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有的病本質上都是:心病

最近在不斷溫故知新,一本《求醫不如求己4》看得甚是開心。


一切疾病,說白了就是內心的各種焦慮,恐懼,哀愁的外在表現。


自己心態好了,自然身體也會逐步好起來,世界也會逐步像下過雨之後太陽重新出來時一樣清晰。


好東西不敢私藏,順手把其中不錯的文章分享一下,希望能夠同時也解決了一些朋友的困惑和煩惱。




為什麼很多病斷不了根


現在,很多人有病好不了。說到原因,可能會涉及到很多方面,但是歸根結底,病根只有一個。可能別人不知道,但您自己最清楚,因為它跟您的“心”有關。


比如說,一個人為什麼會得胃潰瘍?直接點說,是因為胃那個地方沒有新鮮血液,又老有濁氣在衝撞它。時間一長,胃黏膜就受到了嚴重損害,然後感染細菌病毒。這時候,如果我們先把濁氣排掉,再引來新鮮血液,胃的潰瘍面就能很快修復,因為新鮮血液本是最好的修復工具。因此,我們可以說,濁氣是造成胃潰瘍的主要原因。


可是胃裡的濁氣是從哪來的?從膽上來的。膽的濁氣又是從哪來的?膽不是單一的通道,它是跟肝連著的,濁氣就是從肝那兒來的。本來,肝產生了濁氣,可以通過小腸以屁的形式排出去,可是下面堵住了,它就只能往上走,最終在胃那兒撞擊胃壁。


可肝為什麼會產生濁氣?一個人要是老看什麼東西不順眼就會生氣,日積月累,體內就產生了大量濁氣,導致新鮮血液無法快速、順利地流動。說到底,這不還是心理上的原因嗎?


其實,不止是生氣,只要我們有情緒被壓抑,體內就會產生一股濁氣。慢慢地,濁氣越來越多,就把正常的血流堵住了,形成瘀血,最後變成腫塊。


2007年的時候,國內引進了美國的一本暢銷書,叫《病由心生》。這本書的作者是個內科醫生,他根據自己幾十年的行醫經驗總結出一個規律,說人將近80%的病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只有20%左右的病是因為細菌感染等外來因素所導致。這和《黃帝內經》把“疾”和“病”區分開來是一個意思。咱們老祖宗在2500年前就發現了這一點,如今也得到了西方現代醫學的證明。


所以說,《黃帝內經》雖然是一部兩千多年前的古書,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認定它的思想也是陳舊的。事實上,《黃帝內經》裡的很多思想還是全新的,甚至是非常時尚的。只要懷著一顆誠懇、認真的心,我們就能從老祖宗那裡挖到很多寶藏。


但是我們如果直接說胃潰瘍的病根就是你的心,問題就出在你的心理情緒上,比如總埋怨人什麼的,許多人就理解不了。但事實就是如此,甭管你哪個臟器受到損傷了,都跟情緒有關,比如說恐傷腎,怒傷肝,悲傷肺,思傷脾,但是最終傷的還會是心。打個比方說,心是一國之君,不管是軍隊打敗仗了,還是糧庫著火了,還是社會治安不好,雖然有直接的負責人,但都因國君而起,又最終反映到國君那裡去。


人的病根一般可歸結為人體內的三濁:濁氣、濁水、宿便。但人們最容易忽略、最不容易找到、也是最難解決的病根卻是由心產生的種種不良情緒。這才是萬病的根源、病根的病根。所以,人所有的病本質上都是心病。


既然人所有的病皆由失調的七情六慾所引起,這時,就會有人想:“人要想沒病!是不是隻有減少慾望,平平淡淡才能保證身體好啊?”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可是,人的六慾——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人正常的感官,我們為什麼要過分地壓制它們呢?什麼樣的人才叫有血有肉?七情六慾俱足的人才是。


“慾”字是左邊一個“谷”、右邊一個“欠”字,底下還有一個“心”。心裡面想著吃飯(谷)和睡覺(欠)這兩件重要的事,就是欲。


此外,七情只是人在應對外部環境時做出的本能反應,沒有什麼好壞之分。或許有人會說:“驚恐總不是好的情緒,總不會對人沒有什麼傷害吧?”其實,若是沒有驚恐的警示,又哪來的從容鎮定呢?一種情緒從這個角度看好像不大好,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它就成了優點。


