,防止面部被凍傷。

5.因為亞洲人經常戴口罩,以至於現在“口罩”已成為他們衣櫥的一部分:很多年輕人會把口罩當作一種配飾,選擇不同顏色和形狀來搭配今天的服裝。也有不少網紅口罩,是因為明星愛豆在日常佩戴,而被飯圈姐妹們追捧,成為一種“追星”潮流。

6.亞洲國家的口罩市場多麼蓬勃?僅在日本,每年人們在口罩上的花費就達2.3億美元。

法國人為什麼不戴口罩?

“戴口罩”引發中法大討論,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文化差異”

©YouTube@Utatv

來自中國廣東的油管博主Uta,已經在法國生活學習了8、9年。在視頻前段,她直言平時在街上很少看到法國人戴口罩。究其原因,她給出以下幾種理由:

No.1

2010年9月14日通過的法國禁蒙面法

“禁止任何人在公共場所蒙面”的有關條款的適用範圍包含:禁止在公共領域配戴面罩、頭盔、安全帽、巴拉克拉法帽、罩袍等將面部完全遮住之物品。支持制定該條例之論點為:便於公共場所辨別各人身份,達成公共安全保安之目的。雖然此論點是站在公共安全維護的角度構思,但很明顯的侵犯到人身自由。(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No.2

法國人沒有戴口罩的習慣和意識

博主在視頻中舉出身邊例子,她的同班同學(法國人)即使身患流感,也不會戴口罩。如果打噴嚏,也只是用手帕紙擦一擦。

No.3

典型法式思維:戴口罩=生病

如果你戴口罩,就會定性為你生病了。那麼,既然生病了為什麼還要到處走?

No.4

“權威”發言

這一點很重要,法國衛生局不主張把戴口罩作為一概預防性措施,主要的預防性措施仍然是經常用肥皂或酒精溶液洗手。如果感染,戴口罩是必須的義務。

除了“戴口罩”,還有很多中法人民相互不理解的行為。比如法國人認為中國人吃狗肉(事實並非如此)、愛喝熱水、坐月子;中國人則經常詬病法國人隨地大小便(這種行為現在很少見了)、夏天不裝空調、年輕人地鐵逃票......小編也在論壇裡看到了不少諸如此類的吐槽。

“戴口罩”引發中法大討論,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文化差異”

法國人眼中的“中式”迷惑行為

向後倒走

“戴口罩”引發中法大討論,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文化差異”

©giphy

清晨鍛鍊,如果你看到有中國老人在公園或街道上向後倒走,這是很常見的。這是一種典型的中式養生運動。在中醫理論中,“向後走”可以刺激不常活動的肌肉,還可以減輕背部疼痛並改善肝功能。也有人認為,這種步行方式可以減小“前傾失重”感,從而達到延緩衰老的作用。

如果留意,你會發現一些成年的中國男女會特意留長指甲,不管是十根手指還是小拇指。如果你問他們為什麼?得到的答案無非是好看或“清潔耳朵”。實際上,這種觀念可以追溯到中國封建時代,當時只有貴族和文盲才可以免於體力勞動。因此,他們的指甲可能比普通人的指甲更長。從那時起,長長的指甲就已成為“非體力勞動者”的標誌,表示較高的社會地位。

臉基尼和遮陽傘

“戴口罩”引發中法大討論,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文化差異”

©Amazon

在中國,你會發現在豔陽高照的天氣,大街上會有很多人撐傘。他們不是擋雨,而是遮陽。似乎中國人很怕被曬黑?在海灘上,他們也會躺在遮陽傘下,甚至戴上特殊的臉罩——臉基尼。許多亞裔女性都鍾情於美白,她們用各種方式保護自己免受日曬,甚至現在也有不少男性加入其中。

喝熱水

“戴口罩”引發中法大討論,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文化差異”

即使在炎熱夏天,我也會在餐廳裡看到有中國人要求提供“一杯熱水”。為什麼呢?根據傳統中醫觀點,喝冷水(加入冰塊)是不健康的,而喝熱水會使你流汗,從內部調節自身體溫,讓你的身體更加抗熱!同樣在冬天,喝熱水有助於溫暖身體。


許多中國人都有睡午覺的習慣,即使在公司,他們也會抽出時間午休。相比之下,因為法國人的上班時間比較晚(9-10點),而且下午也會喝喝下午茶提神,閒暇時間做做運動,所以午休對法國人來說可有可無。不過,對於中國人愛睡午覺這件事,法國人都表示十分理解甚至羨慕。

中國人眼中的“法式”迷惑行為

抽菸泡咖啡

“戴口罩”引發中法大討論,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文化差異”

©Facebook@La règle des 3 C : Café, Clope, Caca

法國人有個有趣的“trois C”生活理論,說的是“最美妙的”3個字母C開頭單詞領銜的美妙生活:café 、cigarette、caca。上午十點十一點和下午三四點,是上班族們心照不宣的“La pause café-clope”,一手端一小杯咖啡,一手夾根香菸,忙裡偷閒慢慢享受崗“摸魚”時間。

先吃早餐後刷牙

“戴口罩”引發中法大討論,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文化差異”

©giphy

不少法國人早晨起床後會選擇“先吃飯,後刷牙”,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我們也能看到類似場景。對此,他們的觀點是:帶著滿嘴牙膏味,怎麼能享受到早餐的美味呢?

吃麵包皮

“戴口罩”引發中法大討論,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文化差異”

©pxhere

在國內,我們偶爾會見到“不吃包子皮,只吃包子餡兒”,甚至不吃饅頭皮的人。在法國,這種情況也時有發生。相反,他們不吃麵包芯(mie de pain),更偏愛麵包外層被烤硬的“硬殼”。

鍾情酒漬櫻桃和茴香

“戴口罩”引發中法大討論,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文化差異”

©pxhere

除了法棍,法國人對於酒漬櫻桃和茴香這兩種味道更是達到痴迷程度。在法國水煙店和甜品店裡,酒漬櫻桃味產品非常受歡迎。但是,滿口的化學制劑味道和甜膩口感,對於中國人來說實在是無福消受。而茴香味兒的牙膏、口香糖、餅乾、硬糖更是常見,甚至某些極端重口味愛好者,會將茴香味濃縮成了茴香酒(Pastis)。如果你有幸去法國酒吧,你的法國同伴熱情地邀請你喝杯茴香酒,請你一定要拒絕!相信我,這種噁心的感覺,不亞於老外第一次嘗試咱們的皮蛋。

不同的婚姻觀

“戴口罩”引發中法大討論,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文化差異”

©pxhere

在中國人的傳統婚姻觀裡,戀愛-結婚-同居-生子是比較常見的婚戀模式。但是,在法國人眼中,戀愛-同居-生子-結婚才是更合適的順序。在法國,未婚生子的情況非常多,“結婚”並非是一段感情的終點。同樣,法國政府也制定了不少舉措來支持、保護這些群體。

以上就是中法網友眼中對方的“迷惑行為”,各位小夥伴在海外生活中遇到過哪些因觀念不同而引發的奇聞軼事?歡迎留言分享~

(原標題:“戴口罩”引發中法大討論,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文化差異”)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