沒有哪一個人是天生的清心寡慾。一個人清心寡慾,都是用後天的意志和理念壓抑著的。一般來說,這種壓抑的狀態都不會長久,因為人在壓抑的時候會產生一股怨氣和一種潛在的牴觸心理,因為它不符合人性,不會照著本心走。雖然一個人心理上是壓抑著的,但他的生理卻不會輕易地聽從意志的支配,兩者一衝突,必然對身體產生傷害。


一般人罵人會說:“你這個人有病!”但是沒人會這麼說:“你這個人有胃病!”“你這個人肝不好!”“你有肺病!”實際上,我們說一個人“有病”,指的就是他的不良情緒太多,他的心出了問題。


我們需要再次明確的是,“疾”和“病”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一個是外來的,一個是內在的。想要除“疾”,你用外在的方法就行了,但是想要去“病”,你就得用內化的方法,儘量把心裡面的繩釦解開。也就是說,你想要治萬病,最關鍵的就是找到解心病的藥。


心藥靠氣血,六神才有主


心定是心藥的最重要成份


俗話說,“心病還須心藥醫。”想要治心病基本祛萬病,關鍵是要找到心藥。


一談到心藥,很多人就覺得很玄。其實,它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


首先,心藥裡最關鍵的成分是心定。如果心不先定下來,身體上出現的任何問題您都沒法好好思考。其實,不僅是身體上的問題,人生所有的困惑要想徹底得到解決,第一步都在於如何觀察,其次才是如何解決。


比如說,一個人心裡苦惱得不行,沒法消除,就是因為他沒看清楚苦惱的原因在哪兒。他要是看清楚了,麻煩也就解決了。


生活中,有人為這件事發愁,碰見那件事還愁,可他愁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其實,讓人發愁的某件事只是一個誘因,並非他發愁的根源,根源是他的心不定。可以說,如果無法做到心定,那他就算不為這事發愁,遇上別的事也一樣解不開結。


有時候,一個人愁出病來了,吃了很多藥都治不好,去看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就勸他說:“你就不要再多想這件事了。”聽上去好像挺寬病人心的,但實際上根本不管用。因為這樣的醫生沒有看到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故不能祛除他心裡憂愁的土壤。


一個人憂愁的土壤是什麼?就是心不定。你不知道你在想什麼,弄不清楚你想幹什麼。但只要你把問題都擺到桌面上來,晾一晾,而不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你就能慢慢理清頭緒了。為什麼很多人事一多就覺得錯綜複雜,其實就是腦子亂了,心根本定不下來。


一個人只要氣血充足,就能心定


心如何定下來?這是需要能量來保障的,這個能量是什麼?就是充足的氣血。一個人氣血不充足,心絕不可能安定,也絕不可能搞清楚身體和心靈的毛病出在哪裡。


為什麼說氣血充足了,心就能定呢?首先,氣血充足了以後,人的呼吸就變得均勻,然後氣往下沉,最終存在丹田那兒。一個人要是氣老浮在胸口這一塊兒,就肯定定不下心來。為什麼有的人會得抑鬱症?就是因為新鮮氣血不足,在體內很多地方都停滯不前。


是什麼在讓我們的心不定,讓我們“六神無主”了?就是一股濁氣或一些髒血在身體裡晃動,主宰著心靈,讓它看不清真正的問題。這時候,我們就需要給它注入能量。影響這個過程的就兩個因素:在身體外面的是寒氣,會消耗我們內在的能量;在身體裡面的就是濁氣,會汙染我們的血液。


對於外來的寒氣,我們可以通過取嚏等放大本能的方法去掉。對於留在體內的濁氣,我們則要先把新鮮氣血引到丹田,這樣人就不會生病了。再引到腿上,人就能夠比較強壯。最後到腳心,氣血一通暢,人也就能長壽了。


心藥有三大重要成分:本心、氣血、經絡


現在,很多人一談起心藥,就感覺好像就是在說一種勸人向善的東西。這是對善沒有一個根本的瞭解所造成的。事實上,善本身作為一種本心,不是勸出來的。因為,如果一個人不懂得什麼叫做善,那你再怎麼勸也是沒有用的。有時候,你甚至能勸出偽善來。所以,真善是不用勸的。我們平時會說到一個詞——“良知發現”。為什麼良知能夠被發現?就是我們心裡本來就存在善。


說了半天,善與心藥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心藥跟善一樣,需要我們把外面的繭剝掉,呈現出裡面的東西。心藥不在外層,不是從外面添加進去的。心藥就是一種本心,是從人體內部生髮出來的。如果你明白了這一點,你就算是悟道了,就跟它對接上了,開始有了先天的力量。所以,只要弄清楚了這個道理,不管你達到了哪個層次,都會有所收穫。


這就像人要過河,有的人找到了一條船,有的人找到了一座橋,還有的人學會了游泳,但是不管用哪一種方式,他都達到了目的。實際上,我們講的心藥就是能讓你清楚地知道你的身體和人生真正需要什麼的一種東西。你並不需要一個具體的什麼靈丹妙藥。你能看清楚了,你就有了藥。要是沒看清楚,這個藥就沒起作用。


那我們如何去找到心藥並讓它發揮作用呢?這就要不斷地挖掘屬於本心的東西。其中,經絡是挖掘的通道,新鮮氣血則是挖掘這條通道的動力。


當你知道通道,又有足夠的新鮮氣血,就能找到心藥。如果你有充足的氣血,但不知道通道,那氣血就會白白地耗費掉。


那麼,我們要怎樣做才能找到這條通道呢?就要從善入手。說到善,我們不要把它當成一種激勵、一種勸慰或是一種教誨。善不是這些東西,凡是要靠外界教誨、鼓勵才能有的東西,都只是一時的,當時可能會有作用,但情緒一失調,便可能馬上又失靈了。所以,要想擁有效力恆久遠的心藥,就得找到善這種內發的東西。


其實,人對好的東西都有一個逐漸認識的過程。


本來,大家都不知道經絡是什麼,這時候,你說經絡是溝通心靈的東西,肯定沒人信。你要再說經絡是溝通宇宙的東西,那就更加沒人聽了。首先,大家從哪兒瞭解經絡?只是從穴位上了解。我一按這個穴位好像有點兒用,這個時候人就會對穴位信任了,進而對經絡也就信任了。熟悉經絡以後,你就會對經絡有一種親切感,覺得它真是我們隨身的藥囊,真是可以相信的東西。


這時候,你就會相信經絡可以養生治病,甚至會想它還有沒有什麼外延,希望有一個再提高的東西。這時,我再告訴你,經絡不但可以治身,還可以內通臟腑,甚至可以通到精神上,你就能理解了。


我認為,人最難治的還是心理上的病,身體方面的倒在其次。因為身體上的病是時有時無的,吃點兒藥還能緩解一點,但心理上的病是時刻都發生著的,沒根沒底,沒著沒落,不知道找誰去治。因此,人這一生的終級目標還是煉製心藥,而這個心藥是每個人都有的,只是好多人不知道如何去做。


如何去做呢?


首先,要給心騰出一塊乾淨的地方。剩下的東西你就不用管了,它自己就煉起來了。很多人之所以找不到心藥,就是因為心裡面堆滿了很多髒東西。這就像一個人雖然有一顆明珠,但是這顆明珠跟泥沙混在一起,結果連他自己也找不到了,甚至還想問別人哪兒可以買到。


煉製心藥也是這個道理,心藥不是額外加進去的。我們養生強體不是要煉出什麼心藥,而是要把心藥旁邊的那些障礙搬開。那麼,障礙都有哪些呢?從有形的方面來講,三濁是最大的攔路虎。排掉了三濁,就離找到心藥近了一大步;從無形的方面而言,我們要學會保持真心,找到自己真實和善良的那一面。


其實,排除三濁和保持真心也是相通的。真心就是“良心”,什麼是“良心”?良心就是一顆優質的心,就是身體裡充足的新鮮氣血。這兩者就跟硬幣的兩面一樣,是同時存在的。


寬泛一點說,心藥的成份還包括打通經絡,但是嚴格一點說,心藥就是善,就是良知。在探索心藥的過程中,你可以找到很多東西,比如氣血和經絡。但是這些東西都像一條有外延的繩子,最終都歸結到一個點上,這個點就是本心。我們講心定,就是要你抓住這條繩子,然後朝著本心奔去,只不過有時候快點兒,有時候慢點兒,但都沒脫離這條繩


分享到:


相關文章: